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马志(1911〜1992),原长春中医学院教授。崩漏的病机与心包络、命门、冲任、肝肾等的关系较密切。如《素问·痿论》说:“悲哀太甚则胞络绝,胞络绝则阳气内动,发则心下崩,数溲血也。”《难经·三十九难》说:“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又如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肾开窍于二阴等等。在这些脏腑之中,“胞络”和“命门”与崩漏关系尤为密切。包络是心的外卫,代心表达喜乐;命门附着于肾,连系女子胞宫,关系着经带胎产。当人的情志一旦悲哀太甚,不得愉悦抒发,则包络阳气抑郁内动,久之,则包络之阳循任督二脉下移命门,携同命门之火,促使相火妄动,波及胞宫,导致崩中漏下。
对崩漏病机,一般来说,患者先有将息失宜,起居失节,或悲哀太甚,抑郁不伸,引动包络阳气内动,阳动则耗损心营肾水,以致心肾阴虚,不能镇守包络命门之火,导致肝、胆、三焦、包络之相火妄动,造成机体内发生“风动、木摇、火燃、水沸”之势,风火相煽,疏泄于下,热迫血海,损伤阴络,乃为崩漏。如果把崩漏的病机概括为一句话,那就是“阴虚阳搏谓之崩”。因此选用酸苦凉涩和炭药来治疗。
常用药物,主要有酸味收敛的白芍、乌梅;苦味寒凉的黄芩、黄柏、生地、椿皮、地榆;疏风升发的荆芥穗;固涩的赤石脂、破故纸、白果等。生地、地榆、椿皮、乌梅、芥穗等味炒炭存性,以加强吸着止血作用。以上述诸药组成酸苦涌泄为阴、止涩固脱的方剂。
从崩漏的发生发展和形成过程来看,大体有前后两个阶段:在将息失宜,悲哀抑郁,包络阳气内动,还没有达到引起流血的时候,是崩漏病的前期阶段;发展到热迫血海,疏泄于下,封藏不固,出现崩漏的时候,是崩漏病的后期阶段。这两个阶段中,后一个阶段的相火妄动,疏泄于下,心肾阴亏,封藏不足,是崩漏病的主要矛盾。在主要矛盾里面,相火妄动,疏泄于下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心肾阴亏,封藏失职,是矛盾的非主要方面。
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用荆芥穗顺肝之性,升发下疏的肝阳之气,用白芍、乌梅、椿皮、白果、赤石脂、地榆等酸苦凉涩逆肝之性,清泄肝火收敛肝阳。针对矛盾主要方面的相火偏盛,疏泄太过,所以采取少用升发,重用涩敛,着重解决矛盾的主要方面。这些药物同属于酸苦涌泄为阴之类,不仅能清泄肝火,涩敛肝阳,同时利用酸苦涌泄为阴的功用,对滋阴补肾凉血,解决非主要矛盾的女贞子、山药、侧柏叶、生地等还能起到加强补阴的作用。
若病人上焦有气虚倾向者,可于上方中酌加黄芪;若下焦有阳虚倾向者,可酌加鹿胶、炮姜。
对“塞流”、“澄源”、“复旧”治崩三法,应当同时并用,不应分而用之,特别是初、中期两法绝不能分用。用塞流止血以治其标,澄源清热以治其本,必须标本兼施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在补血以还其旧的时候,要因证选药,慎用温药,以免引动肝火。
崩漏出血过多而兼有腹痛者,是否可以塞流?据临证体会,崩漏出血多腹痛,常常是以养血而止痛,故不必拘泥腹痛是“瘀血未尽”之说。
郭某,38岁,保管员。1973年4月19日初诊。
自述半年来经水不调,周期不定,每次行经带十余天,血色红或深红,量多夹有较大血块,腰痛,小腹痛,下血块后腹痛稍减,手足心烦热,纳呆体倦。经西医妇科诊断为功能性子宫出血。本月8日经净,17日又开始流血,至今不断。心悸气短,夜寐多梦,口干不喜饮,二便正常。舌质淡红,苔黄白薄腻略干,脉沉取弦细有力。证属肝郁化热,疏泄于下,肾阴不足,封藏失职。拟用清肝补肾,凉血固涩法。以二至丸、四生丸、惜红煎等方加减。
以当归、白芍、生地养血清肝;首乌、女贞子、旱莲草滋阴补肾;赤石脂、补骨脂、乌梅炭固涩下元;荆芥炭、地榆炭、侧柏炭祛风凉血。
二诊:服药3剂后,血量大减,仅有少许粉红色分泌物,余症同前。投原方减补骨脂3剂,因补骨脂虽有固涩作用,但嫌其性稍温故去之。
三诊:服药后血已干净,腰腹痛已消失,纳增神爽。但有时仍多梦,白带较多。舌质红,苔薄白微黄,脉沉弦滑,较前有力。
处方:
风平血止,故减升发之荆芥炭,加入茵陈、盐黄柏以加强清热坚阴,以夏枯草解郁,柏子仁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