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王大增(1924〜),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崩漏辨证重点有三:一曰气虚,一曰血热,一曰血瘀。气虚。崩漏为血证,血关乎气,气为血帅,气虚不摄,气虚下陷而为崩漏,因之治疗崩漏,毋忘治气。
诊气虚,重在望面色、看舌质、视经血。气虚者面色常呈虚浮黄白无华,舌质淡胖有齿痕,经血色淡质薄,更重要的是了解患者对经血之约束能力如何,例如经血之来虽猛,其止亦速,其气未虚,如经来不止,崩漏交替,其人中气必虚。
治气虚有益气摄血和益气升提二法。益气重用参、芪、术,尤其是黄芪要重用,可用15〜30g、甚或60g,或加升麻以益气升提,特别对有腰酸、小腹坠胀感者适用。出血总属血下溢,升麻升提且兼清热。如有肛门坠胀感者则可同时加用木香,调畅气机以除后重。气虚兼阳不足者,炮姜甚佳,而对久漏不止者则需同时配以白芍,以其酸寒制约炮姜辛热之性。
血热
血得温则行,得热则妄行,因之治疗崩漏毋忘治热。
诊血热,重在视经色,色鲜红或深红者为血中有热,再看舌质,舌红起刺属有热。
治血热有清热凉血、养阴清热二法。清热用芩、连、知、柏等。黄芩为常用药,用量为9g。黄连清心火,苦寒坚阴,但用量不宜过大,一般用3g。养阴兼凉血常用药物有生地、旱莲草、阿胶等。生地可用30〜60g,或生熟地同用。
血瘀
崩漏血证,血易成瘀,瘀血不去,新血不得归经。不全流产、子宫内膜息肉、功血、炎症等引起的崩漏,要考虑瘀血为病。
诊血瘀,以有无小腹胀痛为主要依据,其次看经血,质浓色深有块,或有肉样组织为有瘀,不要以舌有瘀点而定。经漏日久不止,亦要想到血瘀,有时用通法而血止。
治血瘀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常用化瘀祛瘀药物有失笑散、花蕊石、血竭、桃仁、红花、益母草等。花蕊石15〜30g,血竭3g,研末冲服。此外,震灵丹有祛瘀固经作用,参三七、丹参等有祛瘀兼补益作用。经血内有肉样组织即内膜成片脱落者,可在经前10日开始服下方:失笑散30g,参三七6g,肉桂粉6g,共研末和匀,每日服4.5g至经转。此方有化瘀之功用。
上述治气虚、治血热、治血瘀方药,根据出血量,可1日服2帖,分4次服。
此外,初病属实者多,以凉血祛瘀为主,佐以益气。久病属虚者多,以益气为主,佐以凉血祛瘀。
出血日久常出现气阴两虚、阳衰之证。病人面色㿠白,浮肿,脉数大无力或细数,舌淡胖,心悸等,宜用参附龙牡回阳固气潜降,加黄芪、炮姜以益气扶阳,温经止血。
崩漏主要见之于无排卵型功血。治疗关键在于促排卵。常用补肾法、温通法,亦可用泻肝法,总以辨证为要。温肾除用仙灵脾、五子衍宗丸之类外,可加肉桂、紫石英以暖宫,增加生发之机。温通用桃红四物汤加益母草15g,月月红3g。
例1王某,15岁。
1年来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量多无块,面浮,头晕,无力,便溏。舌淡质胖,脉数。证属脾虚不统。治以益气健脾,升提固经。
平时服黄芪片、归脾丸。
经3个周期治疗后,月经周期转准,经期缩短,为5〜6天,经量较前减少一半。
例2王某,31岁。
3年前分娩后开始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色鲜红,有块,经前乳胀,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细。辨证为肝旺血热。拟下方经来时服:
平时服固经丸。
经4个周期治疗后,月经周期延长至27〜28天,经量减少一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