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黄文东(1902〜1981),原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学家。心悸的发生,一般由心气虚弱、阴血亏虚、痰浊扰心、瘀血阻滞等因素所致,有虚有实。而心悸伴脉结代者,则以胸阳痹阻、心阳不振、脉络瘀滞为多,虚实兼有,且多因虚致实,如因心气不足,而心阳不振,气虚血滞,因阴血亏虚,而挟痰痹阻胸阳,气滞血瘀等。黄氏认为,脉络瘀阻是导致心动悸、脉结代的关键,故治疗采用温通心阳、益气养心、化痰顺气的同时,更注重活血化瘀、通利血脉,主张用药当以灵动流通为宜,灵动入络,流通去滞,血脉通利,则心阳易复,心悸能除。常用处方:
方中炙甘草、桂枝以补益心气,温通心阳;瓜蒌、旋覆花以宽胸散结,化痰顺气;郁金、降香以理气解郁,降气畅中;当归、赤芍、丹参配茶树根以活血化瘀而除结代之脉。如见阳气亏虚,畏寒肢冷,脉沉而结者,可加熟附子6〜12g,仙灵脾9g;如气虚明显,神疲乏力,气短易汗者,可加黄芪12g,党参9g,以益气固表;如痰湿较重,胸闷苔腻者,可加法半夏9g,陈皮6g,以化痰湿;如患者已出现口干舌红等阴虚之症,同时又见胸闷、舌青苔腻、脉结代,此时不宜滋腻太过,以免气机郁滞,心阳遏阻,稍佐清养阴液之品即可,常用的有麦冬、玉竹。若胸阳痹阻,气机窒塞,胸闷殊甚,或伴胸痛者,可加用薤白9g,合瓜蒌、桂枝,增强其温通心阳,宽胸理气之功。但薤白头有强烈的葱蒜气味,对于平素厌食大蒜的患者,服用易引起泛恶,故可根据具体情况,酌情减量或不用。总之,治疗有胸阳痹阻、气滞血瘀之心悸,应慎用苦寒、厚味滋腻之品。
孔某,男,50岁,职员,1975年2月6日初诊。
2年来心悸时作时休,胸闷善太息,气短,大便干结,舌质淡红,苔薄,脉小弦结代。1972年查心电图示频发早搏。证属气血亏虚,心失所养,以致心阳不振,气血失于调畅,脉络瘀滞。治当补益心气,调养阴血,兼通心阳,理气活血。药用:
二诊(2月20日):7剂药后心悸略减轻,胸闷已瘥,舌苔薄,脉小弦结代。再拟前法,原方去淮小麦,加磁石30g,7剂。
三诊(2月27日):心悸续减,每于上午出现胸闷1次,时间较短。仍守原方,7剂。
四诊(3月13日):心悸胸闷较前减轻,自觉神疲,舌质淡,苔薄白,脉小弦,结代已少见。最近回单位工作已2天。仍守前法,原方7剂。
五诊(4月3日):心悸续见减轻,偶有胸闷,精神渐振,舌苔薄腻,脉弦,偶见结代。再予益气养血,活血通阳。药用:
六诊:(4月17日):诸症基本消失,纳香,诊脉未见结代。再守前法,原方7剂以巩固疗效。
本例由于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导致心阳不振,气机不调,血脉瘀滞,故见心悸气短,胸闷太息,脉来结代等。黄氏用炙甘草汤合甘麦大枣汤,除去生地、阿胶等滋腻药,并佐灵动流通之品,通利血脉,理气行滞。方中以党参、炙甘草补益心气,当归、赤芍、丹参调养心血,桂枝温通心阳为主,淮小麦、大枣养心润燥而安神,佛手、郁金、香橼皮理气开郁而宣痹,用茶树根抗早搏,而治脉结代。“气为血之帅”,依据阴血赖阳气推动之原理,重点在于补心气和通心阳,则脉结代可以消失;合补养心血药以充盈血脉,使阳气有所依附而不致浮越,则心悸亦自止。患者胸闷太息,乃心气不足之象,非属湿阻气滞一类,虚实悬殊,必须加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