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中风秘方

缺血性中风一般是指脑血栓形成或脑栓塞的基础上导致脑梗塞、脑动脉堵塞而引起的偏瘫和意识障碍。脑血栓形成多在50岁以后起病,男性较多,常于休息、静止或睡眠时发生症状,发病情况较脑出血缓慢。常有先兆症状,如头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在血压低时更易发生。少数病人可有浅、中度昏迷,约在24小时左右逐渐清醒,脑脊液检查正常。临床表现因病变血管部位不同而异,脑血栓形成多在起病后几天内病情可趋稳定,2~3周后由于水肿消退和侧枝循环建立而症证逐渐减轻。脑栓塞患者常有心脏病、骨折、肿瘤以及某些临床操作的影响,如静脉注射、人工气胸、气腹、脑动脉造影等,突然发生神经症状时,即须考虑有脑栓塞可能,脑栓塞起病急骤,可有短暂的意识障碍,常发生于大脑中小动脉,可出现偏瘫、失语或有局限性癫痫。脑栓塞的栓子可能被血流推向动脉的远端,或被冲碎而分散进入更小的动脉,故症状和体征可于短期内有明显好转。

脑血栓形成的病因,主要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常因心力衰竭、心肌梗塞、心律失常、休克、晕厥、失水、产后出血、疲劳和睡眠等,引起血压降低,血流缓慢,血粘度增加或血液凝固性异常增高而产生血栓形成。引起脑血栓形成的其他原因有脑部各种感染性疾病、钩端螺旋体病、头部外伤和红细胞增多症等。脑栓塞的病因为原来有心脏病的患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慢性心房纤维性颤动、心肌梗塞而产生的壁血栓、细菌性心内膜炎的赘生物均可脱落而成栓子。肺部或盆腔感染、下肢的静脉血栓形成和某些寄生虫病也可引起脑栓塞。其他尚见于胸科手术、气胸、气腹或减压病的气栓塞、长骨或脂肪组织损伤的脂肪栓塞和肺癌等癌细胞的栓塞。

脑血栓形成的主要诊断依据为动脉硬化、高血压的老年病人,在1~2天内逐渐出现偏瘫和意识障碍者。脑栓塞的主要诊断依据为有患心脏病、肺部感染、骨折等病史而突然复生偏瘫和意识障碍者。近年来对缺血性中风的诊断可依靠CT检查。在病理上脑血栓形成后病变血管所供应的脑组织即发生梗塞、局部水肿、周围组织充血,经数小时至数日后,病变区发生肿胀、缺血性坏死和软化,有时也可为出血性梗塞,坏死组织逐渐液化而形成囊腔,最后可遗留黄色萎缩疤痕。脑栓塞的病理变化与脑血栓形成大致相同。

现代医学对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可用低分子右旋醣酐静脉滴注,以稀释血液,减少血粘度和血细胞积聚,增加血流速度,有利于微循环以及应用血管扩张药物和抗凝疗法。

本病在中医学中归属“中风”范畴。本病一般比出血性中风为轻,故出现中风之中经络者较多,中脏腑者较少,脱证者更为少见。(夏翔)

1.通脉舒络方

来源:
陕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张学文等。
功能:
益气活血通络。
主治:
脑血栓形成。
组成:
(1)黄芪、丹参、川芎、赤芍,制成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250毫升。10天为1疗程。间隔4天,再行第2疗程。(2)黄芪30克、川芎10克、地龙15克、川牛膝15克、丹参30克、桂枝6克、山楂30克,水煎服。
加减:
意识语言障碍明显,如属气郁或痰湿内阻者(1)方加用由郁金、菖蒲、丹参,制成注射液4毫升,肌肉注射,每日2次;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者去桂枝,加胆南星10克、郁金10克;头痛甚者去桂枝,加僵蚕10克、菊花15克;眩晕明显,若体胖湿盛者去桂枝,黄芪减量,加白术10克,泽泻10克、茯苓15克;若肝阳偏亢者去桂枝、川芎、黄芪,加珍珠母30克、茺蔚子10克;纳呆脘闷、舌苔白腻,湿浊明显者去桂枝,加白术10克、茯苓10克、苡仁20克或藿香10克、佩兰10克;呕吐者加竹茹10克、姜半夏10克;抽搐者去桂枝,加僵蚕10克、钩藤10克;便秘、口臭者加大黄12克(后下)。
疗效:
治疗110例,治愈(上、下肢肌力达Ⅱ~Ⅴ级,症状基本消失,能独立行动,生活基本自理)52例,占47.3%;显效(肌力在原基础上增加Ⅱ级以上,症状与体征显著好转,可扶拐下床走)36例,占32.7%;好转(肌力在原基础上增加Ⅰ~Ⅱ级,症状与体征有进步)20例,占18.2%;无效(症状、肌力均无明显改善或症状改善而肌力进步不显著)2例,占1.8%。总有效率为98.2%
按语:
方中黄芪为补气要药,有健脾益气,补气通阳的功效。据现代药理研究,其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之作用,并有显著的强心、保肝功效。配诸活血行气之品,行气活血之力更速。(夏翔)

2.桃红通脉方

来源:
北京第二医学院附属宣武医院何筱仙等。
功能:
活血通脉。
主治:
脑血栓形成恢复期及后遗症期。
组成:
桃仁5克、红花5克、当归10克、川芎5克、穿山甲5克、桂枝5克、生黄芪15克、丹参15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地龙5克、郁金5克、菖蒲5克,制成冲剂(为1袋量)。每日2次,每次1/4袋。严重者或久病后每日服1袋,分2~3次冲服。
疗效:
治疗46例,基本恢复(瘫痪肢体肌力、智力、言语、吞咽功能恢复正常,各种症状消失,能自理生活)29例,占63.1%;显效(肌力增加Ⅱ级以上,能独立行走。在他人协助下可自理生活,智力明显改善)14例,占30.4%;好转(肌力增加Ⅰ级以上,言语功能有改善,其他症状有进步)3例,占6.5%。伴有高血压者23例,治疗后半数以上血压有所下降。
按语:
本方在诸活血化瘀药中再加黄芪以益气行血,桂枝以通阳活血,郁金以理气活血,穿山甲、地龙以攻窜逐瘀,菖蒲以开窍化痰、通脉。配伍颇为严谨,疗效也较为理想。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夏翔)

3.抗栓方

来源:
江苏省邳县中医院王益全。
功能:
(1)方功能破瘀散结,活血通络,益气补元;主治脑血栓形成急性期。(2)方功能养血活血,强筋健骨,益气健脾;
主治:
脑血栓恢复期。

组成:(1)炮山甲12克、地鳖虫12克、水蛭6克(研冲)、地龙12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丹参50克、王不留行12克、路路通12克、生黄芪50克。

(2)葛根30克、丹参3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鸡血藤30克、杜仲12克、续断12克、巴戟天12克、桑寄生15克、生黄芪20克、白芍20克。

以上两方均为加水500毫升,煎成200毫升,日服3次。

疗效:
治疗98例,治愈(偏瘫、失语等症基本消失,能独立行走和从事一般活动)70例,占71.4%;好转(偏瘫、失语等症不完全消失,可扶杖行走,意识障碍消失,但遗有偏瘫,生活不能自理)27例,占27.6%;无效1例,占1%。
按语:
(1)方集炮山甲、地鳖虫、水蛭、地龙、丹参、三棱、莪术等破瘀散结、活血通络之品,意在抗凝,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以使瘀阻(血栓)清除,血流通畅;辅王不留行、路路通疏通经络,引诸药直达病所;佐黄芪益气行血,加速血行,寓“气行则血行”之意。本病迁延日久,肢体长期废用,肌肉萎缩,筋骨松弛,则表现一派肝肾不足,气血亏损之象。(2)方中葛根、丹参、当归、川芎、鸡血藤养血活血为主,杜仲、续断、巴戟天、桑寄生补益肝肾,强筋健骨为辅,黄芪、白术益气健脾行血,以清除血栓,使萎软之肌肉、筋骨康复。(夏翔)

4.红龙根方

来源:
黑龙江省肇源县人民医院姚尊华。
功能:
活血化瘀,熄风通络。
主治:
脑血栓形成。
组成:
红花15~25克、地龙25~40克、葛根30~50克,水煎,每日(或隔日)1剂,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10天为1疗程,间隔3~5天再继续服用。
加减:
头痛眩晕者(血压偏高者)加石决明40克、夏枯草30克;头昏眼花者(血压偏低者)加红参5克、菟丝子25克;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10克、全蝎2克;语言蹇涩者加山羊角50克、胆星5克;气血不足者加黄芪50~100克、当归20~40克:肢体麻木者加鸡血藤15~25克、钩藤15~25克;手足拘急者加桂枝15克、牛膝25克;手足浮肿者加益母草50克、海桐皮25克;阴虚内热者加玄参40克、生地30克;血脂偏高者加何首乌乌15~25克、山楂50~100克。
疗效:
治疗86例,临床治愈(肢体瘫痪完全恢复,语言流利如常,口眼歪斜纠正,能恢复工作)44例,占51.5%;显效(肢体瘫痪显著改善,患侧肌力增加Ⅰ~Ⅱ级,虽能独自行走,但步态尚有轻度蹒跚)26例,占30.3%;好转(肢体瘫痪明显好转,肌力增加Ⅰ级以上,需人扶持才能行走)10例,占11.7%;无效(服本方10剂以上,临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6例,占6.9%。总有效率为93.02%。治愈时间为20~80天,平均54天。
按语:
姚氏认为脑血栓形成而致脑动脉血流障碍。故首选活血化瘀之红花,再佐以熄风通络之地龙,更重用扩张血管之葛根。红花主要成分含有红花素,有兴奋血管以改善微循环、减低血液的粘稠度和抗凝作用;地龙主要成分含蚯蚓碱、蚯蚓素等,有清热解痉、扩张血管、通利经络作用;葛根主要成分含黄酮甙,能扩张脑血管及心血管。(夏翔)

5.脑血栓方

来源:
山东省烟台市中医医院吕程序等。
功能:
(1)方功能滋阴潜阳,熄风通络;主治阴虚阳亢型脑血栓形成。(2)方功能豁痰祛湿,熄风通络:主治风痰阻络型脑血栓形成。(3)方功能益气活血,祛瘀通络;
主治:
气虚血瘀型脑血栓形成。

组成:(1)怀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生白芍15克、玄参20克、天冬15克、钩藤30克、茵陈6克、川楝子6克、生麦芽6克,甘草6克,水煎服。

(2)半夏10克、茯苓15克、桔红12克、枳实10克、胆南星10克、菖蒱12克、全瓜蒌30克、钩藤30克、地龙15克、僵蚕10克、甘草6克,水煎服。

(3)生黄芪30克、当归12克、川芎12克、桃仁15克、红花10克、地龙15克、牛膝15克、鸡血藤30克、甘草6克,水煎服。

加减:
神昏谵妄等中脏腑的阳闭证者酌加紫雪丹、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牛黄清心丸;若出现神昏、嗜睡、中脏腑的阴闭证者可加用苏合香丸。
疗效:
治疗350例,基本痊愈(半身不遂基本恢复,口眼喎斜等消失,生活可自理)161例,显效(半身不遂明显恢复,能扶杖步行,口眼喎斜等症状明显好转,生活可基本自理)116例,好转(半身不遂有好转,但仍不能步行,生活不能自理)51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为93.71%。
按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复翔)

6.山鸡椒方

来源:
解放军武汉军区总医院相遇正等。
功能:
活血通络。
主治:
脑血栓形成。
组成:
以湖南省桂东县所产之山鸡椒根,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生药2克。用法:(1)200%山鸡椒注射液5毫升肌肉注射,1日2次,20天为1疗程。(2)200%山鸡椒注射液20毫升,加等量10%葡萄糖静脉注射,1日1次,20天为1疗程。
疗效:
治疗118例(其中半身麻木42例,瘫痪109例,不同程度意识障碍17例,不同类型失语39例,延髄麻痹者10例,癫痫5例,贺纳氏综合征16例),基本治愈63例,占53.38%;显效25例,占21.19%;好转21例,占17.79%;无效9例,占7.6;总有效率为92.37%。
按语:
山鸡椒广布于我国南方各省。根据文献及实验研究,本品对脑血栓形成有扩张脑血管及血小板解聚、抑制脑血检形成的作用。(夏翔)

7.灯盏花方

来源: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顾选文等。
功能:
活血通络,化瘀消积。
主治:
脑血栓形成。
组成:
取灯盏花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灯盏花黄酮5毫克。灯盏花注射液10~20毫升加入5%葡萄糖内静脉滴注。每天1次,14天为1疗程,间隔10天再行第2疗程。治疗3个疗程作疗效评定。
疗效:
治疗132例,治愈(肢体活动自如,语言清楚,生活能自理,肌力在病变基础上升Ⅱ级以上,能够参加适当劳动)74例,占56.06%;显效(肢体活动有明显恢复,肌力较治疗前上升Ⅱ级,可自行走路,语言较清楚,但生活不能完全自理)38例,占28.79%;进步(肢体活动范围和功能有进步,肌力较前上升Ⅰ级)14例,占10.60%;无效6例,占4.55%。总有效率为95.45%。
按语:
灯盏花又名灯盏细辛,历代本草记载不多,仅见《滇南本草》、《云南中药》等。性味有性寒、甘温、辛温等不同记载,功能为散寒解表,活血行气,止痛消积。动物实验表明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动脉流量,减低外周血管阻力,改善脑循环,有利于侧枝循环的建立等作用。(夏翔)

8.复方川芎方

来源:
解放军234医院于忠甫。
功能:
活血补血,祛瘀通经。
主治:
脑血栓形成及脑栓塞。
组成:
赤芍、丹参、当归、川芎,提出其有效成分制成静脉注射液。500毫升静脉滴注,1日1次,15天为1疗程。间隔5天,未愈者继续用药,以3个疗程为观察时间,用药2个疗程不见好转为无效。
疗效:
治疗400例(其中男性293例,女性107例,平均年龄为57岁。血栓部位:颈内动脉系统360例,椎一基底动脉系统34例),基本治愈(肌力达Ⅳ~Ⅴ级,能生活自理,独立行走)为73.8%,显效(肌力达Ⅱ级以上,能生活部分自理)为10.5%,好转(肌力达到Ⅰ级以上,生活不能自理)为10.25%,总有效率为94.5%。
按语:
临床各项指标观察及动物试验说明,本方对人体无毒性损害,动物试验中观察到本方可使血管扩张,用药前后测定血液流变学四项指标,说明本方有抑制凝血,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液流速等功能,有助于促进侧枝循环建立,改善微循环。本方对急性期疗效高于后遗症期,发病年龄小者治愈率亦高。(夏翔)

9.单味丹参方

来源: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曾祥发等。
功能:
和血化瘀。
主治:
早期缺血性中风。
组成:
将丹参制成注射液,每2毫升含丹参3克。取丹参注射液8~10毫升加入10%葡萄糖500毫升中,作静脉滴注。每日1次,以10~14天为1疗程。
疗效:
治疗67例,治愈25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77.61%,治愈率为37.31%。
按语:
曾氏等认为丹参对气虚血瘀型的疗效较好,有效率为84.62%。丹参的药理作用相当复杂,不应当作一般的血管扩张药来看待,丹参确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但还可能具有防治脑水肿等方面的功效。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夏翔)

10.散风通络方

来源:
天津中医学院王大鹏。
功能:
散风通络。
主治:
脑血栓形成。
组成:
豨莶草15克、老鹤草12克、桑枝20克、牛膝12克、秦艽12克、木瓜10克、地龙10克、海风藤10克、丹参12克、赤芍10克、地鳖虫10克、全蝎6克、僵蚕10克,水煎服。连服2个月以上者改为隔日1剂。
加减:
痰多者加胆星10克、竹沥水30克(兑服);血压仍偏高可加钩藤20克、黄芩15克,进入后遗症1个月以上,血压不高者可加生黄芪30克,后遗症期1年以上可加肉苁蓉12克、巴戟天12克、熟地30克;言语不利加蝉衣4.5克。
疗效:
治疗18例,显效(卧床者能下地扶杖而行,扶杖而行者可弃杖而行,言语较为清楚)12例,症状改善(卧床者能自己坐立。扶杖而行者能增加路程)6例。(夏翔)

11.红花方

来源:
山西省太原铁路中心医院姜英如。
功能:
活血化瘀。
主治:
脑血栓。
组成:
以单味红花制成注射液。用50%红花注射液15毫升(含生药75克)加入10%葡萄糖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
疗效:
治疗137例,总有效率为94.2%。
按语:
姜氏认为本方有一定副作用,如过敏性皮疹、全身无力等。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夏翔)

12.通脉汤

来源:
北京第二医学院附属宣武医院何筱仙。
功能:
活血化瘀,祛风通络。
主治:
脑血栓形成而造成脑组织缺血坏死。
组成:
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穿山甲10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
加减:
气虚者加党参、黄芪、黄精;阴虚者加白勺、生地、玄参;失语者加菖蒲、郁金;高血压者加野菊花;便秘者选加生地、玄参、麦冬、火麻仁、大黄、芒硝等,伴呼吸道感染者加清热祛痰药;病重者加丹参、苏木、三棱、莪术。
疗效:
治疗107例,基本恢复48例,占44.9%;显著好转40例,占37.4%;好转15例,占14%;无效4例,占3.7%。总有效率为96.3%。(丁钰熊)

13.黄氏中风方

来源:
广东省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黄业芳。
功能:
(1)方功能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主治气虚血滞、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2)方功能养肝熄风,化痰祛瘀;主治风阳上扰、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3)方功能养肝益肾,化痰祛瘀;主治肝肾不足、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4)方功能通腑理气,化痰祛瘀;
主治:
腑气不通、痰瘀阻络型缺血性中风。

组成:(1)党参30克、黄芪30克、白术12克、海藻12克、当归12克、白芍12克、川芎9克、熟地15克、茯苓15克、半夏8克、田七粉(冲服)2克,水煎服。

(2)陈皮6克、茯苓15克、甘草4克、半夏9克、菊花12克、竹茹12克、枳实12克、海藻12克、葛根12克、翔羊角20克(先煎)、珍珠母30克(先煎),水煎服。

(3)熟地15克、杞子15克、牛膝15克、茯苓15克、丹参15克、淮山药15克、肉苁蓉15克、巴戟天12克、杜仲20克、山萸肉6克、鹿茸3克(另炖)、当归10克、党参21克、菖蒲9克,水煎服。

(4)大黄9克(后下)、山栀子9克、桃仁9克、连翘12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枳壳12克、甘草3克、玄明粉6克(冲服)、党参18克、杏仁15克、牛膝15克、人工牛黄粉1.5克(冲服),水煎服。

疗效:
治疗100例,痊愈(半身不遂基本恢复,口眼喎斜、言语蹇涩等症状消失)29例,明显好转(半身不遂明显恢复,能扶杖步行,口眼喎斜,言语蹇涩等症状明显好转)44例,好转(半身不遂好转,但不能步行,口眼喎斜、言语蹇涩等症状有好转)23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6%。
按语:
本方名由编者所拟。(夏翔)

14.化痰通腑汤

来源:
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王永炎等。
功能:
清热化痰,通腑异滞。
主治: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组成:
全瓜蒌30~40克、胆南星6~10克、生大黄10~15克、芒硝10~15克(分冲),水煎服。
疗效:
治疗158例,治疗15天,总有效率为82.30%,其中显效率51.3%。
按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凡有瘀血、痰浊,用本方治疗,可使腑气通畅,痰热积滞降解,气血得以运行,起到改善症状,维护正气,杜绝病情恶化的作用。(顾选文)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10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