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仁散大方
来源:
韦文贵,《韦文贵眼科经验选》
组成:
熟地24克,丹皮、山萸肉各6克,薄荷5克,山药、茯苓、白菊花、泽泻、五味子各9克,灵磁石30克(打碎、先煎)。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
镇肝益肾,滋阴明目,活血祛风。
方解:
方以六味地黄汤加薄荷、菊花,重用熟地滋阴补肾,取其阴虚而神散,非熟地之守,不足以聚之;薄荷轻清凉散上清风热,疏肝而不伤阴,下解郁滞而通玄府;菊花平肝祛风明目;加五味子以收敛耗散之精气;磁石以重镇安神,平肝明目,二者同用,有镇肝益肾滋阴缩瞳之效。诸药协同,共奏镇肝益肾、滋阴明目、活血祛风之功。
主治:
麻痹性瞳孔散大,外伤性瞳孔散大以及急性热病后双目青盲,肝风上扰之瞳孔散大。
加减:
兼头痛眼痛,加羌活、防风;眉棱骨痛,加蔓荆子、白芷;妇人月经不调,加香附、泽兰;痛经,加艾叶、木香。
疗效:
临床屡用,效果甚佳。
蒲银解毒汤
来源:
林义奎,《中医杂志》(3)1985年
组成:
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赤小豆各18克,金银花、夏枯草、赤芍各15克,连翘、丹皮各9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通壅散结。
方解:
眼眶蜂窝织炎,是眼科临床较严重的外障眼疾之一,多因风热毒邪,或肝脾之火上壅,气血凝滞不行所致。方中以蒲公英、紫花地丁、板蓝根、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赤芍、丹皮、夏枯草,化瘀通壅散结。合之共奏清热解毒,消肿通壅散结之效。
主治:
眼眶蜂窝织炎。
加减:
外用三黄散(陈明生方):黄连、黄柏、大黄各等份,共研细末,酌以凉开水调敷患眼,每日二帖。
疗效:
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补气镇惊汤
来源:
路际平,《千家妙方·下》
组成:
炙黄芪24克,柏子仁12克,川芎、胆星各6克,远志、菖蒲、茯神、当归身、杭白芍、炒枣仁、半夏各10克,细辛3克,甘草4.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
补气逐瘀,解痉化痰。
主治:
眼睑痉挛(眼睑跳动)。
疗效:
临床屡用效佳,一般7剂即效。
附记:
若因劳瞻竭视,视力疲劳而致双睑跳动者,可用“活血益气汤”,方为黄芪24克,党参15克,当归12克,川芎6克,白芍、炒白术、枸杞子、蔓荆子、升麻各9克,柴胡6克,紫荆皮4.5克,甘草3克。水煎服,每日1剂。效果颇佳。
温肾益脾汤
来源:
李树勋,《千家妙方·下》
组成:
党参20克,黄芪、仙茅各25克,芡实、金樱子、巴戟天各10克,肉桂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
补脾益肾。
主治:
眼睑下垂(眼肌重症肌无力型)。
疗效:
治疗7例,均获得满意疗效。
增液润燥汤
来源:
李纪源,《千家妙方·下》
组成:
生地、元参、玉竹各20克,麦冬、党参各10克,乌梅、沙参、知母、地骨皮、白芍各15克,五味子、当归、天冬各12克,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
滋阴润燥,益气生津。
主治:
药物性角结膜干燥症。
疗效:
临床屡用,一般服30剂即可获愈。
通脉明目汤
来源:
李纪源,《中国当代中医名人志》
组成:
当归尾、红花、山甲、木通、刘寄奴各10克,赤芍、桃仁、路路通各12克,水蛭4克,土元6克,地龙15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童便或黄酒为引,日服2次。
功用:
通脉活络,逐瘀明目。
主治: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暴盲)。
疗效:
验之临床,效果甚佳。
滋肾柔肝汤
来源:
白光中,《千家妙方·下》
组成:
熟地、山药各20克,枣皮、茯苓、丹皮、泽泻、菊花、当归各10克,枸杞子15克,白芍60克,何首乌、甘草各3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
滋肾柔肝。
方解:
肝脉连目系,精之窠为眼,与肾关系密切。眼球转动失灵,乃肝肾阴亏,目系功能失职,故方用杞菊地黄汤加芍药、甘草以护肝肾之阴;当归、何首乌以养肝血;久病多瘀,故加丹参活络;细辛开窍;内湿生则加陈皮化湿;谷芽和胃,意在“补而不滞”,所谓“药随证迁”是也。
主治:
麻痹性斜视。肝肾阴虚,目失所养。
加减:
久病入络,加丹参、细辛;脾湿内生,加陈皮、谷芽。
疗效:
临床屡用,效果颇著。
条目信息
1
摘自《秘方求真》
2
本条ID:110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