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氏病的治疗体会

名医简介

沈凤阁(1925〜),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

白塞氏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细小血管炎症为病理基础的慢性进行性、复发性、多系统损害的疾病,病位以眼、口、生殖器、皮肤、关节及心脏、血管、消化道及神经系统为主,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缠绵反复,难于痊愈。沈凤阁教授潜心医道40余载,诊疗经验丰富,用药颇有独到之处。兹将其治疗本病经验介绍如下。

大法清利,解毒活血

沈氏在长期诊疗实践中发现本病患者多体丰形胖、舌苔厚黄而腻,并伴有一系列湿热毒盛之象,所以认为证系湿热侵袭,郁久化火成毒所致。热毒上泛口眼,则口腔、眼部溃烂;湿毒下渗阴部,则生殖器发溃疡;湿热毒盛充斥于外,则浸渍肌肤关节,从而出现皮肤溃烂与关节肿痛;湿热酿毒内犯脏腑,则出现相应脏腑损伤、功能失调证候。又由于湿性粘滞,热性升动,湿与热合,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兼杂,留着难去,因而病程冗长,反复发作,难以根除。本病数年甚则十余年不愈。久病入络,湿热毒邪阻塞经络,气血运行失畅,故见舌质紫黯或夹杂瘀点、瘀斑、皮损紫滞不红活、脉象弦涩不畅等一派瘀阻征象。综合分析可知,湿热毒瘀实为本病病机要点,故其治疗应以清热利湿、解毒活血为大法。沈氏摸索出协定处方,证之临床每收良效。该方名白塞减消汤,药用:

黄连4g、生甘草8g、黄芩10g、生孩仁15g、飞滑石10g、滁菊花12g、芦根30g、赤芍药9g、生地黄10g、红花6g、细木通4g、土茯苓15g、炒黄柏10g。

方取生地黄、生甘草、滁菊花清热解毒;土茯苓、黄连、黄芩、炒黄柏燥湿解毒;滑石、薏仁、木通渗湿泄浊,配芦根既能清利湿热,又可避免伤阴之弊;赤芍、红花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诸药合用,清利湿热而不伤阴,渗湿解毒又不伤正,共奏解毒活血、清热利湿之效,使热毒清,湿浊泄,瘀滞除,经络通,诸症悉除。

据证变通,恰当加减

沈氏在诊疗中体会到,协定处方固然符合病机中心环节,但由于患者体质差异颇大,病程新久不同,因此,在具体应用时,尚须根据病情恰当配伍,灵活化裁,务使药证切合,短期奏效,乃至痊愈。

1.依据病机侧重点加减湿热壅阻者加车前子15g,泽泻12g;热毒亢炽高热不退者加连翘9〜12g,金银花10〜12g,生石膏15〜30g;经络瘀甚者加牛膝12〜15g;伴气阴两伤者,去木通、黄连,加太子参10g,川石斛10〜15g;伴气血亏虚者加白芍12〜15g,潞党参10〜12g。

2.依据主症加减低热加青蒿9〜12g,清豆卷10〜15g,秦艽9〜12g;关节肿痛者加威灵仙、海桐皮各10〜15g;咽喉肿痛者加桑叶9〜12g;食欲不振者加神曲9〜12g,白术10〜15g;呕吐恶心者加姜半夏、竹茹各9〜15g;上腹饱胀,嗳气明显者加陈皮6〜9g,炒谷麦芽各9〜15g。

3.依据病位偏重加减临床以舌体、扁桃体等口腔损害为主者,加淡竹叶10〜30g,升麻6〜12g,桑叶9〜12g;以角膜炎、角膜溃疡、疱疹性结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脉络膜炎等眼部损害为主者,加谷精草12〜15g,晚蚕砂9〜12g,以龟头、阴道、阴唇等生殖器损害明显者,加炒苍术8g,败酱草15〜20g,防己9〜12g。

此外,对于长期使用激素而难以撤除者,应在加强中药治疗的同时,逐渐减轻激素剂量,注意不可减得过快,以防发生反跳。由于长期使用激素,不少患者出现浮肿、肥胖、纳差等症,可酌情加入消毒利湿之品,如大腹皮、防己、神曲等,同时配伍丹参、桃仁等活血化瘀之品,以期尽快控制病情,减少或防止复发。

内外并举,综合调整

本病症情反复,病位广泛,难以骤愈,故除内服外,尚须根据病情需要,内服外用并举。沈氏对于眼部损害明显者,常用菊花20g煎汤熏洗;口腔破溃者,用薄荷9〜12g煎汤频频漱口;阴部溃疡疼痛瘙痒者,用苦参、黄柏、地肤子各9〜15g煎汤,先熏后洗。药物治疗固不可少,合理调摄更不可忽视。沈氏于临床上强调:一要注意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特别是对于急性期症状明显者,更应注意。二是要注意调节饮食,总的原则是进食清淡多汁且易于消化之物,禁食油腻肥甘厚脂之物。因为本病湿热偏盛,甘腻碍脾助湿,恋邪不解,对治疗极为不利。当后期病症趋愈,但须知余邪尚未尽除,休息与饮食的合理调摄更显得重要。此外,为彻底根除,在症状体征消失后,再服药10〜15剂以资巩固。

张某,女,46岁,干部。1988年3月5日初诊。自诉从1981年起患腹股沟淋巴结核,经服中药告愈。之后不久,又患白塞氏病,时常发口腔破溃、前阴溃疡,发低热。去年11月发现右眼视力下降,西医诊断为中心性视网膜炎。现症见咽喉肿痛,舌体有溃破点,疼痛,发热倦怠,腹胀不适,大便尚调,月经先期,量少色红,舌质偏红,苔薄黄微腻,脉沉细略数。检查:体温38.2℃,咽部充血发红,扁桃体双侧均Ⅰ度肿大,口腔颊部及舌上有小溃烂点如米粒大。辨证为湿热蕴毒,阴液亏虚,治拟清热利湿解毒、益气滋养阴液。用协定处方白塞减消汤化裁:细生地12g、生甘草8g、黄连4g、黄芩10g、法半夏10g、干姜2g、太子参10g、生孩仁15g、飞滑石(包)10g、滁菊花12g、桑叶10g、芦根20g。水煎服,守方化裁,稍作加减,共用14剂。

3月19日三诊:咽喉疼痛及口腔破溃已瘥,白带减少,但前阴轻度溃疡稍痛,右眼视力下降,巩膜发红,舌质转淡,边缘齿痕较深,苔薄黄微腻,脉象沉细。仍仿上方去苡仁、滑石、干姜、芦根,加炒赤白芍各10g,红花6g,黄柏12g,谷精草10g。14剂。

4月2日五诊:晚间低热减轻,右眼视力正常,但左眼视物模糊。近感小便有热烫感,舌质略淡,苔薄黄微腻,脉濡数。湿热未清,仍宜清化,上方去桑叶、茯苓、青蒿、太子参,加细木通4g、淡竹叶10g、芦根30g。7剂。

4月9日六诊:低热消失,口腔破溃已愈,小便热烫感蠲除,视力已趋正常,惟乏力、纳差、腹胀不适,舌淡苔薄白,脉象沉弱。正气亏虚,湿热余邪未尽,治以益气养阴、健脾利湿。

处方:

太子参10g、生甘草5g、法半夏10g、黄连3g、细生地12g、谷精草12g、茯苓12g、白术9g、陈皮9g、炒苡仁9g。

守方连进10剂后,诸症悉除,已正常上班。

本例患者以眼、口腔病损为主,阴部损害较轻。其低热之因固然与湿热壅阻有关,但与气阴耗伤亦不无关联,所以,组方时自始至终以黄芩、生甘草、生地、菊花、谷精草、黄连为主,兼用太子参益气养阴。在上述基本方的基础上,低热加青蒿清退虚热,小便热烫加滑石、木通、淡竹叶淡渗利湿,清泄火腑,舌边齿痕有紫斑配赤芍活血化瘀。鉴于患者有纳差、乏力、腹部不适、欲作呕恶等症状,提示中焦脾胃亏虚,故在苦寒清热利湿的同时,配用了半夏、陈皮、干姜、薏苡仁、茯苓等健脾和胃之品,意在复中焦运化之职,又防苦寒败胃伤阳之弊。总之,治疗用药立足缓图,随证变通,药证相符,故收满意疗效。

(吴成 整理)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奇症卷》
2
本条ID:15005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