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论选萃
清·傅青主妇人有经前腹痛数日,而后经水行者,其经来多是紫黑块,人以为寒极而然也,谁知是热极而火不化乎!夫肝属木,其中有火,舒则通畅,郁则不扬,经欲行而肝不应,则抑拂其气而疼生。然经满则不能内藏,而肝中之郁火焚烧,内逼经出,则其火亦因之而怒泄。其紫黑者,水火两战之象也;其成块者,火煎成形之状也。经失其为经者,正郁火内夺其权耳。治法似宜大泄肝中之火,然泄肝之火,而不解肝之郁,则热之标可去,而热之本未除也,其何能益。此方补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气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傅青主女科》)
近代·程门雪凡经行腹中胀痛,必痛二三日而后经来,其经多是紫黑块,俗名痛经,月月如此,室女少妇极多此症。月月如此,可知非受寒而然,纵初起受寒,日久寒亦化热,块之紫黑可征也;又痛经多病于少妇室女,年事正强之体,可知非虚也。此方治经行先痛,经行色黑有块,可见是火热郁痛无疑。以苦寒止痛,大有眼光。非泥古之士所能解也。丹皮、山栀清肝,当归、白芍柔肝,用量均较重,各五钱,配合柴胡、川郁金、香附疏肝,黄芩降火而助清肝之力,白芥子散结助疏肝之功,则宣郁而通经。本方治痛经甚效,以其补肝血,解肝郁,利肝气,面面俱到,故妙,余意清气火既有丹皮、山栀,则黄芩、生草二味似可去也。(《书种室歌诀二种》)
近代·冉雪峰查此方乃养血清血,解郁宣气,半调半疏之方。归芍养血,丹栀清血,香附解气分之郁,郁金解血分之郁,芥子柴胡,和表以达外,黄芩甘草,和中以清内。青主长于女科,故其调经方制。井然有条。调经药多温通,此则清通。昔贤谓此方补肝之血,以解肝之郁,利肝之气,以降肝之火,故奏效甚捷,洵非虚誉。愚意芥子可易泽兰和荆芥,盖开内闭于泽兰,舒表郁利于荆芥,经云,二阳之病发于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是女科之经事不调,多由情怀郁滞所生,无论气郁血郁,五志过极皆火,终必化热,热灼液伤,故其传为风消息贲。此方育血之源,濡血之燥,外疏以达之,内清以安之,与大小温经汤,为一清一温之对待。学者择可适应而善用之,妇科无难调之经矣。(《历代名医良方注释》)
近代验证
例一 陈大坤治痛经案(《浙江中医杂志》1980年11、12月号合刊)。
朱某某,25岁。已婚四年未育,月经推迟1~2周。经前烦躁易怒,乳房胀痛,经行少腹急胀剧痛,经量多色紫有块,脉象弦大数,舌尖红,苔薄黄。拟疏肝解郁,滋水涵木,取宣郁通经汤合二地汤加减:
小茴香、柴胡各三克 炒当归、炒白芍、炒丹皮、广郁金、制香附、炒元胡索、细生地、地骨皮、炒黄芩、黑山栀各10克 夏枯草15克 炙甘草6克。
服6剂,至次月行经时,诸症均减。上方去夏枯草、地骨皮,加制乳香、没药、益母草各10克,继服6剂,第三个月周期已准,期前烦躁、乳胀亦除,临期少腹胀痛十减七八,经色紫红,量减少,原方去黄芩、黑山栀,加杞子、萸肉各10克。两月后怀孕。
例二 石效龙治不完全流产案(选自《山东中医杂志》1991;(2):33)
艾某,女,33岁,农民。以往月经正常,现停经已3个月,经做妊娠乳胶试验阳性,已确诊为早孕。10日前,不慎扭伤,阴道流血不止伴有血决,腰腹阵痛,神疲乏力。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滑。妇科检查:宫口已开。证属瘀血内阻,气机不畅。治以活血逐瘀,解郁行气。方以宣郁通经汤加减:
处方:丹皮10克、栀子3克、郁金6克、香附15克、柴胡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6克、黄芪15克、白芥子3克。
水煎服。4剂。
二诊:服药后,从阴道内流出一鸡蛋大小的血块,血遂止,继以圣愈汤3剂善后。
例三 李淑君治不孕症案(选自《吉林中医药》1990;(4):30)
金某,女,26岁。婚后3年同居未孕,头晕胸闷,心烦易怒,月经先后不定期,量时多时少,色暗有块。舌质淡红隐青,苔薄黄,脉弦细。妇查:外阴未产式,阴道宫颈正常,宫体前位正常大,附件未触及,分泌物白色,粘稠,少量。此症由于婚久不孕,情志不畅,久之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气血不和,冲任不能相资而致。治宜疏肝理气,和血调经。拟宣郁通经汤加减:
处方:白芍25克、柴胡15克、丹皮25克、香附15克、郁金15克、黄芩10克、生地20克。
6剂,水煎服。
二诊:服药后诸症减轻,月经如期来潮,经净3日行输卵管通水术,双侧输卵管通畅,基础体温呈双相型。守原方加菟丝子30克,女贞子20克,旱莲草40克,仙灵脾20克,继服6剂。
三诊:药后自诉心情舒畅,投逍遥丸1日2次,每次1丸以巩固疗效。2月后因停经45日来诊,已孕。
按语
此养血清营、疏肝达郁之方也。治肝郁化火,经前腹痛,经色紫黑有块者。亦逍遥散之变法耳,旨趣与丹栀逍遥散最近焉。妙在白芥子一味,借其散结之力,而助疏肝之用。此傅氏独得之秘,他处从未见之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