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血别溺孔精道,用方审寒热虚实

名医简介

张琪(192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学家。

尿血有溺孔精道之别

尿血,一作溺血、溲血,其病因有寒、热、虚、实之分,并以痛者为血淋,不痛者为尿血。属热属实者,多见于泌尿生殖系急性感染性疾病和急性肾炎等病;属虚属寒者,多见于慢性肾炎及一部分慢性泌尿生殖系感染性疾病,如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及慢性前列腺炎等病。《圣惠方》说:“夫尿血者,是膀胱有客热,血渗于脬故也。血得热而妄行,故因热流散,渗于脬内而尿血也。”认为尿血属于热邪迫血外溢所致,其病位在肾和膀胱,相当于急性泌尿生殖系感染及急性肾炎等病之血尿,常见尿血鲜红,或尿色深赤,镜下血尿;亦有血淋,则尿涩痛,尿血深赤或带有血丝血块,舌赤,脉滑数等。亦有属于阴虚火旺,迫血妄行而尿血者。如《素问·痿论》谓:“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为心下崩,数溲血也。”《景岳全书》谓:“溺血有溺孔精道之别。凡溺血症,其所出之血有二:盖从溺孔出者,从精孔出者也。溺孔之血,其来近者,出自膀胱;其来远者,出自小肠。精道之血,必自精宫血海而出,多因房劳,以致阴虚火动而然。”景岳谓血远者“出自小肠”,指脏腑间的络属关系,仍是来自肾。此类溺血为肾阴不足,阴虚火动,扰于血分而渗出,虽亦为热,乃属虚热。临床多见于肾结核、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前列腺炎,亦见于肿瘤,如肾癌、肾盂癌等。此类血尿,其特点为无痛性全程血尿。老年人血尿日久不愈,应动员其进一步检查,以排除肿瘤等,不可忽视,以免贻误病机。

关于溺道、精道、血海的问题,前人谓出血部位之不同,以近代医学观察,溺孔指肾与膀胱等泌尿系统,精道则指输精管,其血多来自精囊和前列腺,如精囊炎、前列腺炎及癌症等。血海亦称冲脉,包括子宫,血尿出自血海,则系指月经、子宫及阴道出血污染尿液之假血尿,不能按血尿施治。

血尿除上述由热引起者外,亦有属虚寒者,如《三因方》谓:“病者小便出血,多因心肾气结所致,或因忧劳房室过度,此乃得之虚寒。”忧思伤脾,房劳伤肾,脾肾双亏,失于统摄,证见尿血淡红,面色萎黄,饮食减少,腰酸肢冷,舌质淡,脉虚软。治宜健脾补肾,益气摄血。《济生方》有鹿角胶丸,为治此类尿血的方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无比山药丸,亦治脾肾亏虚而致腰腿无力、梦遗滑精、遗尿、盗汗、伴见血尿等症。《医学衷中参西录》曰:“溺血之证,热者居多,而间有寒者……命门相火衰微,乏吸摄之力,中气虚弱不能摄血,以致肾脏不能封固,血随小便而脱出也。宜四君子汤加熟地、乌附子。”可知血尿之属于虚寒者,亦非罕见,必须审证求因,不能一见血尿即认为属于热证,或见血止血,致成贻误。

血尿八方

血尿一方,白花蛇舌草50g、大黄7.5g、生地20g、萹蓄15g、瞿麦15g、木通15g、车前子15g、茅根50g、小蓟50g、甘草10g。

功用: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适应症:急性肾炎,局灶性肾炎,隐匿型肾炎,急性良性出血性肾炎,急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等病的血尿。

辨证要点:

1.尿血鲜红,或尿色黄赤,镜下血尿,腰痛,眼睑有轻度浮肿,多伴有扁桃体肿痛及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2.尿血红紫,或带有血丝血块,尿道灼热涩痛,尿频急不爽,腰酸体倦,小腹痛;或无肉眼血尿,镜下红、白细胞甚多,或见脓球。

3.舌质鲜赤、苔白少津,脉象滑数、浮数,或滑而有力。

本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湿的作用,适用于上述各病以血尿为主者。白花蛇舌草性味甘、淡、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效果甚佳。余曾治疗数例顽固性尿路感染,尿中大量白细胞,经用各种抗生素不消失,用白花蛇舌草50g,辅以蒲公英、地丁等清热解毒之品,白细胞即随之转阴。临床组方,用量宜大,量小则效果不显。本品亦可用于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之血尿、蛋白尿等。大黄苦寒,除下焦湿热,故常用于急性肾炎之属于热亢血尿者甚效;又用于治疗泌尿系感染(热淋、血淋),小便涩痛血尿,亦有卓效。用量以5〜10g为宜,量大易致腹泻,疗效反而不佳。生地凉血,小蓟、茅根、瞿麦、萹蓄、木通、车前子皆为清热利水、通淋止血之品,配伍于一方,用于上述诸病,奏效甚捷。

如兼有上呼吸道染及扁桃体炎等病时,可于方内加入桑叶、菊花、杏仁、薄荷、银花、连翘等疏散风热药。

血尿二方

柴胡20g、生石膏75g、白花蛇舌草50g、银花50g、蒲公英50g、连翘20g、瞿麦20g、大黄5g、生地20g、玄参20g、甘草10g。

功用:疏表清热,利湿解毒。

适应症:急性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炎之血尿。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肢体酸痛,小便频数急、涩痛,尿血鲜红,或尿色如浓茶,腰痛,下腹痛。舌苔白干,脉洪数或滑数。尿常规检查:见有红、白细胞,或伴有脓球。

泌尿系感染多罹于寒冷潮湿,起始皆恶寒,肢节酸痛,随之即发热,故用柴胡以解肌清热。石膏甘辛大寒,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咳,治急性热病,高热汗出,烦渴等症。在临床中,凡属表邪不解,高热不退者,常用柴胡、生石膏二药为主的复方以解表清热,屡应手取效,并不拘于《伤寒论》“柴胡专解少阳之邪,石膏专清阳明之热”之说。据现代药理研究,柴胡煎剂对实验性发热的家兔有解热作用;临床证实,其解热作用较为明显。过去温病学家认为“柴胡劫肝阴”,但从实践中体会,柴胡非辛燥之品,并不耗伤肝阴。本方中的蛇舌草、银花、连翘、公英、甘草皆清热解毒之品,生地、玄参养阴清热,生大黄泻下焦湿热,利水通淋。合而用之,对于泌尿系感染有表证者甚效。血尿明显者,加茅根、大小蓟、藕节以凉血止血,但对于感染性血尿,必加清热解毒之品,否则疗效不佳。

血尿三方

黄芪50g、党参30g、生熟地(各)20g、茅根50g、小蓟50g、侧柏炭30g、大黄炭75g、血余炭20g、蒲黄炭15g、阿胶15g,冲)。

功用:益气痒叨·请热止血。

适应症:馒性肾炎·拄肾孟肾炙,肾结核等之血尿。

辨证要点:血尿日久不愈,气短乏力,腰酸痛,手足心热,尿色黄。舌赤苔白,脉虚弦或数而无力。

肾炎等病血尿,日久侧由实转虚,气阴亏耗,摄血无权,故以黄芪、党参补气,熟地、阿胶补肾益阴,尤其阿胶,为治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诸失血之要药。《证治准绳》用阿胶与瞿麦配伍,加入利水通淋,凉血止血药物,以治血淋、尿血。

血尿日久,其本虚,其标多兼有热,故方内加用黄芩、茅根、小蓟等清热凉血之品。其他诸炭,既止血,又有清热化瘀之功。本方可以随证加减,如滋阴之枸杞子、玉竹、山茱萸;收敛止血之海螵蛸、茜草、旱莲草、花蕊石;清热之焦山栀、牡丹皮;补血之当归、白芍等,皆可据证选用。总之,此症的病机为气不摄血,阴分亏耗,余热不清,血络损耗,为虚中夹实之证。病者常年累月血尿不除,或补或止血皆不收效,因其病机错综复杂,本虚标实故也。应审证准确,治疗就能有的放矢,获得良效。

血尿四方

桃仁20g、大黄15g、桂枝15g、赤芍20g、甘草10g、生地30g、茅根50g、小蓟30g、侧柏叶20g。

功用:泻热逐瘀,凉血止血。

适应症: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之血尿。

辨证要点:以血尿为主,溺血,色紫成块,尿道阻塞,或尿如酱油色,或镜下血尿,排尿涩痛,腰痛,小腹痛,便秘,五心烦热,舌红苔干,脉滑实。

本方为桃核承气汤去芒硝,加入凉血止血之剂。桃核承气汤原方治热结膀胱蓄血,运用于治疗急性肾炎和泌尿系感染,及其他原因不明的血尿,辨证属热结迫血妄行者甚效。

血尿一方的作用为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二方为疏表清热,利湿解毒;本方则为泻热逐瘀,凉血止血。此为三方在运用上之不同点。本方以大黄泻热下瘀,桃仁润燥为主药,桂枝温通以防寒凝,其他皆凉血止血之品。用本方的要点在于“实热瘀血”之证,如五心烦热,下腹满痛,小便赤涩,大便秘结,舌红干,脉滑实等。以上但见二三症便是,不必悉具。临症观察有不少病例,用一般凉血止血药无效,改用大黄、桃仁后,血尿即逐渐消失。

血尿五方

竹叶15g、蒲公英50g、白花蛇舌草50g、茅根50g、小莉40g、茴香20g、附子7.5g、桂枝15g、熟地25g、旱莲草20g、木通15g、甘草10g。

功用:祛寒逐湿,清热凉血。

适应症:慢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精囊炎等之血尿。

辨证要点:排尿不畅,尿道灼热,小溲带血,时混有粘液,少腹寒凉。舌苔白,脉象沉滑或沉缓。肾盂肾炎的尿常规检查以大量红、白细胞为主;前列腺炎的前列腺液中有大量红、白细胞。

慢性肾盂肾炎、前列腺炎,不少病症既有湿热内蕴证候,如尿不畅、灼热,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又有肾经寒湿证候,如少腹寒凉,腰酸痛,睾丸冷,女性(肾盂肾炎)则白带淋漓等。治疗如果只着眼清热利湿,则寒邪不除,必须寒温并用,才能恰中病情。方中蛇舌草、公英、竹叶、木通清热解毒利湿,茅根、小蓟、旱莲草凉血止血,熟地、桂枝、附子、茴香温补肾阳以驱寒邪,用于此类血尿甚效。

慢性肾盂肾炎,相当于“劳淋”;前列腺炎则属于“膏淋”范畴,有虚实之分。虚证多因脾肾虚弱,尿道无灼热感,排尿涩痛亦轻,常伴见腰膝酸痛,头晕耳鸣,体倦畏寒等,常用温补脾肾法,如八味肾气丸加故纸、益智、茴香等,或补中益气汤加味。实证多因湿热蕴结下焦,以致气化不利,清浊相混,排尿时灼热涩痛,亦可兼见发热、腰痛、头痛等,治宜清化湿热,分清去浊,如萆薢分清饮等。唯本类型血尿,寒热夹杂,较难辨识,或补或清皆不能取效,当用此方寒温并用,方能中的。

血尿六方

熟地30g、萸肉20g、祀子15g、茯苓15g、丹皮15g、生山药20g、盐知母15g、阿胶15g、龟板20g。

适应症:慢性肾炎,肾结核等病之血尿。

辨证要点:全身虚衰,腰酸痛无力,耳鸣目花,心烦口干,手足心热,尿血鲜红(包括肉眼及镜下血尿)。舌红,脉虚数或细数无力。

本方具有滋阴降火的作用,以之治疗肾炎、肾结核日久阴虚血尿者,效果较佳。肾水不足,阴虚火动,血为火扰而溲出,伴有腰膝酸软、耳鸣目花诸症,必以“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则诸症自除。本型之尿血既不可用桂附以助阳伤阴,又不可用苦寒之剂以直折其热。盖因真阴亏损,精血枯竭,阴不平则阳气失秘而浮越,故宜大补真阴之六味地黄汤加知、柏、龟板以滋阴清热,使水升火降则诸症自平。阿胶育阴止血,为治阴气不足之妙药。如尿血较重,也可加人参三七、旱莲草、生地炭、仙鹤草等止血药,标本兼顾。

血尿七方

人参15g、白术15g、黄芪30g、当归15g、茯苓20g、熟地25g、山药20g、泽泻15g、杜仲15g、菟丝子15g、赤石脂20g。

功用:健脾补肾,益气摄血。

适应症: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等之血尿。

辨证要点:尿血淡红,面色萎黄,饮食减少,腰酸肢冷,倦怠少气。舌质淡,脉软。

本方为脾肾双补之剂,主治脾肾两亏,气失统摄之血尿。此类血尿多血色淡红,伴有上述之见证,治之切忌渗泄,血止后可酌加养阴之品。方中赤石脂甘涩温,具固涩止血之功,治血尿日久不止,属滑脱者为宜。

血尿八方

生熟地(各)20g、山药20g、白头翁15g、阿胶15g、生白芍15g、金樱子15g、龙骨15g、牡蛎25g、海螵蛸20g、茜草10g。

功用:滋阴益肾,凉血固摄。

适应症:慢性肾炎以血尿为主者,前列腺炎、乳糜尿等之血尿。

辨证要点:小便乳白,混浊,挟有血丝、血块,头昏,腰酸,倦怠乏力,五心烦热,溺时涩痛,时发时止。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辨证:肾阴亏耗,相火妄动,内热与败精混合化为腐浊之物,或红或白,或成丝成块,阻塞尿道,牵引作痛。

古人谓:“溺血有溺孔精道之别”。溺孔之血,其来近者出自膀胱,其来远者出自小肠;精道之血,必自精宫、血海而出,多因房劳,以致阴虚火动,营血妄行。溺孔之血,相当于泌尿系感染;精孔之血,似概括前列腺炎、精囊及子宫等疾病。

生熟地、山药、阿胶滋补肾阴以固脱;白头翁性寒,味苦而涩,凉血之中大有固脱之力,故用以清肾脏之热;茜草、海螵蛸化滞而固脱;金樱子、龙骨、牡蛎收敛固脱。诸药相合,组成滋肾益阴,凉血固摄之剂。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血证卷》
2
本条ID:15155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