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谢昌仁(1919〜),南京市中医院主任医师,临床家。血管性头痛其临床表现为头痛,可能与调节血管运动有关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有关;5-羟色胺代谢紊乱与本病的发生亦有密切关系,以偏头痛为多,亦有遍及全头者,为搏动性钻痛、钝痛或刺痛,即中医学所谓“抽掣作痛”,或称“跳痛”,呈周期性发作。头痛剧烈时伴有恶心、呕吐、便秘,偶有腹泻,患者闭目畏光,颞浅动脉搏动增强,每次发作数小时或1〜2天,发作后疲乏思睡。常反复发作,甚为痛苦。余门诊时,治疗多例此类疾病,认为祛风化痰之法最为应手,故多以此法为治疗本病之大法,获效颇彰。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头痛”范畴,中医学认为“头为清阳之府”、“诸阳之地”,易受风阳痰火之扰,无论外感、内伤均可导致,然无论何种原因,均以风痰为病理基础。其风者,可因外感或内伤所致;其痰者,可由宿滞内困或脾运失调而成。外感有风寒、风热、风湿之上犯清空;内伤有七情、肝郁、阴亏、阳亢之扰于髓海。
观其主症,头痛多有抽动感,伴呕恶便秘,舌苔厚腻。
前人谓,“风性主动”,“伤于风者,上先受之”,“风为阳邪,其性开泄”。说明风邪善动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之特性,故头痛有抽掣跳动之感,当责之风阳为患;其呕恶便秘,舌苔厚腻,则系痰滞所致。痰滞于内,一者随风上行,风痰相夹,清空受扰,再者胃腑失清,浊阴不降。由此可见,形成本病之主要病机为风阳上扰,痰浊内困,故而治疗上则应以祛风化痰为其大法。所谓祛风,即清肝熄风,抑制升动之风阳;所谓化痰,即泄浊化痰,使胃腑得清,浊阴得降,引上逆之气下行,而头痛之疾可除。由于病因、素体不同,临床上使用祛风化痰之法时,亦有所不同。如风邪之产生,有外风侵袭,亦有内风扰动,故祛风又可分别采用怯风、养肝、和血等方法。祛风法,即祛除外风为主,驱风邪外出,使之不得上干。养肝法,则系平熄内风之意。肝为风木之脏,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说明肝失滋养可产生内风之证。此外,前人有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并有“血虚生风”之说,可知和血祛风亦有密切关系。三者可谓殊途同归,均以祛风为目的,仅手段不同而已。化痰之途径,又可为从内而化和从下而泄两种。从内而化即通常所使用的燥湿化痰,清热化痰,健脾化痰等;从下而泄,则是以通腑泄浊之剂,使痰浊随腑行而外泄,使邪有出路。
处方选择以川芎茶调散合温胆汤为主方,取川芎茶调散祛风,温胆汤化痰泄浊之意。川芎茶调散出于《局方》,为治疗风邪头痛的代表方,具有升清阳,散风热之功效。温胆汤出自《千金要方》,系清化痰热之常用方。具体运用时,茶调散中细辛、荆芥性辛温,对于风阳上越者不宜,故常舍之不用;温胆汤中枳实有破气下积的作用,痰浊不重,大便畅解者,多改以枳壳。基本处方为:
方中川芎统治各经头痛,尤以肝胆二经头痛为宜,兼祛风活血作用于一身,故为主药;《医方集解》云:“治头痛必用风药,以高巅之上,惟风药可到。”是以羌活、防风祛风散郁升清,并载药上行;菊花、蒺藜、蔓荆子平肝熄风,以治内风;陈皮、半夏、茯苓、竹茹清化痰热;枳壳理气化痰通腑;甘草调和诸药,且防风药之升散太过。在本方基础上,可根据辨证,配以养肝、和血、通腑泄浊之方药。如养肝配杞菊地黄汤,和血佐四物汤,通腑用调胃承气汤等。
我用药体会有三:
其一,风药、血药在本病治疗中必不可少。头痛一病,风邪为主要致病因素。实证者,多由外感风邪,或阳亢化风;虚证者,则因阴虚风动,或血虚生风。风性轻扬上越,易犯巅顶,故祛风之法势在必需。而痛之产生,又多有脉络痹阻,血药具有活血通络之功用,治风与治血之间又有密切关系,故常配伍运用。余喜用川芎,因其具有祛风、活血之效。
其二,及时选用通泄药物。临床所见头痛,常伴有便秘,或因大便秘结而加重证情。余以为:腑气不通,积滞内困,蕴而化热,蒸腾上扰,一增风阳痰火之势,二使浊邪无所出路,所以及时选通泄药物,保持腑气畅通,才能使积滞不存,邪有出路,病势从下而走。
其三,用药应随证增损。风阳偏盛者,加僵蚕、天麻、钩藤或石决明、羚羊角粉,平肝熄风;痛甚夹瘀者,加赤芍、丹参、全蝎,通络止痛;大便秘结者,加风化硝、火麻仁、全瓜蒌,通腑泄浊;肝郁不舒者,加柴胡、白芍,疏肝缓急;热象明显者,加丹皮、焦栀、黄芩,清泄肝火;夜难人寐者,加远志、首乌藤、合欢皮,安神定志。此外尚可根据头痛部位选择药物,前额痛用白芷,颈项痛用葛根,巅顶痛用藁本,眉棱骨痛用蔓荆子,满头痛用羌、防,头角痛用川芎、柴胡。选奇汤为治眉棱骨痛之验方,由羌活、防风、黄芩、甘草4味药物组成,余亦常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