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法:
肃肺纳肾法
出处:
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组成:
蛤蚧河水浸五夜,逐日换水,洗去腥,酥炙黄色一对 杏仁去皮尖,炒 炙甘草各五两 知母 桑白皮 人参 茯苓去皮 贝母各二两
方制:
为末,茶水冲服。
主治:
治久病气喘,咯唾吐脓血,满面生疮,遍身虚肿。
方论选萃
明·吴昆二、三年肺气上喘,则病久而肺损矣。咳嗽出脓者气病,出血者脉病也。面为清阳之分,六阳之气皆会于面,其气常实,不易受邪,今满面生疮,此正气衰而邪气盛,乃小人道长,君子道消之象也。是方也,人参益气,蛤蚧补真,杏仁利气,二母清金,桑皮泻喘,若甘草、茯苓,乃调脾而益金之母也。又曰:蛤蚧为血气之属,能排血气之毒,故此方用之调脓理血,亦假其性而伏奇于正也。(《医方考》)
按语
清·王旭高氏谓其方治水寒久嗽、咯唾、喘逆者。盖人参、茯苓、甘草补后天以养先天;蛤蚧纳气归窟;桑皮、二贝、杏仁清金止嗽,乃肺肾同治法焉。明·朱橚《普济》载人参蛤蚧散,止人参、蛤蚧二味,重在摄纳肺肾元气,与本方名同而实异也。
条目信息
1
摘自《历代古方验案按》
2
本条ID:1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