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小儿蛔虫症秘方续集

使香消积汤

来源:
吴逸华,《上海中医药杂志》(9)1988年
组成:
使君子、槟榔、神曲、白芍、榧子、川楝子各8克,山楂肉、茯苓各10克,乌梅3枚、木香6克。
用法:
上药以温水2碗半浸泡半小时后,文火浓煎至半碗,于半饥饱时温服。婴儿可分数次服完。一般连服3天。
功用:
理气止痛,驱虫消积。
方解:
蛔虫症一般既有虫积,又有脾虚。故方中以使君子、榧子为驱虫药,其性平味甘,能消积除疳、杀虫而不碍胃;木香行气止痛、温暖脾土、通畅气机;乌梅安蛔;川楝子理气止痛杀虫;神曲、山楂等消食和胃导滞;茯苓渗湿健脾;白芍缓急止痛;更取大黄清下陈积之功,使虫邪排出体外,腑气得以通畅。全方攻补兼施,药性平和,杀虫不碍胃、祛邪不伤正。故用之颇见效验。
主治:
小儿蛔虫症。
加减:
驱虫为主且大便不溏者,加大黄6克(后下),川楝子易苦栋根皮6克;便溏或泻下完谷不化或大便次数增多,加石榴皮8克;疳积患儿加疳积草10克。
疗效:
一般服药3剂后腹痛解除,排出大量虫体或粪检虫卵转阴。治疗278例中,治愈243例(占87.41%);有效33例(占11.87%),无效2例。近期有效率达99%以上。

使君子汤

来源:
曹旭,《陕西中医》(10)1988年
组成:
使君子肉(微炒)、苦楝根皮、陈皮各9克,槟榔15克,木香、枳壳各6克,大黄3~6克(后下)、甘草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2次服。年龄偏大者,可连续服2剂。
功用:
杀虫驱虫、理气止痛。
方解:
方中使君子、苦栋根皮、槟榔等均为杀蛔虫之要药,有杀虫驱虫之功;加大黄乃取其使蛔虫从大便而下;陈皮、木香、枳壳理气止痛,通畅气机,与大黄相伍,可使腑气畅通,使蛔虫无容身之所。甘草调和诸药。共奏杀虫驱虫、理气止痛之功。组方严谨,堪可效法。
主治:
小儿蛔虫症。
疗效:
林宝珊临床验证,治疗30例,服药1剂即有蛔虫排出者22例,另8例均服2剂后见有蛔虫排出。排虫率达100%。

槟君苦楝汤

来源:
郑宏阅,《上海中医药杂志》(17)1987年
组成:
槟榔50克,使君子20克,苦楝根皮15克,木香6克,枳壳15克,乌梅10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小儿减半。连服3天为1疗程,服药2剂未解大便,可用肥皂水50毫升清洗灌肠,以促排蛔。治疗过程中有呕吐脱水者,予输平衡液。发热及化验血象过高有肠道感染者,可加用抗生素。
功用:
驱虫安蛔,行气止痛。
方解:
方中槟榔、使君子、苦栋根皮均为驱虫要药,配木香、枳壳行气导滞止痛;乌梅和胃安蛔。诸药合用,驱蛔安蛔并举,和胃行气消滞并存,用之临床,每获良效。
主治:
肠道蛔虫症。
疗效:
治疗106例,其中胆囊炎胆管炎型80例,胆囊梗阻型14例,胰腺炎型13例。结果痊愈96例,好转6例,无效4例。75例服药半小时后症状消失;76例服药第2剂后排蛔;14例服药3剂后排蛔;3例孕妇疗效满意,未见不良反应。

槟榔陈金汤

来源:
张若芬,《浙江中医杂志》(1)1990年
组成:
槟榔10克,全瓜蒌、茵陈各12克,番泻叶、陈皮各6克,苦楝根皮9克。
用法:
上药加水适量浓煎至150〜200毫升,熟豆油20毫升送服。每日1剂,上述药物剂量可视患儿年龄及体质状况增减。若发热可予庆大霉素(常规用量);呕吐不能口服者,改为保留灌肠。
功用:
驱蛔杀虫、通利大便。
方解:
方中用槟榔、苦楝根皮驱蛔杀虫;全瓜蒌、番泻叶通利大便;茵陈、陈皮清利理气,助番泻叶等药通便导滞。诸药合用,共奏驱蛔杀虫、通便导滞之功。待驱虫之后,再进扶正健脾之品,以防攻利伤正。
主治:
小儿蛔虫性肠梗阻。
疗效:
治疗13例,年龄3~13岁之间。结果:全部治愈。服药1剂治愈者2例,2剂4例,3剂4例,6剂2例,1例灌肠1剂而愈。
条目信息
1
摘自《秘方求真》
2
本条ID:11063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