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发疹性热病。四季都可发病,以春冬两季为最多。传染性不大,感染后可能获得永久性免疫。6~18个月的小儿患病最多,绝大多数预后良好。本病的特征是发病3~4日,热退后周身出现红疹,并很快消退,无色素沉着,也不脱屑。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原体是一种病毒,但尚未能分离出来。
本病潜伏期约10日,起病急骤,无前驱症状,发热39℃~40℃以上,持续3~4日,体温虽高,但患儿情緖妤,与一般高热病儿不同,这是本病特征之一。同时伴有咽炎,发热时食欲较差,有时腹泻,颈周围淋巴结肿大,尤以枕骨下和颈后淋巴结为明显,无压痛。重症病例高热时可见惊厥。皮疹在热退后出现,为不规则小型的玫瑰斑点或斑丘疹,最初出现于颈部与躯干,很快波及全身,腰臀部最多,口腔粘膜一般无异状。实验室检査白细胞总数减低,淋巴细胞增加到70%~90%。本病在皮疹未出现之前,诊断较为困难,如果婴幼儿高热2~3天,精神良好,无阳性体征,可考虑本病。
本病以对症治疗为主,应多喝水、多休息。
幼儿急疹古称“奶麻”,又称“假麻”,多发于周岁以内的婴儿。其病因是由于外感风热时邪,郁于肌肤,与气血搏结所致。早期治宜疏风解表,出疹期宜清热凉血。(李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