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赤泻心汤

治法:
泻火清心法
出处:
明·陶节庵《伤寒六书》
组成:
黄连酒洗 黄芩酒洗 山栀姜制、炒黑 滑石 知母 犀角 生甘草 人参 麦冬去心 茯神各一钱 生姜三片 大枣三枚,擘 灯心一握
方制:
水煎热服。
主治:
治温热不从外达,内陷手少阴心经,神昏不语,目赤唇焦,六脉细数者。

方论选萃

清·张石顽此汤专治伤寒,热伤手少阴心经之证,盖取《金匮》泻心汤为主,以其热在上而不在下,病在气而不在血。故于本方裁去大黄,易入山栀,以清胞络之热;知母、犀角,以解肺胃之烦;人参、麦冬、甘草、茯神,以安君主之神;滑石为导赤之向导,姜、枣为散火之间使;用犀角者,即导赤散中之地黄;用滑石者,即导赤散中之木通。虽无导赤散中药味,而导赤散之功效备其中矣。尝见时师畏人参助火,除去不用,此与驱饥疲而御大敌何异哉。(《张氏医通》)

近代·何廉臣按:此汤取《金匮》泻心汤为主,以其热在心经而不在肠腑,故于本方裁去大黄,易入犀角、山栀,以清心经之火;知母、麦冬,以解肺胃之烦;参、草、茯神,以安君火之神;滑石、灯草,为导赤之向导;生姜、红枣,为凉药之反佐。为治温热内陷心经,神昏不语,或睡中独语一、二句。目赤唇焦,舌干口燥,不欲饮水,形貌如醉人状,六脉细数之良方。(《重订通俗伤寒论》)

按语

此《金匮》三黄泻心汤合导赤散之制。治邪火亢盛、逼迫心包之法,以其病在气而不在血。故以黄连、黄芩清心肺膈上之热,山栀屈曲下行,清三焦浮游之火;犀角清心解毒,解心包之危厄,或以其贵不可得,易以玳瑁可也;知母滋阴泻火,清水之上源;滑石、灯草,通府泄热,导火下行,犹导赤之木通、竹叶;人参、麦冬、茯神养心怡神,预为防范,恐其陷入易易耳。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34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