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杨少山(1923〜),杭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怪病,疑难杂症之谓也。怪病多与痰相关,故中医有“顽痰怪症”之说。本文所列三案,虽无外见之痰症,但杨老先生抓住胸闷、肢重、肢麻、苔腻、脉滑等,来确定疾病的辨证,此为临床辨证之关键。
祛痰是治疗疑难病症的重要原则之一,合理选用化痰药,又是取得疗效的关键。用痫症镇心丸,乃取其祛痰开窍、清心安神之功。方中胆星、牛黄清化痰热;远志、石菖蒲祛痰开窍,以苏醒神志;犀角、黄连、枣仁、麦冬、茯苓清心安神,以定心神;更配合朱砂清肝熄风,以止抽搐。诸药配合,以治痰热蒙蔽心窍引起的癫痫、神志不宁、四肢抽搐等症。通过汤药配伍,不仅扩大其适应范围,而且更能增强化痰宁心的效果。
脑萎缩
范某,男,38岁,干部,门诊号2026。
于1977年9月撞伤头部,1年后因走路不稳、精神淡漠、记忆力下降、讲话语无伦次而病休5年。在上海多家医院住院检查:脑电图中度异常,电子计算机扫描为先天性脑发育不全,并脑室穿通畸形。诊断:脑萎缩。经治3年,症状未见改善。1982年12月27日初诊:头昏胀痛,胸闷,表情呆钝,神思迷惘,腰酸,有时小便不能自制,脉弦滑,舌质红,苔薄腻。证属肝肾不足,痰热上蒙。先拟清热化痰、养阴平肝:
另配痫症镇心丹10颗,每日1颗化服。
10剂后,精神渐振,头昏减轻,但出现手抖,前方加僵蚕9g、小麦30g,连服30剂余,小便已能控制,手抖亦除,两目有神,语词清楚正常,上班能胜任文书工作,复査脑电图正常。续以杞菊地黄丸加痫症镇心丹巩固。
停药2年,于1984年12月5日来诊。2日前出现左手抽搐,伴口干、寐差,脉弦滑,苔薄腻,舌质红。此因阴虚阳亢,痰热内蕴。拟平肝潜阳、化痰清热:
另配痫症镇心丹7颗,每日1颗化服。
上方服完4剂,抽搐停止,口干不寐好转,脉弦滑,舌质红,苔薄。前方去夜交藤,加杞子12g,7剂善后。
脑萎缩属中医癫证范畴。患者多见头昏胀痛、腰酸、小便失禁等肾虚不足之症。肾藏精,生髓,通脑。肾精不足,则脑力衰退;阴虚火炽,炼液成痰,痰浊上蒙,则出现表情呆滞,神思迷惘。本病阴虚是本,痰浊是标,神志不清不可以固本,先宜治痰入手,俟痰浊渐化,病势渐衰,再增入养阴、滋补肝肾药。治后脑电图恢复正常。
强迫性神经症
李某,男,40岁,工程师。
心悸、失眠、胸闷、腹胀、焦虑多疑、坐立不安已4年。北京精神病研究所诊为“强迫性神经症”。多方治疗不见效果,专程从北京来杭求诊。1984年9月22日初诊:心悸,胸闷不舒,多思善感,坐卧不宁,记忆力衰退,脉弦滑,舌质红,苔薄腻黄。证属痰火扰心。拟清热化痰,安神宁心。
另配痫症镇心丹7颗,每日1颗化服。
7剂后,心悸减轻,睡眠好转,记忆力恢复,胸闷如前。上方加瓜蒌皮9g,再7剂,胸闷已舒,心烦不宁已除,头昏乏力,脉弦细,舌红苔薄。前方加太子参12g、龙骨12g。又14剂后,心烦、心悸消失。宗上方巩固治疗2个月,回京工作。
强迫性神经症属中医惊悸、怔忡范畴。多思善感、心悸,乃痰热上扰、心神不宁之故。治用清热化痰,痰热清而病去神安。
手足搐搦症
钱某,女,57岁,退休工人。
手足搐搦反复发作半月,每天发作半小时至1小时。发作时,肘、腕及掌关节屈曲,手指关节伸直,大拇指内收,两足趾屈曲,手足发麻,疼痛。发作后神经科检査:神清,颅神经(-),眼底视盘模糊,肌力Ⅰ级,无病理反射。12年前曾有类似发作,手足抽搐持续3个月,西医拟诊为手足搐搦症,因患者惧怕抽血,没有深入检查,经用化痰法治愈。本次发病,手足抽搐,头昏头胀,口苦,大便干结。脉弦滑,舌质红,苔薄腻。证属痰热闭阻筋脉。拟清热化痰,佐以平肝熄风。
另配痫症镇心丸7颗,每日1颗化服。
7剂后,抽搐减轻,每天发作5〜10分钟,头昏心慌转好。宗前方7剂,5天未抽搐,大便干结,脉弦滑,舌质红,苔薄腻黄。前方加全瓜蒌12g、火麻仁9g,7剂而愈。
更年期女性,肝肾不足,脾胃虚弱,水谷之湿聚而为痰。肝失条达,阳升风动,积痰乘势上逆,壅闭筋脉,故出现抽搐。风痰聚散无常,聚时病发,散时如常。治疗用温胆汤加平肝疏络之品,配痫症镇心丸,清火化痰,熄风宁络,疗效尚佳。
(周希广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