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郁胁痛论

名医简介

孙一奎,嘉靖、万历年间,字文垣,号东宿,明代医家。

或问治气郁胁痛,有谓达之者,有谓泻之者,于达、泻二字还有说否?生生子曰:胁者,肝之部分,又足少阳经所行之地,此经多有余,经曰东方实,丹溪曰气有余便是火。《内经》曰:“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盖人于日用之间,不能恬澹虚无,而纯合乎天和;惟不能恬澹虚无而合乎天和,是以七情一有不遂则生郁,郁久则生火,壅遏经隧,充塞清道,而作痛。至于痛极而涌吐酸水者,犹《洪范》所谓曲直作酸,乃肝胆之咎征也。经曰:“木郁则达之。”启玄子谓吐之令其条达,此固一说也。然于达之之义犹有所未尽焉,达是通达之达,非独止于吐也。木郁于下,以柴胡、川芎之类升而发之,以顺其挺然之性,正所谓因曲而为之直,又谓从其性而升之,皆达之之义也。仲景小柴胡汤治少阳胁痛,以柴胡为君,得其旨矣。经曰有余者泻之,今肝实而胁痛,固宜泻之矣。本草列青皮、香附、黄连、白芍、柴胡、川芎之类,均为泻肝之剂,苟不择而用之,吾未见得志也。何者?夫青皮、香附,泻气之冲逆者也;黄连、白芍,泻血之沸腾者也。经曰上者抑之,为其当下而不下,故用此辛酸苦寒之剂以泄其冲逆沸腾之势,使之降下,以致于平而已,此正治法也,群皆识其为泻也。至若柴胡、川芎之所以为泻者,则异乎是也。盖柴胡、川芎,升发肝胆之清气者也,经曰下者举之,为其当升而不升,故用此辛甘苦平之味于阴中提阳,以扶其直遂不屈之性,使之上升以复其常,是清阳升而浊阴降也,正前所谓“木郁则达之”之意,此从治法也,群皆未识其所以为泻也。经曰:“轻者正治,重者从治。”又曰:“轻者可降,重者从其性而升之。”又曰:“过者折之,以其畏也,所谓泻之。”过者谓郁实而为火也,折之者为裁之也,畏者如木郁之病用辛散属金之药,而排闼其纷伙剪伐其猖獗,以致于中和,乃拨乱反正之意也。此皆识阴阳升降之理,顺逆之势有如是耳。噫!苟为医而不明阴阳升降之理顺逆之势,则用药安能识其正哉!且夫人与天地相流通者也,即举肝而言之,在天为雷,在方为东,在时为春,在五行为木,在人为肝,运动之气皆相参焉。故张子和曰“胆与三焦寻火治,肝与包络都无异。”丹溪曰:“此指龙雷之火而言也,在人以肝胆应之。”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彼阳气久伏,壅遏于丸地之下,则品物为之潜藏,当其升发之际,必轰烈迅烈,大发声震,惊于天关之外,然后品物咸亨,此势也,理也。今木郁之病亦近之,木郁于下则春升之令不行,以故痛而猛,猛而吐,吐而愈者,亦均此势也,均此理也知夫此,则凡造物之所以有升降顺逆者,皆得以遂其正矣,于用药乎何有。

(《医旨绪余》)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黄疸胁痛臌胀卷》
2
本条ID:15158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