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以曈孔缩小虹膜与晶状体发生不同程度粘连的一种眼病。虹膜、睫状体位于葡萄膜前段,其血供、神经支配,同属一源,在解剖学上二者又相互连接,故一旦发炎,互为受累。根据病程,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前者症状显著。发病时,由于虹膜睫状体炎症充血、水肿,刺激三叉神经末梢,故有眼球疼痛明显,并有引及前额、颞部,夜间较甚,并可引起反射性的怕光流泪。由于炎症渗出,屈光间质透明度下降,引起视力中等程度下降,若不及时治疗,常可导致失明。
西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有;(1)外源性。如眼球穿孔伤,细菌、病毒、化学毒素伴随异物进入眼内。也可因眼球饨性挫伤而引起的炎症反应。(2)内源性。体内病灶感染,如弓浆体、钩端螺旋体、麻风、结核,或邻近器官的炎症性扁桃体炎、副鼻窦炎、龋齿等,也有胶原性疾病、晶体皮质过敏等原因,也可眼球自身组织炎症蔓延所致。近人也有认为与免疫有关。
本病诊断依据是瞳孔缩小,虹膜与晶体发生粘连,在外眼部可见睫状充血或混合充血,睫状体部位有明显的压痛;视力下降,近代借助裂隙灯检查,更易发见。由于炎症反应,虹膜水肿,纹理不清,角膜后有沉淀物,呈灰白色,大小不一,有羊脂状或尘埃状,严重可见前房积脓或积血;房水混浊,有絮状或颗粒状,有时房水沉淀物堆积于瞳孔区,呈膜状将细小瞳孔掩没。如果用药物扩瞳,每见晶体前囊膜有虹膜色素粘附。眼压一般正常或偏低,如果晶体与虹膜完全粘连,房水排出障碍,对眼压增高。
西医对本病采用局部与全身治疗,局部采用扩瞳及激素类眼药水治疗,全身治疗也以激素类为主。此外,寻找病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本病中医属瞳神紧小症。若慢性或陈旧性属于瞳神干缺症范畴。中医认为肝经风热或肝胆火邪,循经上犯于目,或因外感风湿,郁而化热,以致邪热灼伤黄仁,约束无权,瞳神紧小,煎熬神水,痰浊聚生,神膏失养,目始不明。也由劳伤肝贤,或病久伤阴,阴虚火旺,瞳神失于濡养。(邹菊生)
1.石决活血汤
来源:
湖北省随州市第一医院肖人福。
功能:
活血化瘀,平肝滋阴。
主治:
葡萄膜炎。
组成:
当归15克、赤芍12克、川芎10克、桃仁泥6克、红花8克、丹参20克、生石决(先煎)30克、龟板15克、龙衣3克、景天三七100克,炙甘草10克,水煎服。
加减:
有风湿体征者加防风、桂枝、桑寄生。局部滴扩瞳剂。
疗效:
应用8例11眼,经过10~50天、平均21天的治疗,皆获明显好转,炎症全部消退,玻璃体混浊多有吸收,眼底明显可见,渗出等亦吸收。除1例1眼因视神经萎缩,视力汉有提高外,其余皆有提高。
按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2.和营化痰汤
来源:
上海中医学院眼科教研室邹菊生。
功能:
和营泻火,化痰养阴。
主治:
急性虹膜睫状体炎和全葡萄膜炎。
组成:
当归12克、玄参12克、生地15克、银花12克:蒲公英30克、甘草6克、姜半夏12克、陈皮6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生石膏(先煎)30克、陈皮15克,水煎服。药渣熏眼。
加减:
热重者加龙胆草9克,关节痠痛加海风藤30克;房水混浊较甚加炒苦参9克、金樱子9克.
疗效:
应用22眼,痊愈12眼(54.6%),好转7眼(31.8%),无效3眼(13.6%),总有效率86.4%。
3.双防双黄汤
来源:
北京中医学院祁宝玉。
功能:
疏散风邪,清热解毒。
主治:
渗出性色素膜炎。
组成:
防风6克、防己6克、盐知母6克、盐黄柏6克、羌活6克、甘草6克、丹皮6克、黄连末(冲服)3克、白芷10克、生地10克、蔓荆子10克、生石膏(先煎)30克、生薏仁12克,水煎服。
加减:
色素膜炎症状明显,渗出较多,眼底有大量色素,可加凉血活血之品如丹皮、赤芍、红花等;清热利湿药如萆薢、茯苓等;慢性期,可加桑寄生、太子参,去黄柏;接近痊愈,可加补气滋阴软坚之品,如玄参、川石斛、生黄芪、浙贝粉、花粉等。
疗效:
治疗30例,全部有效。
按语:
本方在治疗中,未见停用激素或减量激素而产生激素性反跳,且均能顺利地抽去激素而告愈。有些曾以免疫抑制剂也不能控制的病例,应用本方亦愈。用本方所治之病,难度较高,祁氏重用散风以泄热,佐以苦寒解毒,结合转机加减,妙也。本方名由编者所拟。
4.清肝解毒汤
来源:
四川省成都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邓亚平。
功能:
清肝泻火,解毒明目。
主治:
色素膜炎。
组成:
银花12克、连翘9克、蒲公英30克、龙胆草9克、山栀12克、黄芩12克,水煎服。
加减:
湿热重加砂仁、薏仁、杏仁、滑石,车前子、萆薢、木通、滑石、茯苓等,血瘀加当归、川芎、生地、丹参、红花、生三七、郁金、牛膝等,虚证应用驻景丸加减。
疗效:
治疗102例,多属重证,合激素治疗。治愈(视力恢复1.0以上,眼部体征消失)36例,占35.29%,好转(视力增加3行以上,眼部体征基本消失)38例,占37.25%。总有效率72.54%。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