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归芩连汤
药物:
赤小豆40克,当归25克,黄芩15克,黄连10克,甘草12.5克。
用法:
每天1剂,水煎服。
疗效:
此方治疗妇女白塞氏征有效果。
病例:
贾×,女,25岁。3个月前始患双侧小阴唇溃疡,经治无效。刻诊双侧小阴唇内分别可见0.7×1;厘米及0.6×0.8厘米溃疡灶2个,覆O有白色脓膜,局部红肿,阴道内脓样分泌物增多。同时发现右眼疼痛,球结膜充血,瞳孔边缘角膜3点处见米粒大凸起的溃疡灶;舌尖部见绿豆大溃疡灶,右颈淋巴结肿大,双腿内侧散在大小不等结节性红斑,舌红、苔黄腻,脉弦细。以此方治疗连服43剂后,症状明显好转,但瘀热尚未尽除。又以此方加丹皮25克,生地、白芍各20克,连服52剂后病愈。随访1年半未见复发。
来源:
杨成山,等。辽宁中医杂志1988;(2):46
参芪草汤
药物:
红参6克,黄明30克,甘草10克。
用法:
每天1剂,水煎3次,混合后分早午晚3次温服。药渣煎水局部热敷。
疗效:
此方治疗白塞氏病34例,临床治愈28例,有效4例,无效2例。
病例:
刘×,女,30岁。以眼痛、流泪、口腔及外阴溃烂、疼痛伴全身关节疼痛4天入院,检查见两眼结膜充血明显、分泌物多,上下口唇及上腭、颊粘膜充血糜烂,可见0.5×1厘米及2×3厘米多处表浅溃疡;外阴部大量乳白色分泌物,肿胀明显,以左侧为甚;大阴唇毛囊呈白色小疤疹样改变;左侧小阴唇见0.8×1.2厘米表浅溃疡、触痛。全身关节夫见异常,脉沉细,舌苔薄白。血沉28毫米/h,白蛋白61克/L,球蛋白20克/L,白、球蛋白之比为3:1。诊断为白塞氏病。入院后经用激素左旋咪唑、抗感染等治疗7天,无好转,且出现激素的副作用。遂改用本方治疗。3剂后患部疼痛减轻,分泌物减少,外阴肿胀消退;用药6剂后眼结膜充血消失,口腔、外阴及全身关节疼痛基本消失,溃疡愈合,愈合面呈灰白色;用药10天后复查患部粘膜红润,与周围组织相同,自觉无不适感,复查血沉5毫米/h,白蛋白52克/L,球蛋白26克/L,白、球蛋白比例2:1。痊愈出院,随访8个月无复发。
来源:
雷新民。陕西中医1992;(2):56
条目信息
1
摘自《单方偏方精选》
2
本条ID:184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