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薛盟(1917〜),浙江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治疗痹证,应以气血为纲,辨明痹痛之虚实。为了简化辨证,系统掌握治疗规律,可把风寒湿痹(风湿性关节炎)、湿热痹(类风湿性关节炎),按其不同性质,划分为风湿和湿热两大类。
痹证之根源悉本乎湿,湿为主气,属阴邪,与风寒相合,易伤营卫,湿从热化,即耗散气阴。治痹最忌不分寒热虚实,一味滥施辛热香窜之品。故立方时多以黄芪为君药,鼓舞气机,气行血行,病邪即无留着,脉络中气血流贯,何以凝塞为痛?且大气一转,纵有留湿,亦可趋下从气化而解,益气驱邪,寓泻于补,相辅相成,可增强他药疗效。
益气通络法
风痹、血痹,具有以风湿为主的证候,形寒发热,肢体厥冷,麻木不仁,痛处多在腰髋臂腿大关节部位,运动功能受限、面色㿠白,精神懈怠,音沉语懒,呼吸短气似喘,舌淡苔薄,六脉沉涩而细弱。此阳气不得发越以达于血脉,营卫循行失调。治宜扶助阳气,宣痹通络。方用加味黄芪桂枝五物汤。
颈部强直疼痛,加葛根;偏头痛,加川芎、蜂房、北细辛;上肢关节挛急,加桑枝、地龙。
温阳通络法
寒邪偏胜,发为痛痹,痛有定处而明显,遇冷更甚,周身经络酸楚,或腰背如坐水中,面色青紫,舌苔白嫩,脉弦紧。此寒邪阻络,治宜温散,俾获微汗而解。方用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
身热口渴,加生石膏15g;疼痛剧烈,加制川乌6g,蜈蚣10条;肾经虚寒,腰背冷痛,加熟地18g,鹿角霜15g;气虚下肢乏力,加生黄芪30g,怀牛膝15g。
搜风通络法
周痹,四肢游移作痛而无定处,夹瘀者,必口唇青紫,舌有瘀斑,脉沉弦。此证良由经络空虚,痹邪踞以为宅,日久必恙根深痼。叶天士倡“久痛治络”之说,认为非迅疾飞走,不能奏效。主张用搜剔动物药(即虫蚁搜逐的动物类药)。对长期不愈的痹证,吸取前贤用药经验,师其意加以变通,结合活血化瘀,使疼痛缓解,颇具良效。自拟灵动搜风汤。
另加大活络丹每日1丸吞。
兼阴虚风动,手足抽搐作痛,加羚羊角粉0.6g,桑枝9g,白蒺藜15g;烦热口渴,加鲜石斛18g,丹皮9g;纳食少味,加生谷芽30g,麦冬10g。本法以攻逐伏邪为主,易于劫伤胃气或动血。患者如有出血或消化系统疾患史以及妇女经期,均宜慎用。方中蕲蛇一味,其窜透力较强,对疼痛仅局限于一二处的,常服反可致多发性关节炎。至于湿痹变热化风,用之则不对证。
此方以土茯苓甘淡性平作主药,利湿分消,得黄芪扶助正气,羚羊清热解毒,其效尤著。临证用此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多应手奏效。服后,胃部如有不适感时,可加蜂蜜60g,分2次冲入药汁服。或于方中加陈皮9g,炙草7g;如痛在上肢,加桂枝9g;腰膝以下,加苍术、黄柏各9g,川怀牛膝各15g;肢体麻木,加防己15g,地龙9g;浮肿,加生白术15g,赤小豆30g;发热,加白薇10g,鸭跖草15g;血沉快者,加忍冬藤、蒲公英各30g。
活血通络法
骨痹(胸腰椎骨质增生症或伴有下肢肌肉萎缩)常因风寒湿邪乘肾督之虚而入侵骨髓,或由压缩性骨折后遗症而引起长期痹痛,俯仰活动不利,两腿粗细不对称,步履痿弱无力,形体消瘦,精神困顿。脉沉迟,尺部尤涩,舌质淡,苔薄白。此为命门阳气不充,寒湿内滞,以致身半以下气血瘀阻而成挛痹。倘久延不治,筋骨将痿废不用。亟宜重剂益气养营,通补兼顾。方用自拟四物振督汤。
上方治胸腰椎骨质增生症,疗效极为满意,症状可完全改善,运动复常。同时对下肢肌痿、栓塞性脉管炎以及手术后截瘫,用之亦可收效。
腰背寒痛较甚,加淡附片9g,上肉桂5g;陈旧外伤,加制乳香、没药各9g,地鳖虫6g;风湿阻络,加防己15g,防风9g;下肢痿弱,加服健步虎潜丸,每日2次,每次15g。
痹既有寒热之分,则治即有补泻之别,因其证往往虚实并存,有实多虚少,或实少虚多之分,故不能一概而论。人身经络骨骱,赖气煦之,血濡之,“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以治疗痹证,多着眼于虚,立足于补,尤重益气,以为此乃治虚痛的大法。此外,还应看到,实痛虽由风寒湿三气所形成,无湿则风寒不能独伤经络。至于辨证有行痹、痛痹、着痹三种,无非是痹邪各有偏胜,见症不同而已。在扶正祛邪的前提下,首先要抓住病证的主次和新久以及病位所在。气虚甚者,益气为主,化湿为辅;湿邪甚者,祛湿为主,益气为辅。并分析虚在何脏何腑,湿处上下表里何经何络,做到心中有数。凡久痛阳气必衰,乃累及于肾,故益气之中兼以温肾;伏湿不除,必重伤四肢肌肉,扶阳燥湿之外应兼顾脾胃。
经过长期摸索,初步掌握了痹证的一些治疗规律,近年来,接触到较多病例,不论其属于风寒湿痹、湿热痹或骨痹,运用以上治法,其症状均获不同程度的改善,疼痛缓解,运动功能复常,疗效满意。
用药体会:
1.益气:黄芪益气补中,为众所周知。用于痹证,在大队宣痹祛湿活血通络药中,选为主将,如舟车之有轮楫,能冲锋陷阵,其功尤著。通常伍用参、术。另枸杞一味,王孟英谓其“专治短气”,其味纯甘,能补精神气血津液诸不足也。
2.宣痹:麻黄、桂枝、羌活、独活、乌头、附子、生姜、细辛等,风寒实证,用以疏表取汗,温中散寒。但散而兼润者,则推防风、秦艽,且风药能胜湿,可以并行不悖。
3.通络:运用动物类药,可搜逐深痼经络之邪,如麝香、蛇蜕、地鳖虫、地龙、甲片、全蝎、蜣螂、鳖甲、蜈蚣、虎骨、鹿筋、蜂房等,可配合草木藤茎类:桑枝、青风藤、络石藤、海风藤、鸡血藤、丝瓜络、抱石莲、伸筋草、鬼箭羽等植物药。其中桑枝、地龙治肢端麻木;甲片、鬼箭羽、青风藤止痛之力尤著。“通则不痛”,乃泛指实痛而言。若劳损血虚,筋骨失荣而身痛者属虚,不适用此法。
4.祛湿:湿气流注,肢体痹痛,通阳始能宣痹。祛湿用淡渗之品,是缓调之法,大豆卷、防己、蚕砂、萆薢、苡仁、猪苓、茯苓、滑石、土茯苓、五加皮皆可轻以去实。治湿热痹,以土茯苓、蚕砂为主药,随症加减,其效甚速。
5.补虚:肾虚用地黄、萸肉、菟丝子、破故纸、巴戟、苁蓉、鹿衔草、杜仲等;脾虚用山药、芡实、白术、扁豆、党参等;心虚用丹参、枣仁、柏子仁、沙参之属。
6.活血:当归、赤芍、桃仁、红花、川芎、乳香、没药、苏木、莪术等,本“治风先治血,自行风自灭”之意用药。
7.清热:风湿化热,灼伤营络,身热起伏不解,宜予清解,用银柴胡、白薇、青蒿、丹皮、忍冬藤、蒲公英、鸭跖草、生石膏、知母等;口苦,溲黄烦热者,酌用黄芩、黄连、黄柏、大黄、山栀等。
例1痛风兼高血压案
陈某,男,59岁。成都铁路局干部。
患者罹高血压病有年,近患痛风(血检:血尿酸565pmol/L;血沉80mm/小时),两下肢踝关节及足趾外侧赤肿,疼痛难忍,已数晚未能安睡。来杭就诊时,策杖蹒跚。察其舌苔黄腻,脉象弦滑。此痹热在下,痛处重着,暮夜尤痛甚。乃湿热伏邪,扰及肝肾脉络。当因势利导,兼扶正气。
处方:
二诊:服药1周后,腿部疼痛若失,已能弃杖而行,局部红肿已明显消退。据诉小溲色尚黄浊,偶感腰酸,口淡而干,血压基本正常。前方去黄芪、木通、蒲公英、赤小豆,加夏枯草30g,桑寄生15g,独活9g,秦艽15g,生白术15g,生苡仁15g。另配大活络丹,嘱其常服每日1丸。后逾5个月,函告病情已稳定未发。
湿热痹证与风湿痹证,其临床症状有部分相似之处,但如仔细辨析,亦不难诊断。本证病因属于湿热,久则气阴易伤,故忌用辛温宣通。运用以上第一方,对历节痛风、姪痹等同类痹证,于100余例中,绝大多数应手而愈。如有其他兼症,可适当加减。
例2风湿热(变应性亚败血症)案
沈某,女,12岁,学生。
去年,曾患病毒性感染。自今春3月起,半年来,反复发热,同时伴见皮疹,下肢关节疼痛,咽喉赤肿不适。开始体温中等升高,热前微恶寒,热后得少汗而解。不久,病情增剧,转为高热,体温达39℃〜40.5℃,经住院治疗,(血检:白细胞18.45×109/L,中性0.75;血沉83mm/小时)西医诊断为“变应性亚败血症”。曾用大量强地松及氯霉素,热仍稽留不退,心动过速(140〜160次/分)。出院改就中医诊治。据诉原来发热始于平旦,至中午热退,目前则自傍晚发作,彻夜不安,同时关节肿痛,口干,不思饮食。察其舌色紫暗,脉细涩无力。属气分湿热,伏邪无宣发之机,由气转营,不仅瘀热停留于络,而外邪亦从火化,岂有不入侵阳明之理。今虽肢痹不甚,然风湿热是其根蒂,疏泄清解,实为当务之急。
处方:
糯稻根60g煎汤代水煮药,5剂。
二诊:服上方,身热起伏不定,皮疹呈散在性,明显充血。汗出量多,全身关节痹痛,咽喉不利,热邪仍在徘徊,再拟凉血疏表清热。
三诊:喉痹身痛已减,发热时间缩短,得微汗辄解,热势似有外透之机。因阴津久耗,难任苦寒攻下,滋补又恐留邪,改投甘柔淡渗之剂,轻以去实为妥。
药后身热渐退,诸症缓解,唯胃纳欠佳,膝关节及臂部偶有酸痛。再予益气养阴、化湿宣痹法调治,以竟全功。
本例有高热,关节痛,充血性皮疹。属热痹阳证,为非常见和治疗棘手的病证,从证情实质分析,是虚实表里同病,且发热前必感寒意,热退则除肢痹外,余无所苦,仍属湿热壅阻经络无疑。故先着手疏表清热通络,继用轻剂祛湿养阴以求其本,则正复湿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