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概言内虚,勿忘疏解外邪

名医简介

廖先齐(1918〜),成都市第一医院主任医师。

中风(脑血管意外),前贤今哲,阐发良多。仅就临床,抉微如下。

中风不可概言内虚

例1患儿邱某,女,9岁,住院号26347。1978年11月29日入院。

患儿于入院前2天晚上,突叫头痛剧烈,随即频繁呕吐,不发热。门诊以“头痛待诊”收入院。检査:神志清楚,面色潮红,头项强直,精神疲惫,懒言。脑脊液:血性,未见皱缩细胞,未找到细菌。细胞数:124×109/L,淋巴0.48,多核0.52(52%)。二氧化碳结合力:17.69mmol/L(39.38容积%)。血压:13.3/8.OkPa。诊断:蛛网膜下腔出血。

中医辨证与治疗:患儿前2天,因不愿洗澡,被父母痛斥,因而闷郁气极,睡后不久,突叫剧烈头痛。3日来未解大便,舌质正常,苔薄白,脉弦。病属肝阳暴动,气血奔并,血菀于上,证属“薄厥”。治以镇肝宁心,活血化瘀,导滞通下,和胃降逆。

生赭石20g、珍珠母20g、紫丹参10g、赤芍10g、姜半夏10g、怀牛膝20g、炒枣仁10g、黄连5g、茯神10g、郁金10g、钩藤15g、大黄10g、乳香3g、没药3g、广三七粉3g、炒柏子仁10g。

12月2日服药2剂,面色正常,头痛减轻,呕吐消失,大便已解。尚感头晕,神倦。本上方,以生地、天麻、刺蒺藜、金铃炭、女贞子等加减,善其后。

12月25日,症状全部消失,复查脑脊液正常,住院26天,痊愈出院。

中风(脑血管意外)的病因病机,河间谓:“心火暴甚,肾水虚衰,不能制之,动火生风而卒中。”东垣谓:“本气自病。”丹溪谓:“湿土生痰,痰生热,热生风,动风而卒中。”景岳谓:“本病皆内伤积损,颓败而然”。叶天士谓:“精血衰耗,水不涵木,木少滋荣,肝阳偏亢,内风时起。”虽论点不同,但主张内虚为患,其揆一也。原发病因,可由气虚、阴虚、内伤积损、湿土生痰等因而起,而且均是通过“火化”而后产生第二级病因——风,风火相煽,气之与血,并走于上,乃能中人。因此,中风病人,发病不是偶然的,其前期必有一段肝风动扰史。这与现代医学论脑血管意外,大都以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作为发病的基本原因相同。

本例病儿年仅9岁,并无上述因虚病因,也无肝风动扰史,只因郁闷气极,却患中风(蛛网膜下腔出血),而以“薄厥”论治。《内经·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骆龙吉注解说:“夫气和则血安,何薄厥之有,今怒则气上,况大怒乎,如此则身形之气,阻绝不通,而血菀上焦,使人薄厥,谓搏击而气逆也”。由此言之,产生薄厥的病理是由大怒,肝主怒而藏血,怒则气上,怒则气逆,血随气而上升,血因气逆而妄行,如此则最易发生脑血管意外。通过本例(本文脑溢血病例,同样无上述内虚病因,也无肝风动扰史,请详下文),可见中风(脑血管意外)不能概属内虚为病。

临证慎思明辨,外邪勿忘疏解

例2邓某,女,38岁,住院号28390。1958年3月23日入院。

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和其他宿疾,年轻体壮。因受凉感头昏、恶寒、流清涕,自服麻黄素5片(每片25mg),服药后2小时,发生剧烈头痛,心慌,呕吐大量清水及食物残渣,全身出冷汗,手足麻木,语言逐渐模糊不清,不省人事,小便失禁而入院。检查:体温38.5℃,深度昏迷,潮式呼吸,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牙关紧闭,左侧半身瘫痪,血压:18.4/13.3kPa,脑脊液:呈均匀淡黄色,有红细胞沉积试管底,眼底:视网膜充血,左侧轻度水肿。

西医诊断:脑溢血(右侧内囊型)。

入院后用青霉素、可拉明、咖啡因皮下交替注射,葡萄糖液、维生素C等,一般对症支持疗法,效果不显,病情依然如故,于4月1日加用中药治疗。

中医辨证与治疗:病员年轻体壮,素无他病。初病时所表现之征象,显系外邪侵犯,风中阳维,只因自服过量麻黄素后,酿此危疾,致剧烈头痛,呕吐,神识昏迷,牙关紧闭。虽用西药治疗,外邪未解,体温未降,病情如故。感邪不论新久,有邪勿忘解邪。本《内经》“由外之内者治其外,由内之外者治其内;由外之内而盛于内者,先治其外,后治其内……”的治疗原则,予疏解外邪,和胃止呕。

川荆芥6g、云防风6g、蔓荆子9g、杭白芷5g、杭菊花9g、紫丹参9g、广角参15g、姜半夏6g、竹茹9g、生甘草3g。

针:百会、人中、神庭、曲差(双)、头维(双)

4月3日,病员依然昏迷,但时发呻吟,隐露转机,左侧偏瘫,二便未解,脉弦数,牙关紧闭如前,未能审视舌质舌苔,再进驱风邪、抑肝阳之方。

生草决明25g、川荆芥6g、蔓荆子9g、杭菊花9g、白桔梗5g、白芥子5g、生甘草3g。

针:百会、人中、风府、神庭、临泣(双)、少商(双)p>4月5日,神识已清楚,能说病情,头痛大为减轻,未再呻吟,左上肢瘫软无力,左下肢瘫而膝部痛甚,舌质正常,苔薄白,脉濡。再进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之剂。

全当归9g、大川芎9g、赤芍6g、生地9g、威灵仙9g、炒薏米15g、独活6g、防风6g、北秦艽9g、杭菊花9g、丹参9g、钩藤9g、五加皮9g、生甘草9g。

针:左本神曲池手三里阳陵绝骨风市4月12日,头痛消失,左下肢膝部痛亦甚轻微,舌脉同前,上方加减。

全当归9g、大川芎6g、白芍9g、生地9g、杭白芷9g、川羌活6g、丹参9g、防风9g、桑寄生10g、青木香6g。

针:左肩髃、肩髎、囟会、曲池、手三里、外关、环跳、风市、足三里

4月22日,左侧瘫痪大为好转,已能自由活动,也无其他不适。暂停服药,针刺治疗,静心调养,以待出院。

针:左肩髃、肩髎、曲池、手三里、环跳。

4月26日出院。出院时,一般情况好,偏瘫恢复正常,痊愈出院。

中风(脑血管意外),在急性期昏迷阶段,为什么有的发热,有的不发热?医者咸知,发热是一种症状,它标志着邪气感人的深浅,发热的原因,离不开外邪。明·虞抟曾说:“夫中风之证,盖因先伤于内,而后感于外之候也。……其所谓因火因气因湿者,亦未必绝无外邪侵侮而作也。”张锡纯也说:“大抵此证,多先有中风之因,伏藏于内,后因外感而激发”。因此,我认为中风其发热者,乃外邪侵袭而成。热因邪生,邪去则热解,解邪即是清热。临证须慎思明辨,有邪勿忘解邪。本《内经》之旨,“有者求之,无者求之”,“虚者责之,实者责之”,庶不致误。

中风偏瘫证治,痛与不痛有别

例3谭某,男,49岁,住院号49361。1961年1月3日入院。

患者于入院前10天,开始头项部有针刺样疼痛,伴有眼花,耳鸣,当时尚能行走,勉强工作。于入院前1天下午,起床小便,突然跌倒,右半身完全不能活动,并呕吐2〜3次,二便失禁,来院治疗。检查:神志清楚,说话有个别字吐不清,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左侧鼻唇沟变浅,口角右歪,舌向左偏,颈软,左侧上下肢瘫痪。血压:17.1/11.2kPa。眼底:未见明显改变。脑脊液:颜色清亮,压力高,细胞数2×106/L(2个+)。西医诊断:脑血栓形成并左侧上下肢瘫痪。入院后给青霉素、溴化钾、维生素C等对症支持疗法,同时加用中药治疗。

中医辨证与治疗:病员面色潮红,眼球充血,自述恶风恶寒,时觉发热,目眩耳鸣,周身骨节疼痛,口眼喎斜,左侧偏瘫,时感疼痛,并说年前曾作挖井工作3个月。舌质红苔黄白厚腻,脉象沉迟而弦。考《内经》,“中风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风痱,三曰风懿,四曰风痹”。《千金》注:“偏枯者,身半不随,肌肉偏而不用而痛,言不变,志不乱,病在分腠之间”。今病员上下肢偏瘫而不用,但有疼痛,神志清楚,能自诉所苦,颇与此论有相似之处,证属中医的真中风。系腠理不密,太阳虚不能卫外而为固,病在分腠之间。方用柴桂汤和解表里,因表失解,寝生内热,故病员面色潮红。舌苔黄白厚腻,复加白虎汤,寓清里于解邪之中。疏方如下:

柴胡16g、党参9g、京半夏9g、枯黄芩9g、嫩桂枝10g、生白芍9g、生石膏31g、肥知母9g、粳米15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6g。

1月10日:血压16.5/11.5kPa,恶寒发热及周身骨节疼痛均减,尚感头昏头痛,左侧上下肢偏瘫如前,仍时感疼痛,舌质正常,舌苔仍黄白厚腻,脉象转缓。再处下方:

柴胡25g、党参15g、枯黄芩9g、生白芍9g、嫩桂枝9g、防风9g、明天麻9g、丹参30g、炙甘草9g、生姜9g、大枣10g。

二诊1月14日,服4剂,恶寒发热已罢,头痛消失,眼球充血亦消失,左侧上下肢偏瘫如前,时感疼痛,舌无苔,脉缓。乃风寒湿之邪,阻滞经络所致,再进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金匮》乌头汤加减:

生黄芪30g、炒麻黄9g、制川乌15g、黑附片15g、全当归15g、紫丹参9g、乳香9g、没药9g、明天麻9g、蜈蚣2条、净地龙6g、北秦艽6g、威灵仙5g、鹿角胶9g。

针:左肩髃、肩贞、肩井、曲池、阳陵泉、足三里。

2月25日:血压15.96/10.64kPa,左侧上下肢瘫痪明显好转,疼痛消失,已能下地行走,左手能自由伸屈,左下肢尚感有些麻木,脉舌无异,再进益气活血通络之剂。

生黄芪18g、全当归9g、紫丹参9g、甘松9g、乳香9g、没药9g、制川乌21g、鹿角胶15g、鸡血藤9g、北秦艽9g、生甘草5g。

效果:一般情况良好,血压正常,无任何自觉症状,左侧半身瘫痪完全恢复正常,行走自由如常人,于3月27日痊愈出院。

偏枯,《灵枢·刺节真邪》篇又名“偏风”,亦称半身不遂。所谓“风邪之气,各入其门户,所中则为偏风”。多由营卫俱虚,真气不能充于全身,邪气侵袭而成。症见一侧上下肢偏废不用,时感疼痛。景岳认为是骨痹,骨证多痛,邪气使然。风痱,《金匮要略》称作中风痱,类似偏枯。《灵枢·热病》篇云:“痱之为病也,身无痛,四肢不收”,“内夺而厥,发为痦痱”。王清任认为这种半身不遂是元气亏损五成之病,无疼痛之症,因而创补阳还五汤之治。很显然,中风偏瘫证治,就有痛与不痛之别。痛者,常取《金匮》乌头汤加味,扶正而兼攻邪。其不痛者,则常取补阳还五汤加味,补气、活血、通络。微痛者,则常取黄芪桂枝五物汤,重用黄芪,益气和营,生姜宣发。本例病员,尽管西医诊断为脑血栓形成并左侧上下肢偏瘫,但论其病因病机,仍属风寒湿三气为祟,故用乌头汤加味,扶正攻邪,收到了显效。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
2
本条ID:15136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