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证验方三则

名医简介

洪子云(1916〜1986),原湖北中医学院教授。

一、吐血验方

药物组成:

三七(研末冲服)3〜6g、川郁金10g、牛膝10g、生大黄6〜10g、主治吐血暴作,形体尚实者。

三七为止血妙药,且善化瘀血。郁金乃血中气药,明·缪仲淳《本草经疏》称其“能降气,气降即是火降,而其性又入血分,故能降下火气,则血不妄。”三七、郁金,止血化瘀之力较强。大黄能入血分,破一切瘀血,其性沉而不浮,仲景治火盛吐血之泻心汤中便有大黄。牛膝性善下行,且能散瘀血。大黄与牛膝相伍,有“猛降”气逆作用。据临床观察,本方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随证加用润肺止咳之品,效果十分确实。每用3〜5剂血即止,重复应用仍有效。治疗呕血者,可加降逆和胃之品,如法半夏、川黄连、潞党参、川厚朴等,效果亦佳。

例1仲某,女,38岁。患支气管扩张症10年,发则吐血盈碗盈盂。今吐血又作,头晕口干。舌质偏红,脉数。

处方:

三七(研末冲服)6g、生大黄6g、川郁金10g、怀牛膝10g、旱莲草10g、女贞子10g、炙紫菀10g、陈皮10g、甘草10g。

服至3剂,吐血即止。

二、咳血验方

药物组成:

南沙参15g、炙百部15g、炙紫菀10g、炒枳壳10g、陈棕炭10g、阿胶珠10g。

主治咳血久不止者。

方中紫菀、枳壳化痰下气,沙参、炙百部润肺止咳,棕榈炭、阿胶珠滋阴止血。其中紫菀古人视为肺金血分之药,《金匮要略》用治咳血的泽漆汤中便有本品。《本草纲目拾遗》称棕榈皮“烧作灰,主破血止血”,故棕榈炭不仅收涩止血,且能活血,诸失血证中均可用之。咳血因外感咳嗽日久损伤肺络所致者,方中可加桔梗、前胡、桑叶、杏仁、甘草等宣肺止咳之品;肝火犯肺者,可合泻白散、黛蛤散;肺痨、肺痿所致者,可加滋阴润肺之品。

例2严某,男,24岁。患浸润型肺结核3年,曾经抗痨药治疗,阴虚内热之象已不明显,但咳嗽、痰中有血则始终未除,脉稍数。处方:

南沙参15g、炙百部15g、炙紫菀10g、炙冬花10g、阿胶珠10g、炒枳壳10g、厚朴10g、陈皮10g、川贝母10g、棕榈炭6g、白茯苓24g。

15剂后咳血止,痰较多,胸部轻度憋闷。上方去阿胶,加法半夏、白蔻仁各10g以善后。

三、尿血验方

药物组成:

生地黄15g、玄参15g、忍冬藤15g、板蓝根15g、棕榈炭10g、阿胶珠10g、炒蒲黄10g、炒地榆10g。

主治尿血,不论实热、虚热或湿热。各种因实火或虚火所致之®血证亦可服用。

方中生地、玄参滋阴凉血,忍冬藤、板蓝根清气分热。四药合用,长于滋阴清热,治疗多种实热证和虚热证均可取得较好效果,不独尿血为然。方中后四味为止血之品,其中棕榈炭收敛止血,阿胶滋阴止血,地榆凉血止血,蒲黄散瘀止血。合而用之,止血而不留瘀,活血而不损血。若实火亢盛,可加栀子、黄柏等苦寒泻火;若虚热明显,可加白薇、知母等滋阴清热;若湿热为患,可加木通、车前子等清热利湿之品。

例3曹某,男,51岁。肉眼血尿3月未愈,西医检查原因不明,迭经中西药物治疗无效。每次尿血则前阴胀急,尿后无所苦,头晕消瘦,精神紧张,睡眠饮食欠佳。舌质红,脉细数。处方:

生地15g、玄参15g、生龙齿15g、怀山药15g、白茯苓15g、旱莲草10g、女贞子10g、棕榈炭10g、炒地榆10g、阿胶珠10g、炒蒲黄10g、忍冬藤10g、炒枣仁10g。

10剂后血尿已除。原方去龙齿、枣仁,加板蓝根10g,以巩固疗效。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血证卷》
2
本条ID:15156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