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风通络,当审寒热气血;平肝潜阳,需酌相火阴虚

名医简介

刘献琳(1928〜),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

疏风通络治头风,需辨寒热气血凡头痛久而不愈,时发时止者,谓之头风。现在多以神经性头痛或神经血管性头痛名之。殊不知本病初起,多为感受风邪,由于治疗不当或不彻底,风邪留恋未去,潜伏机体,遇气候冷热或情态刺激而诱发,正所谓“初病在经,久病入络”,“初病在气,久病入血”,非用通络法不能治。通络之法,有疏风通络,活血通络及虫类搜剔通络之别,本病皆可相机应用。

头风的临床表现为头痛经年不愈,时作时止,偏左或偏右头痛者,为偏头风;满头皆痛者,为正头风。舌淡苔白者为寒,舌红苔白或黄者为热,舌质紫黯或有瘀斑,或自觉头部血管跳动者为瘀血。头风之治以疏风通络为主。药用川芎、白芷以活血祛风止痛,荆芥穗、防风、薄荷、川羌、细辛以疏风通络;甘草调和诸药。

伴有呕吐或眉棱骨痛者,加半夏以止呕化痰;口渴或苔黄者,加生石膏以清热止渴;伴有失眠者,加炒枣仁以镇静安神;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者,加当归、赤芍、桃仁、红花以活血化瘀;偏头痛者,加蔓荆子、柴胡;后脑痛者,重用川羌;目痛鼻干,或项强者,加葛根。治头痛细辛为必用之药,一般剂量3〜6g,有热者亦在所必用,但需伍大量生石膏。

例1张某,女,35岁,农民,1982年6月5日就诊。

患头痛8年,由产后受风而得,当时未很好治疗,以后经常反复发作,发则头痛剧烈,伴有呕吐、失眠,每因天气冷热或情志刺激而诱发,经多方治疗效果不佳,查脑电图无异常,舌淡苔薄白,脉弦细。诊为头风,乃风邪阻络,胃气上逆所致。治宜疏风通络止痛,和胃降逆为主。方用:

川芎15g、白芷15g、薄荷6g、川羌9g、荆芥穗9g、防风9g、细辛6g、蔓荆子9g、半夏15g、炒枣仁30g、甘草3g。

6月12日复诊。连服6剂,头痛大减,呕吐已止,睡眠好转,效不更方,又以原方继服24剂,诸证皆平,追访至今,未再复发。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头痛眩晕卷》
2
本条ID:15143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