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谢昌仁(1919〜),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临床家。咳喘病应根据咳喘的不同病期,分清在肺、在脾、在肾,辨清寒热虚实而采取不同的治则和方药,进行系统调治,方可奏效。
急性发作期,着重治肺,须分寒热咳喘病急性发作,常常咳喘并见,来势较猛,每以外感新邪为诱因,多因风寒痰浊引起邪气壅肺、气失宣降所致。此时应着重治肺。可用三拗汤合杏苏二陈汤化裁,药用炙麻黄、杏仁、甘草、苏子、葶苈子、陈皮、半夏、前胡、桑皮、冬花之类,取其宣肃同用之意。紧扣宣肺驱邪、化痰利气两个环节。邪不外达,痰不蠲化,则咳喘难平矣。外寒重者,还可加细辛、桂枝,或选用小青龙汤加减,以驱散风寒,温肺化饮。急性发作期病人还须随时注意寒热的转化或寒热夹杂。若痰质转稠,痰色转黄,兼见发热苔黄等症,常为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中医辨证多为外寒内热或痰热蕴肺之证,可改用定喘汤或泻白散化裁,亦可用三拗汤加银花、黄芩、金荞麦、桑白皮、冬瓜仁、大贝、瓜蒌皮等药清肺泻热。热重者加生石膏,兼有便秘者佐以生大黄通腑泻热,常收佳效。
慢性迁延期,权衡轻重,标本兼治慢性迁延期咳喘有所缓解,但仍迁延未愈。往往既有气短喘促,动则喘甚,神疲乏力,食少便溏,脉细弱等肺脾两虚的症状,又有咳嗽痰多,苔腻等痰湿内蕴的表现。此时单纯治标则正虚难复,若单纯治本则不利祛邪。只有权衡轻重,标本兼治,虚实兼顾方能收效。对于肺脾两虚,湿痰内蕴的病人,常以六君子汤、平胃散、杏苏二陈汤合参;对于脾胃两虚,兼有痰浊者则以麦味地黄汤合杏苏二陈汤加摄纳肾气的药物调治,常有回春之功。
症状缓解期,病在脾肾,培补为宜每年气候转暖后,多数咳喘病人的症状便逐渐消失而进人缓解期。前人早有“脾为生痰之源”、“肾虚则水泛为痰”之说。其本在脾肾,辨证可从虚证入手,宜用培补脾肾法调治,可仿六君子丸合金匮肾气丸,化裁成汤剂连续服用数月。临床常用的补肾纳气药物是蛤蚧、紫河车、坎炁、胡桃肉、补骨脂、沉香等;补脾益气的常用药有人参、党参、黄芪、山药、白术、茯苓等。叶天士认为本病“在肺为实,在肾为虚”,故补肾为咳喘病治本之法。但根据脾肾的脏腑关系,补肾之时必须补益脾胃,以增气血生化之源,杜绝滋生痰湿之因,治本必须脾肾并补。除以上汤剂外,常在每年冬至之前为缓解期咳喘病人拟定膏方,即将平时培补脾肾的有效汤剂处方增大15〜20倍,浓煎去渣,加冰糖收膏,连服一个“九天”,收效甚佳。对于咳喘日久,合并肺气肿,动则气喘,肾不纳气者,常用红参或白参、蛤蚧各半,共研极细末,早晚各服3g,坚持服用,疗效满意;对于兼有肺虚,卫表失固,平素易于感冒诱发宿疾者,可再辅玉屏风散,小剂量长期用,可明显增强体质,减少咳喘发作。
(谢英彪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