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傅再希(1899〜1984),原江西中医学院教授。一、虎杖为肝胆病要药
虎杖入药,远在1200年前中医学即有过记载,诸家本草,皆盛赞其治暴癥之功。曰:“腹中暴癥,坚硬如石,痛刺,不治百日内死。”治法只用虎杖一味,酒浸服。并云:“此方治癥,大胜诸药。”1970年10月,余在南昌“6.26”医疗服务站工作时,省交通邮政局职工林某,男,40余岁,患右上腹部肿块如鹅蛋大小,按之作痛,自诉起病不到两月,某院疑为慢胆囊炎、胆囊肿大,建议手术治疗。患者因惧怕开刀,改服中药。余想此当属中医所谓暴癥,遂处方用虎杖10g,锉碎浸烧酒500g,密封1周后,开瓶取服,每次大约50g,日2次。药酒服完后又来我处复诊,肿块已较软,按之亦不甚作痛,嘱原方再服1剂,肿块竟已全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自后余治肝胆疾患,常在辨证的基础上加入虎杖,每获良效。
二、小陷胸汤加味在胆道疾病中的运用
余族妹如凤,年方及笄,即患上腹部剧痛,在床上乱滚,手足厥冷,呕吐黄水苦水,必痛过三四日,才逐渐缓解,停止。但不过两三月,又复如此,已两三年。时余尚在老师处学医。其祖母嘱余带往就诊,时值间隔期间,并未发作。先师详细询问,诊察其脉,但云肝胃气痛,胆火横逆。方用:
10剂,焙研为末,用极稀面糊和丸如梧子大,每服9g,开水送下,早晚各1次。当时告余曰:此方治肝胃气痛有特效,往往可以断根,但必须用黄连以降胆火,用瓜蒌以宽胸膈,用半夏以下逆气,此3味是治此症必不可少之药,同时用黄芩以佐黄连,枳壳以佐瓜蒌,麦冬以佐半夏,白芍以调和营卫。所以用吴萸、党参者,以温养胃气,不使苦寒之药太过伤胃。但吴萸必须用贵州出产的,带褐绿色,味苦温而不辛辣。凡温药多上升,惟独此药温而能降。故用之此症最宜。又古人用吴萸多合人参,《伤寒》《金匮》诸方皆是如此。同时必须注意,假使缺乏贵州吴萸,宁可不用此味,万不可用它处所产秦椒之类的吴萸代替,只有辣味而不能苦降,反致误事。又言服此而痛苦不能减轻者,每剂可加甘遂2.4g,同制丸服。余当时怀疑方中有甘草,可否加甘遂,师言无妨,《金匮》甘遂半夏汤已有先例,况此制成丸剂,其中含药量极轻,决无妨碍。余当时偕如凤回来,将此方交与其祖母,嘱其遵方制服。乃服不到1剂丸药,已不剧痛,虽或偶然发作,亦甚轻微,且间歇的时间甚长,效验较著,乃接连服两三剂,病遂断根。
后不数年,先师归道山,余亦离开师门,独自开业,兼涉一些西医书籍,知中医所谓肝胃气痛,多属现代医学所谓胆结石等,余用先师此方治疗胆结石,每获良效。胆绞痛发作时,宜先服汤剂,间歇期间,改用丸药,以图断根。若推而广之,加减运用,对急、慢性胆囊炎及胆道蛔虫等胆道疾患,亦有良效。余因得先师心传,复经数十年临床之验证,确然有效,不敢自秘,故特为书出,转告后学。不过吾师所谓加甘遂的丸法,因未遇此等顽固病例,故未用过,姑亦载录于此,以备需要时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