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邵兰荪,清代医家。遗风庞。暑湿内着,口腹不慎,化胀,脉濡左弦,舌白苔灰,呛咳脘闷,最重之症。宜分消,候正。八月十一号丁未二十九日。
清煎三帖。
复诊:浮肿稍减,脉浮濡,舌滑白,呛咳音嘶,脘中略和。仍宜分消为稳。八月十四号戊申初二曰。
二帖。
三诊:浮肿已退,脉弦劲,呛咳音嘶,舌滑。宜清肺利湿为妥。八月二十号戊申初八日。
四帖。
史介生评:暑热外受,湿自内起,无形夹有形之邪,阻遏肺气下降之司而为咳嗽,乘入脾脏而为肿胀。治方仿徐之才轻可去实之意,而以苦降肃肺,辛淡渗湿,故能奏效。最后一诊,浮肿已退,而亦以清肺渗湿为治,方法井井有条。
渔庄沈。木克土化胀,两跗皆肿,脉沉弦,便泻不爽,气逆溺少,非轻藐之症。七月初三日。
清煎三帖。
又:浮肿已退,脉虚细,腰痛,胃纳尚和。宜《金匮》肾气丸加减治之。
清煎五帖。
清煎四帖。
又:诸款悉瘥,脉虚细,临晚跗浮酸楚。宜分清为妥。九月二十七日。
清煎四帖。
又:两跗犹肿,脉涩滞,面浮。宜分消,防化胀。十月初三日。
清煎四帖。
史介生评:李中梓曰:肿胀之病,诸经虽有,无不由于脾肺肾者。盖脾主运行,肺主气化,肾主五液。凡五气所化之液,悉属于肾;五液所行之气,悉属于肺;转轮二脏以制水生金者,悉属于脾。故肿胀不外此三经也。然其治法,有内外、上下、虚实,不可不辨也。在外则肿,越婢汤、小青龙汤证也;在内则胀,十枣汤、神祐丸证也;在上则喘,葶苈大枣汤、防己椒目汤、葶苈大黄丸证也;在下则小便闭,沉香琥珀丸、疏凿饮子证也。此皆治实之法。若夫虚者,实脾饮、肾气丸证也。李氏此言,发明尽致,但此证初起,系是情怀少阳,以致清气不转,肝木侮脾,而湿热停滞化胀。第一方宗鸡内金散加减,以运气消积,参用渗湿之品。次则因其利久伤阴,宗肾气汤意以养阴渗湿,补而不滞,利而不伐,洵治虚胀之良方,故此三诊而诸款悉减。然此时肾液未充,心神未安,则宗安神丸以补心而渗湿。四、五两方,皆以牡蛎泽泻散加减,以分消下焦未净之湿热。步伐井然,故多奏效。但三诊方中,有仍遵前法加减之言,而且浮肿已退,则此诊以前,似乎遗失一方,深怀未窥全豹之感。
(《邵兰荪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