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谷振声(1918〜),温州医学院教授。痞满下利,贵在苦辛通降调气导滞
中脘痞满下利,包括单纯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症等胃肠道疾病。前二者中医称之为“痞满”,后二者称之为“下利”。下利一词,后世也有直接称为“下痢”者,但与传染性疾病,应有所区别。《伤寒论》三泻心汤证,汪昂《医方集解》称:“半夏泻心汤,治伤寒下之早,胸满而不痛苦者为痞。”又称:“本方除人参,亦加甘草一两,合药四两,名甘草泻心汤,治伤寒下利,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又称:“本方加生姜四两,名生姜泻心汤。治汗水解后,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肠鸣下利。”这二方是指痞满与下利并存的证候。我的经验,三泻心汤方,除对胃炎和胃溃疡有卓效外,对慢性结肠炎、胃肠功能紊乱症,如果同《温疫论》芍药汤(槟榔10g,白芍5g,当归5g,厚朴5g,甘草3.5g,生姜1片)合用,再加白蜜、防风、锡类散等,效果尤良。
泻心汤本方,除有升清降浊的作用以外,其中槟榔、厚朴调气导滞;当归、白芍和血止痛;防风鼓舞胃气,健脾止泻。泻心汤和芍药汤加减合用,再加上述三药,对于慢性腹泻,确能缩短病程,提高疗效,且能根治。方中姜枣可随证施用,不可拘泥。
脾肾虚寒腹泻.补火胜于培土脾胃虚寒,导致脾肾虚寒,大便长期溏泻,临床较为多见,此胃肠功能紊乱症,如因循失治,就有这种现象。其临床表现,主要是大便长期溏泻,甚至五更泻,消瘦,面色无华,容易疲劳,舌淡胖嫩,苔白腻滑,脉沉细濡弱无力。病程较长,可达三四年,甚至十余年。我们认为:土为火之子,火为土之母,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启玄子称:“热之不热,责在无火。”对于这样的证候,我主张重用附子,佐以干姜、川椒、公丁香等药,以充阳明胃气,更以藿香、半夏等药,以除太阴湿气,使脾胃健运,升清降浊。附子用量一般为12〜30g,重症可用至60〜90g。如在15g以上,必须先煎1小时,降低其毒性,预防中毒。因为附子的毒性,在加热1小时后,多能消除或减轻到不致中毒的程度。本人使用附子已数十年,经久煎以后,并无毒性反应。因为剂量用足,毒性降低,而其温中补火之力倍增,效果准确可靠。《医方集解》云:“理中汤治伤寒太阴病,自利不渴,寒多而呕,腹满粪溏,脉沉无力。”又称:“本方加附子,名附子理中汤。”汪称:“仲景吴茱萸汤,治少阴吐利。”足太阴属脾,足少阴属肾,脾肾虚寒,火不生土。余每以此二方为主方,补火即所以补土,即虚则补其母之义。易取不换金正气散(即平胃散加藿香、半夏)及除湿汤(陈平汤加藿香),二方随症加减,每获良效。
疳积腹泻,泻肝胜于补脾
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此语很有道理。治疗小儿疳积腹泻,主张培土健脾,如钱氏白术散、益黄散等方,较为常用。主张平肝泻火者,则较为少见。其实,小儿疳积腹泻,多数为肝木克脾土所致,乃肝强脾弱之故。仲景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对于治疗小儿疳积腹泻来说,重在泻肝火,往往胜于补脾土。先世有小儿疳积经验方,不敢自秘,愿公诸于世。方:
施之临床,治数千例,每获奇效。此方的药物组成,多数由平肝泻火之品组成,如莲子草、儿童草、谷精草、夜明砂、望月砂、蝉蜕等,都是平肝泻火、退翳除星的药物。莲子草学名长萼鸡眼草,儿童草学名地胆草,均为中草药,药源充足,采集方便。这些药物为什么会取得效果,道理就在于:重在泻肝,胜于补脾。盖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肝强脾弱,泻肝就是为了补脾。肝火一平,脾土不受贼;脾不受贼,自能健运水谷,则疳积腹泻,不止自止矣。钱氏称:“盖儿至小,易虚易实,多即生热。”所谓生热,实指肝火而言。钱氏有“小香连丸,治冷热腹痛,滑肠方:木香、诃子各一分,黄连半两(炒)”。余稍易其量,与上方合用,效果更佳。《幼幼新书》“治五疳泻痢”,和“疳痢久不和方”,方中有夜明砂,或称光明砂,首先提出使用泻肝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