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利湿法,灵茵退黄方

名医简介

李济仁(1931〜),皖南医学院教授。

黄疸是以目、身、小便黄为主症的一种常见病症。《卫生宝鉴》将黄疸分为阳证、阴证两大类。后世多称阳黄、阴黄。急黄是阳黄中的急重症。阳黄病因皆由湿从热化,熏蒸于肝胆,致胆汁不循常道、熏染肌肤而发病。故本证治疗大法以清热利湿为主,投药再据湿、热之轻重而化裁。李教授治黄疸擅以灵茵退黄方(经验方)加味。组成:

威灵仙15〜30g、茵陈蒿30〜60g、大黄9g、龙胆草9g、全方以威灵仙、茵陈为主药,二味用量为1:2的比例。

方中威灵仙性味辛咸温,有毒,性猛急,走而不守,能宣通十二经络,以走窜消克为能事,积湿停痰,血凝气滞者宜之。临床验证可治急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实为治黄之要药。茵陈性味辛苦凉,善利胆、利尿、退黄。《名医别录》曰:“茵陈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瘕”。二药相配,寒温并用,消利合剂。佐以大黄苦寒攻之品,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配龙胆草苦寒泻肝火,清湿热。四味合用共奏利胆退黄,解毒分消之功。

因胆石症所致黄疸:酌加芒硝9g,枳实10g,生鸡内金12g,金钱草60g以软坚化石,荡除积秽。因胆道蛔虫所致黄疸:酌加苦楝根皮10g,乌梅30g,槟榔10g,玄胡索10g以增强驱蛔安蛔,解痉缓痛乏功。

因胆道感染而致黄疸:方中酌加银花20g,蒲公英20g,丹皮10g,黄芪20g,白芷10g、解毒清热,托毒排脓。

因肝炎所致黄疸:酌加贯众10g,平地木10g,板蓝根12g,虎杖10g,荔枝核12g以养肝护肝,排除病毒。

本方睡前服用为佳,取“人卧血归于肝”之理。以利药物的吸收利用,还应注意休息和隔离。

以下举验案数则,以见一班:

例1杨某,男,40岁。1984年5月17日初诊。

胃脘部阵发性绞痛3天,目黄发热1天。纳呆,胃脘乍痛乍止,痛则汗出,拒按。痛甚呕吐苦水,并吐蛔虫一条。目睛微黄,溲短赤,便干结,苔黄腻,脉滑数。已服颠茄片等治疗疼痛未愈,今发热体温38.5℃。査血:白细胞数为11×109/L,肝功能正常,黄疸指数略升高。诊断:胆道蛔虫合并感染。证属阳黄;胃脘痛(虫居胆道)。治宜清热利胆,驱虫缓痛。

药用灵茵退黄方加银花20g,蒲公英20g,乌梅30g,苦栋根皮12g,玄胡索10g,细辛3g,每日1剂,水煎内服。

3剂后黄疸退、呕吐止、痛消、热平、神爽、二便调。唯现纳差脘痞,再拟和中理气之剂调治而愈。

例2朱某,男,29岁。1991年7月20日初诊。

面目、肌肤黄染4天。神疲乏力,纳差欲呕,厌油腻,溲黄便结,苔黄腻,脉滑数。体温38℃。肝功能示:总胆红质、谷丙转氨酶升高,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诊断:急性黄疸型肝炎。证属黄疸(阳黄)。法当疏肝利胆,清热祛湿。

药用灵茵退黄方加贯众10g,板蓝根12g,平地木10g,虎杖10g,荔枝核12g。

药进5剂,肤黄见淡,呕止,热退身爽,食欲渐增,余症同前。上方加猪苓9g。守方半月,复查肝功,各项指标基本正常。稍以和胃之品善其后,月余体健恢复工作。

(李有伟、李艳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黄疸胁痛臌胀卷》
2
本条ID:151627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