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针眼(麦粒肿)的单方验方

针眼是指胞睑生小疖肿,形似麦粒,易于溃脓之眼病,《诸病源候论》称之为针眼,又称偷针、土疡、土疳。以青少年较多见,素体虚弱,或有近视、远视及不良卫生习惯者,常易罹患。多因风热煎灼津液或脾胃积热上攻变生。其类似于西医学之麦粒肿。

病案

吴茱萸验案

患儿,女,4岁,左眼睑反复红肿半月,内外眼睑可见4个大小不同的麦粒肿,其上眼睑睫毛旁皮肤出现黄点,在眼科切开排脓,同时予以0.25%气霉素眼药水,红霉素眼膏治疗,1周后未见好转。以吴茱萸粉敷双侧涌泉穴,晚贴晨取,5天后红肿消失,1周后小硬结消失。(《中医杂志》1995年第4期)

鸭跖草验案

患者,谢某某,男,成年,左眼上睑患巨大麦粒肿,红肿痛疼3天,经注射青霉素及口服磺胺3天,症状仍未改善,后经我们诊治,取鸭跖草茎1枝,手持斜度45度置于酒精灯上燃烧上段(节),将下段沸出的水珠泡沫液体滴于患者睑结膜,当天下午自觉症状减退,第2天全部红肿消退后痊愈。(《新医学》1971年第8期)

草决明验案

李某某,男,25岁。1990年8月13日诊。半年来多日反复发作麦粒肿,经疏风散热凉血剂,耳尖放血,脊背充血点挑治等治疗时愈时发。检査:多日胞睑浮肿,左上右下各有一睫毛根部肿起,硬痛,结膜轻度充血,视力下降,羞明怕光。精神抑郁,头目闷胀,眠差,脉弦稍数,舌质红,苔薄黄。嘱用草决明30g,加1000ml,煎至400ml,1次服下,日1剂,3剂后,胞睑浮肿消退,睫毛根部红肿消失,能安眠,大便微溏,共进5剂,诸症消失,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四川中医》1992年第7期)

按语

针眼是由于风邪外袭,客于胞睑而化热,风热煎灼津液变生疮疖,或由于过食辛辣炙馎,肺胃积热,循经上攻胞睑致营卫失调,气血凝滞,局部酿脓。一般分为风热外袭、热毒上攻和脾胃伏热或脾胃虚弱三个证型,不管那个证型,对未成脓者,应退赤消肿,促其消散;已成脓者,当促其溃脓或切开排脓,使其早愈。本病为常见多发病,患者以青少年较多见。以辛温之吴茱萸敷脚心,取其引热下行,从治之理;鸭跖草能清热解毒以退热,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与利水消肿之效,内服、外用均可退赤消肿、故适宜于针眼未化脓者;草决明善清肝热而明目,且润肠通便,为清热明目之良药,上清下泄,其证自愈。

条目信息
1
摘自《单方治病大全》
2
本条ID:18458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