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脑血管意外)秘方

中风是指一种急性非外伤性脑局部血供障碍引起的局灶性神经损害,又称“脑卒中”、“脑血管意外”。临床特点为起病急,意识障碍,言语失利和肢体偏瘫。本病多见于老年人,与心肌梗塞、癌肿为老年人三大主要病死原因。中风可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大类,出血性中风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缺血性中风则包括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脑血栓形成最多见,其次分别为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

中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平素头晕、头痛、耳鸣、目眩、面赤升火,发病时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喎斜,舌强语蹇,半身不遂,牙关紧闭,口噤不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或者目合口张,鼻鼾息微,手撒肢冷,汗多,大小便自遗,肢体软瘫,中风经过救治,神志清醒后,多留有后遗症,如半身不遂、言语不利,口眼喎斜等。

中风的病因与动脉硬化有关,如动脉变性、血管畸形、动脉瘤破裂、血管腔狭窄、闭塞或进入血液循环栓子将脑动脉堵塞而造成脑局部血供障碍。

本病诊断要点为中年以上发作急骤,突然的意识障碍和肢体瘫痪。脑脊液检査、CT检查等均为本病的重要诊断依据。脑出血及脑血栓者病理检查时可见到病变侧大脑半球有多发性瘀点或片状出血,局部脑组织受压破、推移或缺血性坏死。

现代医学根据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的不同病情,分别给予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止血药、改善微循环、血管扩张剂、保护脑组织、抗凝剂、手术治疗等治疗措施。

中医对中风的认识较早,在《内经》中就有“薄厥”、“偏枯”的论述,《金匮要略》中提出了中风的临床分型,中风的病因以内伤积损为主,即脏腑失调、明阳偏胜。“真中风”是由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经络所致;“类中风”是由阳化风动,气血上逆,挟痰挟火,流窜经络,蒙蔽清窍而致。本病的病情有轻重缓急之别,轻者仅限于血脉经络,重者常波及有关脏腑,所以临床常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者一般无神志改变而病情较轻,中脏腑者常有神志不清而病情较重。(夏翔)

1.地龙丹参汤

来源:
吉林省公主岭市第二人民医院曲海瀛。
功能:
活血熄风通络。
主治:
中风。
组成:
地龙20克、丹参30克、赤芍15克、红花15克、生地20克、没药10克,水煎服。
加减:
阴虚阳亢者加龟版20克、丹皮15克、麦冬15克、玄参15克;痰湿阻络者加半夏15克、陈皮20克、茯苓20克。
疗效:
治疗32例,显效4例,有效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夏翔)

2.赵氏中风方

来源:
新疆中医医院赵琨。
功能:
(1)方功能驱风化痰,温经通络;主治风痰流窜型中风(多见于缺血性中风)。(2)方功能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主治气虚血瘀型中风(多见于缺血性中风或出血性中风后遗疲)(3)方功能育阴潜阳,熄风活络;
主治:
肝阳上亢型中风(多见于出血性中风及部分缺血性中风)。

组成:⑴秦艽9克、防风9克、桂枝9克、葛根15克、当归9克、川芎6克、丹参9克、白附子9克、茯苓9克,水煎服。

(2)生黄芪15克、当归9克、赤芍9克、川芎6克、红花6克、丹参9克、地龙9克、桂枝9克,水煎服。

(3)天麻9克、黄芩9克、钩藤9克、生牡蛎30克、石决明30克、生地12克、玄参9克、怀牛膝9克、丹参9克、夏枯草9克,水煎服。

加减:
若痰盛者加陈皮、竹茹、天竺黄、竹沥、胆南星;若抽搐较重者加全蝎、僵蚕、钩藤;如出现痰盛阴闭者则加服苏合香丸;纳呆者加砂寇仁、神曲等;阴虚者则加麦冬、北沙参;热盛者则加龙胆草、生石膏;若神志不清、痰迷清窍、阳闭者则加菖蒲、郁金、翔羊角粉,或口服至宝丹、安宫牛黄丸;若口臭便秘者则加大黄、枳实、芒硝;若出现阴闭时则服涤痰汤加减及苏合香丸;若出现阳虚气脱者,以参附龙牡汤加减。
疗效:
治疗106例,治愈(症状、体征消失,行动恢复正常,或有些自觉症状但能继续工作,失语现象基本消失)17例,占16.0%;显效(症状、体征显著改善,但手足活动仍有不便,生活一般能自理)29例,占27.4%;好转(症状、体征部分改善,个别症状无改善,需扶持才能步行)46例,占43.4%;无效14例,占7.5%。总有效率为86.8%。
按语:
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夏翔)

3.中风醒神合剂

来源:
天津中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赵建琪等。
功能:
平肝熄风,清心开窍。
主治:
急性脑血管意外。

组成:(1)郁金5克、菖蒲5克。用蒸馏法,按1∶1水取蒸馏液,每瓶10毫升。(2)钩藤20克、桑寄生20克、黄芩10克、地龙10克,共为粗末,每袋15克。(3)水牛角1.5克、人工牛黄1.3克,共研极细末,为1次量。

先煎(2)方15分钟,后兑(1)、(3)方灌服(吞咽困难者鼻饲给药),每日早、中、晚各1次。

加减:
凡中风高热者加服甘露退热散(银花20克、生石膏20克、夏枯草20克、栀子5克,共为粗末,每包15克),与(2)方同煎;中风痰多者加服中风豁痰煎(胆星6克、远志10克、桔红10克,共为粗末),与(2)方同煎。
疗效:
治疗66例,显效(2~3天内神清,生理反射恢复,症状、体征明显好转)5例,有效(5天内神清,生理反射恢复,症状、体征大部分好转)29例,好转(5~7天内神清,生理反射恢复,症状、体征大部分好转)23例,无效(7天以上神态无变化,生理、病理反射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9例,总有效率为86.36%。
按语:
本方宜于中风中脏腑之闭证者。(1)方重在开窍,(2)方重在熄风,(3)方重在清热,三者合用则增强熄风开窍清热之功效。(夏翔)

4.资寿解语汤

来源:
刘作桃
功能:
祛风除痰,镇静宁神,和调阴阳通窍。
主治:
中风脾缓舌强不语及牙关紧闭症。
组成:
防风9克、附片6克、天麻6克、酸枣仁9克、羚羊角4.5克(刨片)、上桂心3克(研末冲服)、川羌活9克、甘草3克、玄参9克、石菖蒲6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再投入竹沥1毫升、姜汁1毫升混和,分2次服,每隔1小时服1次。
疗效:
治疗3例,均服2剂之后病愈。
按语:
凡中风脾缓舌强牙关紧闭症,大都是由风邪痰结壅塞所致,特别是肺脾二经的影响,刘氏应用本方有40余年经验,认为本方有一定的疗效。(丁钰熊)

5.芩连汤

来源:
何悦梅。
功能:
燥湿化痰,清热除烦,调和肝胆。
主治:
中风。
组成:
黄芩10克、半夏10克、制胆星10克、竹茹10克、地龙10克、黄连9克、川贝9克、桔皮9克、茯苓12克、枳实12克、牛膝12克,水煎服。
加减:
若见肢体疼痛或麻木明显,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者,去川贝、牛膝、桔皮,加丹参、桃仁、红花、赤芍;阴虚明显者加白芍、生地、石斛、玉竹、玄参;便秘者加瓜蒌、火麻仁,改枳实为风化硝、炒枳壳;睡眠差者加枣仁、远志、夜交藤。
疗效:
治疗48例,基本痊愈(半身不遂基本恢复,口眼喎斜、语言蹇涩等消失,生活可以自理)25例,显效(半身不遂明显恢复,口服喎斜、语言蹇涩等明显改善)19例,无效4例。(夏翔)
条目信息
1
摘自《中国秘方大全》
2
本条ID:11010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