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棹仙(1892—1976)老师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医经、针灸学家,也是一位著名的中医养生学家。吴老养生,持之以恒,若非躲避地震,遭遇不测,客逝云南,他要“度百岁乃去”,那是毫无疑问的。我和吴老同在成都中医学院工作,尤其是1970、1971两年又在成都军区五七干校的同一连队朝夕相处,共同生活,特对吴老的养生方法中的“精神药酒”方介绍如下:
吴老在1935年创办“重庆国医药馆”时自制有一种“精神药酒”,不但自用,也时有出售。其处方是:人参15克,干地黄15克,枸杞子15克,淫羊藿10克,沙苑疾藜10克,母丁香10克,黑沉香3克,远志3克,荔枝核7个。上药9味,以高粱白酒1千克浸泡45天后启用。一般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1小杯(约30毫升)。吴老说,此酒有温肾助阳,补气益血,益智安神,行气止痛功效。他怕我们记不住,曾写过这样一首方歌:
羊藿沙苑母丁三,
志香各一荔核七,
日服两杯精神安。
我曾持吴老的处方到五七干校驻地的乡医院药房帮吴老配过药。当时他已70多岁了,我见他坚持每天服药酒后精神旺盛,筋骨不僵,鹤发童颜,神采奕奕,遂萌生了也服此酒的念头。孰知才服2天,就觉口干舌燥,鼻涕带血,继而面部及足趾上长了疮疖,苦不堪言。无奈,我只得向吴老求治。吴老为我治好病后,给我讲了一通“无病服药,易伤其正”的道理。他说:“兵之设也以除暴,药之投也以攻疾,亦不得已而后用。”凡药皆有毒,非但乌头、附子有毒,就是人参、甘草等补药,也自有其偏性。这种偏性若与病之属性不合,亦可视为毒。久服之后,虽些微之毒也可蓄聚而为药邪,从而戕伤人体正气。此正如张子和所说:“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虽甘草、人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必有偏性,气增而久,天之由也。”“精神药酒”乃谓补肾阳之品,专为50岁后阳气偏虚、腰膝酸软、手足不温、小便频数、夜寐不安之人而设,你才二十四五岁,血气方刚,服之岂有不“上火”之理!无病服药,不虚而补,无异于无事生非,引火烧身。吴老的教诲使我终生受益,以后再也不敢乱服补药了。(林森荣)
引自:2004年第3期《家庭中医药》
吴棹仙老先生所推崇的这个酒方化裁自清·年希尧辑的《集验良方》。原方配伍颇为精当,原作者非常推崇它。因该酒在服用上有特殊要求,需要小口频饮,所以将此酒方命名为“千口一杯酒”。
“每日一酒杯,徐徐而饮,每饮一口舌上略觉酒味便住,再饮再住,口数愈多愈好,一杯酒得千口饮尽,故以此得名,不如法则不效矣”。
原作者述此酒“性平和,功效极大,能生精养血,益气宁神,乌须明目,广嗣延年,能令痿阳立兴,通宵不倦,真长生之妙药,种子之奇方,屡试验妙不可言”。
吴老以生地替换原方中的熟地,可以降低原方的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