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

治法:
破阴回阳,宣通上下法
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组成: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人尿五合 猪胆汁一合
方制:
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 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主治:
少阴病,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

方论选萃

清·张隐庵少阴病下刮,阴寒在下也,脉微,邪在下而生阳微也,故当用白通汤挽在表在上之阳以下济。如利不止,阴气泄而欲下脱矣,干呕而烦,阳无所附而欲上脱矣,厥逆无脉,阴阳之气不相交接矣,是当用白通汤以通阳,加水畜之胆,引阴中之阳气以上升,取人尿之能行故道,导阴气以下接,阴阳和,而阳气复矣。(《伤寒论集注》)

清·柯韵伯下利脉微,是下焦虚寒,不能制水故也,与白通汤以通其阳,补虚却寒而制水。服之利仍不止,更厥逆,反无脉,是阴盛格阳也。如干呕而烦,是阳欲通而不得通也。……法当取猪胆汁之苦寒为反佐,加入白通汤中,从阴引阳,则阴盛格阳者,当成水火既济矣。脉暴出者,孤阳独行也,故死;微续者,少阳初生也,故生。论中不及人尿,而方后又云无猪胆汁亦可服者,以人尿咸寒,直达下焦,亦能止烦除呕矣。(《伤寒来苏集》)

清·吴谦等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下利当止,今利不止,而转见厥逆无脉,更增干呕而烦者,此阴寒盛极,格阳欲脱之候也。若纯以热药治寒,寒既甚,必反格拒不入,故于前方加人尿、猪胆汁之阴,以引阳药入阴。经曰:逆者从之,此之谓也。无脉者,言诊之而欲绝世。服汤后,更诊其脉,若暴出者,如烛烬焰高,故主死。落其脉徐徐微续而出,则是真阳渐回,故可生也。(《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近代验证

例一 廖浚泉治小儿腹泻案(选自《新中医》1975.3)

某患儿腹泻13天,并续渐加重,泻下无度,伴烦躁不安,发热,口渴,呕吐水样液,小便不利。住院检查:营养差,神疲,皮肤弹性差,面色㿠白、前囟、目眶凹陷,睡卧露睛,舌苦白腻,脉细数无力。西医诊断:①单纯性消化不良并脱水;②营养不良II度。前后用过氯霉素、新霉素、补液、葛根芩连汤加味等中西医治疗无效,予白通加猪胆汁汤:

川附片5克(开水先煨) 干姜4.5克 葱白2寸(后下)。

水煎3成,将童便30ml、猪胆汁6ml,炖温加入,分6次服。

药后体温降至正常,泄泻亦减,续以温中散寒,健脾止泻,用附桂理中汤加味善后。

例二 姚国鑫治咽喉炎及皮肤结节性红斑案(选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73.9)

某患者,咽喉痛,关节痛,下肢发现给节性红斑,反复发作,缠绵不已,曾先后5次住院治疗,用过多种抗生素及大量清热解毒、凉血滋阴药品均未见效。并见形寒肢冷,下肢发冷而麻,身如水洒,大便溏薄,体温仅35.5℃,证属少阴寒邪,包含其火,阳气被寒气闭郁不宣,投白通加猪胆汁、人尿汤合半夏散,连进4剂而诸证缓解,随访半年,咽痛未再复发。

例三 贺有埮治盛夏突发呕吐泻利案(选自《伤寒论纵横》)

某患者,盛夏突发呕吐泻利频作,泻利纯属清水无谷,四肢厥冷,面红如妆,微烦躁扰,身有微汗,脉沉微欲绝者,用白通加猪胆汁场2剂后,汗收,吐利大减,手足渐转温,后改用四逆汤加味及糜粥调养而病愈。

例四 曲战河治顽固性呃逆案(选自《国医论坛》1994.3)

刘某,男,23岁,学生。患者自述6年前因饭后受寒而出现呃逆,后逐渐加重,呃声深长而频,昼夜不断,甚为苦,虽经反复调治,未能奏效。诊见:呃逆连声,深长而面赤心烦,急躁易怒,畏寒肢冷,大便溏泻、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而弱。证属脾肾阳虚,阴盛戴阳。治宜破阴回阳,通上下,佐以咸寒苦降。投白通加猪胆汁汤加味,处方:白通5段 干姜20克 附子15克 童便2杯 猪胆汁20克 柿蒂15克 肉桂15克。

上药除童便、胆汁外煎后去渣,兑入童便、胆汁温服,每日回剂,早晚各且服。

二诊:服上方6剂后呃逆明显减轻,呃声已转为低症悉除,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守方继服9剂,病获痊愈。随访半年无复发。

按语

白通加人尿、猪胆汁汤,诸家皆以为治伤寒少阴病阴盛格阳危候,惟莫枚士从《图经》、《瑞竹堂方》、《崔元亮海上方》、《十便良方》等治骨蒸劳热伤寒劳复等证,均以人尿、猪胆同用,取咸苦相济,搜剔少阴部中邪藏之处,可谓独发千古之秘。爰引其说:“用尿、胆者,取咸入肾,善走骨之义。凡引火归元,无过人尿直透骨髓,无过胆汁、白通、葱白与生附同为发散少阴之用,犹恐寒邪已深入里,葱、附不足以达,故取咸苦相济,以泻而渗之,所以搜剔少阴部中邪藏之处者至矣。此方义奥如此。注家仅以为热药为寒病所扼,以同气相求之法诱之,非也,不然《纲目·五十》录《指迷》方,有治瘦病咳嗽者,用猪胆和人尿、姜汁、橘皮、诃子皮同煮饮。彼症无厥逆,并无格拒之足虑,何用尿、胆相和乎?又《图经》治伤寒劳复,身热大小便赤如血色方,胡黄连、栀子、蜜三味,以猪胆汁为丸,生姜汁、乌梅、童便浸半日,去滓,服。又瑞竹堂方,治骨蒸方,用猪胆、童便,与柴、前、连、梅、韭及猪髓为方神效,详见还魂汤方,虽与此症寒热不同,其为渗泄至阴之邪则同,所以肾部贵咸苦渗泄者……崔元亮海上方,治骨蒸热鬼气,以童便五大斗,带子青蒿五斗,同煎至三斗去滓,再煎至二斗,入猪胆汁一枚,同煎至一斗……又《十便良方》治骨蒸烦热,以青蒿一握,猪胆汁一枚,杏仁四十枚,以童便一大盏,煎五分,温服。此猪胆、人尿同用者也。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38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