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姜春华(1908〜1992),著名中把尝家。慢肝实质是血瘀,活血常做三步肝区疼痛,有刺痛、隐痛、胀痛、牵痛之别,疼痛不止,对人的体力有影响。姜氏最初用疏肝利气药,如柴胡、元胡、橘叶、青皮、枳壳、绿梅花等,疗效不显。改用柔肝药,如白芍、生地、金铃子,也无效。曾治一肝炎患者,几年来一直肝K痛,连续治疗T5个月无功。后因妇科病就诊,言及肝痛已好,询问用间方药,答曰:肉桂、沉香、檀香等药。曾将这些药试用于其他病员,结果无效。后来又反复思考,省悟到中医之“肝”,一是实质的,主藏血之“肝”,二是疏泄的,主情志之“肝”,两者并不相同。情志抑郁,可用利气药,所谓疏肝解郁,用于妇女情绪不畅之症。今之肝炎,乃是肝细胞肿胀坏死,属于瘀血性坏死。既是瘀血,则气为血阻而致气行不畅,郁结为痛,利气、柔肝只治其标,不治其本,用活血化瘀才是治本之道,故改用活血化瘀加利气药,如当归、桃仁、丹参、蟅虫、五灵脂、生军、九香虫等。治疗血瘀姜氏常做三步走:一步化瘀,二步加九香虫,三步再加五灵脂、制乳香。姜氏认为肝病不离血瘀,故对“迁肝”、“慢肝”,早期肝硬化、晚期肝硬化,都以活血化瘀为主。但在不适应时即不用,如气虚阴虚明显,即先用益气养阴药,俟病情好转,再用活血化瘀药。必要时又停止使用,再予以益气养阴。有时一法坚持到底,有时改弦易辙,总以病人体质、症状、化验指标合参。曾治一慢性肝炎,主诉肝区剧痛,已服药200余剂而痛仍不减,每于痛剧时以右胁抵住案角。按之肝脏肿大,舌有紫斑,瘀证明显,乃用下瘀血汤,数剂即痛止。
注意个体差异,证病同辞有些病人在患急性肝炎之后,常转为迁延性肝炎或慢性肝炎,表现为四肢乏力、胫酸、腹胀、纳呆等气虚型病状;或为咽干口苦、内热、溲黄、少寐多梦等阴虚症状。这两种类型的患者,还可兼有湿热,表现为苔腻,口苦;或兼肝气郁滞,胁胀腹满;或兼肝肾两虚,腰煅胁痛。或兼气阴两虚。这些症状,往往错综交叉。也有少数患者,毫无症状,或症状很不明显。姜氏治疗“迁肝”、“慢肝”,以化验指标作为衡量疗效的标准。这种病,在过去只是根据症状治疗。症状固然与病的本质有关,但有时症状还不能完全反映出病的本质。现代检查,可以反映病的本质,但不反映人的本质。姜氏认为病与人不可分割,通过客观检查,看到病的实质;通过诊察症状,了解人的体质,两者不能偏废。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辨证论治,才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如一女性青年,肝炎已3年,转氨酶一直不正常,面色红润,仅大便数日1行,别无痛苦,但面颊多痞瘰。此种痞瘰在青年男性为常见。对此开始没有重视,照样采用清热解毒,针对转氨酶的药。初服14帖,转氨酶不见改善;再服14帖,反见增高;仍用此法,仍然增高。后经仔细考虑,才想到女性面部痞瘰如此之多是少见的,于是改用防风通圣散,服两周后化验,转氨酶大见下降,又服14帖后,完全正常。此后服药巩固,迄今从未复发。防风通圣散为刘河间方,治风热壅盛,气血怫郁,表里三焦皆实之证。据河间所述,能治多种疾病,举凡疮疡肿毒、斑疹痞瘰等皆可应用。此方据姜氏临床经验,用途确实很广。本例说明,固定的几味下降转氨酶的药(如田基黄、垂盆草等),不一定对所有的患者起作用,古方对证施用有时也能使转氨酶下降。另一例为男性中年,亦系慢性肝病,在某医院治疗时所用药也是清热解毒,半年不见好转。经友人介绍来诊,见其有气虚表现,乃改用补气药,不一月恢复正常。姜氏体会益气药对治疗迁、慢性肝病有效,故常将它与清热解毒药同用,以扶正与祛邪并举。不过,湿热偏重,或实热之证,先不用补气药,等情况适合时再加入。此外黄芪常用大量,少则25g,多至100g。
姜氏对气虚脾弱类型的患者,常用党参、黄芪、白术、茯苓、陈香橼(或陈皮)、蔻仁、藿苏梗等以益气健脾;对阴虚火旺类型的患者,常用生地、五味子、旱莲、女贞子、首乌、杞子、夜交藤、柏子仁、功劳叶等以养阴清热;如气阴两虚,则将以上两类药合同。对于“慢肝”锌浊度等指标高的,有时加入丹皮、连翘、羊蹄根等以清血热。有黄疸的,加入治疗黄疸型肝炎的药。
姜氏对化验异常的一般处理是:锌浊度、絮状反应阳性,加丹皮9g,连翘12g,蒲公英、羊蹄根各30g;血浆蛋白比例倒置、γ球蛋白升高,加炮山甲9g,鳖甲15g;肝在肋下可触及,超声波揭示肝脾肿大,加活血化瘀药丹参12g,当归、赤芍、红花各9g,甚者合用下瘀血汤。“迁、慢肝”常见免疫功能低下,加党参9g,黄芪15〜30g,益气药与清热解毒药同用,扶正祛邪并举。但湿热偏重,或实热之证不宜应用。表面抗原阳性而无体征者,姜氏常用其经验方:
每收较好的疗效。对于单项转氨酶增高者,除考虑湿热外,尚须鉴别:转氨酶是肝功减退变化最早的一项指标,比较有价值,但并非肝病特有,它如胆道疾病、心肌病、流感、疟疾、流脑、糖尿病、甲亢等,均可升高。临床最常见的为牙齿病。姜氏曾治多人,均因义齿、蛀牙而使转氨酶剧增,而一经清除坏齿,转氨酶即下降。
治疗慢性乙肝,重扶正祛邪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见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长期阳性,缠绵不愈。治疗上,扶正与祛邪是不可忽视的两个方面。
中药黄芪、党参为益气之药,以黄芪为主药,辅以党参(或太子参)、五味子,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功能。这是扶正的一面。黄芪用量为15〜150g,或言黄芪多用有壅气之弊,但临床上未见。另一方面是针对病毒祛邪的治疗。有毒当清当解,可采用全瓜蒌(对黄疸、转氨酶增高有效)、羊蹄根、大黄、丹皮、连翘(有活血凉血作用),或加蒲公英、板蓝根以加强解毒。临床上可视病人之虚实,毒邪大小,增损用药。
如上所述.,慢性乙型肝炎既有正虚的一面,又有邪盛的一面,正虚邪盛除产生一系列证候外,同时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反过来又可导致正更虚或邪更实。故在治疗时,对人体、病原、证候三者应通盘考虑,扶正治人,可以增强病人抗病力、恢复力;治疗症状,可因症状的消失而增加入体抗病能力;治疗病原可以消除证候,使之不复损害病人身体。三者互有联系,相互影响。主要矛盾在哪一方面就抓哪一方面。
例1张某,女性,45岁,职员。
有无黄疸型肝炎史,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反复阳性1年半,其他肝功能正常。饮多尿少,浮肿,头晕耳鸣,唇干,烘热汗出,经汛紊乱,舌偏红,苔薄,脉细数。辨证为气阴两虚,兼有邪毒留恋。药用:
加减服用一月,肿消,其他症状明显好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后又连续化验数次,随访2年,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持续阴性。
例2谢某,男性,41岁,干部。
有慢性肝炎史,乙型肝炎反复阳性1年余。其他肝功能正常,偶有肝区刺痛,大便溏,脉弦细,苔中白厚。辨证为肝虚气郁,脾虚湿阻。方用:
上方连续服用2个月后,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转阴,随访1年无复发。
(姜光华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