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审舌脉症,随病之攸利

名医简介

朱进忠(1933〜),山西省中医研究院主任医师。

血管神经性头痛

血管神经性头痛,初起者多实多火,对病程短者尤应察其病因。

例1刘某,男,25岁。

3个月来头痛、牙痛,时轻时重,痛剧时如刀割、火灸,不敢洗脸、刷牙,稍一触碰即牙、面颊、偏头均痛。某医院诊断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经针灸、中西药、封闭等治之不效。审之,病发于汗出之后,突然受冷汗止即痛,舌苔白,脉弦紧。综合脉证,诊为风寒闭郁,为拟芎菊茶调散加减,祛风散寒。处方:

蝉蜕10g、僵蚕10g、菊花10g、川芎10g、细辛4g、荆芥10g、防风10g、白芷10g、薄荷6g。

服药1剂,疼痛大减,继服6剂,疼痛消失。

血管神经性头痛病程较久者,虽以虚寒者较多见,但虚实并见,寒热夹杂者尤多,故除注意补益之法外,尤应注意抓住主证、兼证及随证应变之治法。

例2郑某,男,成人。

患血管神经性头痛、三叉神经痛8年多,近半年来更加严重。审其症见头、眼眶、面颊均痛,有时如闪电刀割,有时钝痛,头晕耳鸣,舌苔薄白,指趾厥冷,手足心热,脉沉弦而涩。并见心烦心悸,纳呆食减,视力下降,两眼胀痛,口苦咽干等症。某医云:可否用丹栀逍遥散?患者听后插话云:前医早已用过丹栀逍遥散20剂无效。某医又问:可否用龙胆泻肝汤?患进又插话云:已用龙胆泻肝汤几剂,非但疼痛不减,反而日渐加剧耳。思之,头痛甚于颞侧、面颊、眼眶,并见耳鸣耳聋,两眼胀痛,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症,显然系肝火所致,但肝火之脉应为弦数,此脉反见沉弦而涩,且有指趾厥冷之寒证,又有服苦寒之药则腹痛。因云:此必上火下寒,木郁失达,痰饮阻滞之证,乃处方:

柴胡10g、半夏10g、黄芩10g、党参10g、生姜10g、桂枝15g、酒军3g、甘草6g、大枣5枚、龙骨15g、牡蛎15g。

服4剂,诸症俱减,但继服4剂时则再无进展。再审其证,脉虚大弦滑。因思其久病气阴俱虚,痰湿阻滞,前除痰有力而补正不足,治拟补气养阴,化痰泻火,加减十味温胆汤。处方:

黄芪15g、当归9g、麦冬9g、党参9g、五味子9g、竹茹9g、枳实10g、半夏9g、陈皮9g、茯苓9g、甘草9g、菖蒲9g、远志9g、川芎9g、知母9g。

服药6剂,头痛如失,他症亦减,继服12剂,诸症消失七八,头痛未作,为巩固疗效,嘱服上方半月,后以此方为丸,服药2个月而愈。

例3刘某,女,60岁。

患血管神经性头痛10年余,每日全靠止痛片减轻一些痛苦,中药服用达千余剂,但始终不见其效。细询其证,头痛而重如裹状,时而头痛如裂,时而既晕又恶心,时而眼眶疼痛,视物模糊,脑耳俱鸣,时而疲乏思睡整日头脑不清,时而又连续几个昼夜不能入睡片刻,记忆力甚差,对外界的事物反应甚感迟钝。有时感到胃中空虚,如无物之感,但稍进饮食即感痞满不适,心烦心悸阵阵发作,口苦口干,舌苔薄白,脉沉弦而涩。综合脉证,诊为肝郁气滞,寒饮蕴郁,上热下寒证,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苓桂术甘汤加减。处方:

柴胡10g、半夏10g、党参10g、黄芩10g、生姜10g、甘草6g、桂枝10g、白术10g、茯苓10g、酒军3g、龙骨15g、牡蛎15g。

服药6剂,头痛、失眠俱减。继服6剂,诸症不减,并似有加重之势。再思其证,病已40载,正气虚衰,前方多为治实,而少扶正,又察色脉,面白神疲,体胖而乏力,口干甚于夜间,脉虚而滑。乃气阴俱虚,痰热阻滞,郁而化火之证也。处方:

黄芪15g、当归10g、党参9g、麦冬9g、五味子9g、竹茹9g、枳实9g、半夏9g、陈皮9g、茯苓9g、甘草9g、远志9g、菖蒲9g、川芎9g。

处方完毕,刚欲放笔,某医云:头痛如此剧烈,何不用全蝎、蜈蚣、僵蚕、蜂房?答曰:全蝎、蜈蚣之属,乃熄风活络之味,其用于瘀血、风寒入络者,确有卓效。然本证虚多实少,非虫类之可治,故不予应用。连服6剂诸症减轻,继服上方2个月,其病竟愈。

例4张某,女,48岁。

3年来经常头部闷痛,时而疼痛剧烈难忍。近2个月以来,突然加剧,昼夜不止,不能入睡,食纳几废。住院1个月余,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经针灸、中西药治疗均不见效。审之,面色虚浮㿠白,神疲纳呆,月经失调,白带多,舌苔白,脉濡缓。综合脉证,诊为脾虚湿郁,清阳失升。拟完带汤加减。处方:

白术50g、山药50g、党参10g、白芍10g、车前子10g、苍术9g、甘草10g、陈皮10g、柴胡4g、荆芥3g。

服药6剂,精神、食欲好转,头痛减轻六七,但继服4剂,疼痛反而不减。再审其脉虚弦滑,此气阴俱虚,痰热阻滞之证耳。治拟加减十味温胆汤,服药10剂愈。

例5许某,女,52岁。

头痛近40年,尤其是结婚以后,疼痛逐渐加重,曾反复住院,诊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但始终无明显治疗效果。30岁以后,逐渐发现每次房事之后即头痛难忍,恶心呕吐,头热如烤火状,房事之前性欲特别强烈。3个月前,虽然工作很忙,但一直没有头痛,当时感到性欲迫切,但性交之后,头部立刻剧痛不止,恶心呕吐,滴水难进,急住某院以西药治之,不效,请中医以川芎茶调散治之,服药之后头痛更加难忍。细察其证,除上所述者,并见脉弦紧,舌苔白,足冷。综合脉证,诊为厥阴肝寒厥逆所致,急予吴茱萸汤加味。处方:

吴茱萸10g、人参10g、生姜4片、大枣7枚、当归10g、白芍10g。

服药4剂头痛大减,饮食稍增,继服6剂,头痛减去六七,食欲正常。出院后不久,又因房事而头痛发作,但较前次明显减轻,乃继服上方10剂,但却效果全无。因思,房事者,肾气所主也,此非肾气之虚而上冲乎?暂拟温肾降逆。处方:

沉香10g、补骨脂10g、骨碎补10g、硫黄1g、肉苁蓉15g、吴茱萸10g、当归10g。

服药10剂头痛消失,乃以上方为丸,每日2次,每次3g,服药3个月而愈。

例6周某,女,51岁。

患血管神经性头痛20余年,每次房事或劳累之后必然发作,发作时头痛如胀裂,尤其是巅顶疼痛更甚,并伴有恶心呕吐,心烦易怒,手足厥冷。曾在某医院住院及门诊治疗,除西药外,仅中药达千余剂,但始终未见甚效。细审其证见头痛时常采用头低足高之卧位姿式以减轻痛苦,心烦肢厥,腰酸微痛,舌黯苔薄白,脉弦而紧。再察其所服药物,除西药外,中药为芎菊茶调散加减方。询其服药后效果,云:服药后不但不见效,反有加重之势。久久思之,结合脉证,知其乃肾虚为本,肝寒为标,且古人有云:房事者本于肾用于肝,当先治肝寒,而后再治肾虚。拟方:

吴茱萸10g、人参10g、甘草10g、大枣10枚、枸杞子15g、当归10g。

服药7剂,头痛减去六七,继服14剂,头痛消失八九,后又服上方10剂,效果全无。再审其脉细弱,舌苔薄白,诊为肾督亏损,拟用右归丸补肾督。处方:

附子10g、肉桂10g、山茱萸10g、杜仲10g、怀牛膝10g、熟地15g、山药10g、枸杞子10g、龟板15g、鹿角胶10g、白芍15g、当归15g、吴茱萸10g。

服上方1个月,愈。

例7高某,女,成人。

患血管神经性头痛3年余,除西药外,曾先后应用川芎茶调散、丹栀逍遥散、补心丹、上清丸、天麻钩藤饮等汤丸剂治疗,始终不效。审之,除头痛外,并见五心烦热,心烦心悸,夜间口干,舌苔薄白,脉沉弦而涩。综合脉证,诊为血虚为本,气滞血瘀为标,治拟养血以培本,理气活血以治标,血府逐瘀汤。处方:

当归10g、生地10g、桃仁10g、红花10g、甘草6g、枳壳10g、赤芍10g、柴胡10g、川芎10g、桔梗10g、牛膝15g。

药进4剂,病瘥。

脑外伤后头痛

脑外伤后头痛,常以活血祛瘀之剂,如复元活血汤、血府逐瘀汤、七厘散等取效。然因外伤加之病久耗伤脑髓者有之,故不可仅知实而不知虚,不察脉证而但予活血,活血不效,即怪中医之无能。

例8孟某,男,29岁。

脑外伤昏迷经抢救脱险后,半年多来经常头痛头晕,记忆力衰退,经西药治疗4个多月不效,改请某医以中药复元活血汤、血府逐瘀汤治之,服药1个多月仍无明显效果。邀余诊治,又以复元活血汤、通窍活血汤治疗半个多月,仍无明显效果。由于长期应用西药不效,仍然再邀余诊。再审其证,脉虚大缓,舌苔白。因思:脑者称为髓海,此脉证相参,乃脑髓空虚,精气不足所致耳。前用诸方之无效者,乃经验主义,不观脉症,不知何逆,但施药物之故耳。乃拟全鹿丸,1日3次,1次2丸,服药2日疼痛大减,服药1周,愈。自此以后,凡见脑震荡之病程较短,脉沉弦者,用复元活血汤;虚大者,予补阴益气。病程较久,脉虚、脉大者予龟鹿二仙胶,补阴益气,左归丸等加减治之,其效往往如桴鼓之应。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
2
本条ID:151434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