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必兼化瘀,水液始得下行

名医简介

胡建华(1924〜),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教授。

治疗肝硬化腹水时,在腹大胀满,邪势壅盛,正气尚未大衰之际,攻逐水邪,固属常法。但究水邪之形成,多由肝郁气滞,血瘀阻于隧道,因此逐水利尿,必须与活血化瘀之剂同用,则隧道通利,水液始得下行。否则,单纯利尿,其效不大。

例1秦某,女,39岁,1976年2月12日初诊。发现肝病已有3年,去年11月浮肿加剧,并出现腹水,在山东省某县诊治,诊断为“肝硬化腹水”。当时曾用双氢克尿噻等西药治疗,腹水一度消退。现胸脘痞塞不舒,腹胀满疼痛,胁痛,嗳气,纳食甚少,烦躁,下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短赤,大便干燥,月经量多,晚上肌肤灼热,脉沉细带弦,舌麻痛,质青紫。昨日在某医院作超声波检查:腹部侧卧位见液平面,最宽2.5格。病由情志怫逆,以致肝失条达,气血郁滞,络脉瘀阻,水气停聚。治宜化瘀利尿,清热通腑。处方:

防己9g、椒目6g、葶苈子15g、制川军9g、莪术9g、枳实9g、失笑散15g、丹参12g。6剂。

二诊(2月19日):服上方后腹泻2天,腹部松动,胀痛减轻,尿量增多,浮肿亦退。仍有轻度胸闷,晚上自觉发烧。舌质紫已减,脉沉细,再守原法治疗。处方:

防己9g、椒目9g、葶苈子15g、制川军12g、莪术9g、枳实9g、失笑散15g、延胡索12g。

7剂。

三诊(2月26日):每天排出两次黑色大便,颇觉舒适,腹胀续减,胸胁偏右隐痛,月经来临且量多,精神较前振作。守上方制川军改为9g,加郁金9g。7剂。

四诊(3月4日):尿量续增,浮肿全退,大便每天1次,色黄不黑,胸胁仍觉隐痛,嗳气则舒。胃纳明显增加,初诊时每日仅食3两,最近每日食1斤2两,脉沉细,舌质青紫,苔根腻。今日本院作超声波检査:肝胁下及剑突下均2.5cm,脾肋下刚触及,肝较密微小波,无腹水。单用中药治疗20余天,气血流行渐畅,水气得以下行,病势已有起色。再予疏肝理气化瘀法。处方:

防己9g、葶苈子15g、制川军9g、延胡索12g、川楝子9g、丹参9g、煅瓦楞30g、制香附9g、失笑散12g。

7剂。

医嘱:胃纳虽增,但需控制食量,每天以不超过九两为宜。

本病例患肝病已3年,再度出现腹水,中医属“臌胀”范畴。所见各症,均为血瘀阻络,水气停聚,兼有气郁化火之象。与先师黄文东教授共同诊治,乃治以化瘀利水,清热通腑为主,用《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加味。方用防己、椒目、葶苈利尿,制川军逐瘀通腑,莪术、枳实、丹参、失笑散化瘀消痞,使气血畅行,脉络疏通,则水道得以通利。治疗本病时,如单纯用利尿剂,初则尚有小效,久则作用不大。只有从化瘀着眼,才能充分发挥利尿剂作用,利尿剂还需与通腑药配合,使水分从二便下行,则腹部痞满之症,自能渐渐消退。由于本例患者月经过多,不宜桃仁、红花之类,故选用既化瘀,又止血的失笑散,活血养血的丹参,取其祛邪而不伤正,因而获得满意的疗效。

慢性肝病,往往属本虚标实。治疗必须寓攻于补,攻中有补。上述二例,虽均出现邪实之症,但久病肝体亏虚,仍须坚持用养血柔肝之法。在临床需根据不同情况,选用当归、白芍、丹参、生地、旱莲、女贞子、桑椹子、枸杞子、萸肉等药治疗。此法不仅可使肝体柔和,且可发挥配用的祛邪药物的作用,有较好效果。《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指出:“宜补肝不宜伐肝”,虽对吐血而言,但对本症亦有一定指导意义。

《金匮要略》己椒苈黄丸,治疗肝硬化腹水确有一定疗效。药虽仅有4味,如能配合利尿、化瘀、通腑于一方,则其效更宏。防己、椒目均有较强的利尿作用,葶苈子泻肺降气,使水道通调而下行,大黄兼化瘀通腑之功。诸药相配,使水气从二便分消,有利于腹水的消退。故使用本方时,或配当归、白芍、丹参等以养血柔肝;或伍莪术、失笑散等以祛瘀消痞;或加黄芪、黑白丑粉(吞服)、车前、茯苓以加强益气行水之力,疗效尚可。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黄疸胁痛臌胀卷》
2
本条ID:15170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