熄风平肝勿远求,侯氏黑散风引汤

名医简介

丁光迪(1918〜),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著名中医学家。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篇》的侯氏黑散和风引汤,是两首好方剂。它们是平肝熄风和镇肝熄风的方祖,为中风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这在历代医家的医案和当代名医的治验中,是有很多资料可寻而值得借鉴的。但在目前,《金匮要略选读》已经把它们贬入“附录”,《内科学讲义》亦不推荐应用了。兹就管窥所及,谈几点浅见。

侯氏黑散

菊花、防风、芎券、细辛、桂枝、当归、白术、人参、干姜、茯苓、黄芩、牡蛎、矾石、桔梗。

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本方功能平肝祛风,健脾化痰。方中运用大量祛风药,配伍健脾药,说明治疗重点在肝脾两经。例如菊花用至40分,《神农本草经》(以下简称《本经》)称其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出,泪出,皮肤死肌。”防风用至10分,《本经》谓其“主大风、头眩痛、恶风,风邪目盲所见,风行周身,骨节疼痹、烦满。”这两味药显然是主药。芎莽亦治风,《本经》谓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挛急”。《名医别录》(以下简称《别录》)谓其“除脑中冷动,面上游风去来,目泪出,多涕唾,忽忽为醉”。细辛善治暗风卒倒,不省人事(《危氏得效方》),《本经》谓其治“头痛脑动,百节拘挛……久服明目利九窍”。桂枝去风,开腠理,温通经脉,更为张仲景所推崇。集合诸药而用之,是集中祛风、搜风和熄风各方面的力量,使它发挥协同作用,充分发挥治风的疗效,重点是很突出的,所以“能治大风四肢烦重”。同时,风气通于肝,风邪中人,首先由于肝气肝血的不足,所谓体虚易招感,所以又配当归。当归亦能够治“中风,汗不出”(《别录》),“治一切风,一切血,补一切劳”(《大明本草》),同菊花、芎莠合用,更能加强调肝气、补肝血、润肝燥、补肝虚的作用。风从上受,肝阳必然潜逆,风邪速变,挟寒亦能挟热,因此配伍黄芩、牡蛎。黄芩能清上热,亦是杂寒于温;牡蛎能够潜阳,亦是寓降于升。这样,对肝风之邪,可以说是极尽擒纵敛散之能事了。

更值得注意的是,白术、人参、干姜、茯苓一组药,补脾和胃。白术用至10分,守中补脾,温胃化痰。在风邪浮起,一身之气动乱之际,守住中焦,使中流有个砥柱,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无论肝风上越,或外风之相袭,皆由于营卫失调,清浊升降乖常,而后为病的。其为痰涎,或寒或热,亦由此而变。虽云卒中为病,实际上是本实先虚。而营卫和谐,清升浊降,亦正是中焦脾胃所主。所以在未病之前,或大风为病之后,健运中焦,都是一非常重要的问题。“百病以胃气为本”,在此更值得注意。所以这一组药是治风而顾本。具有制肝补脾,培土宁风的意义。

至于矾石一味,《别录》谓其“除固热在骨髓”,《大明本草》谓其“除风去热,消痰止渴”,在风疾之病是较常用的。桔梗一味,盖属舟楫,既能开通气机而利五脏,亦似为“心中恶寒不足者”的引药。合而成方,功专平肝祛风,健脾化痰。此方粗一看去,似用药很杂,不可理解,但仔细琢磨,思路清楚,富有启迪意义。或者认为此方用药,内外不分,寒热杂陈,补泻兼用,抓不到一个重点,所以后人少用。这种认识是可商榷的,病为中风、大风,哪有纯内风、纯外风、纯寒纯热、纯虚纯实可以截然分清?特别在急骤发作,或在发作之前及其以后,往往是寒热虚实错杂出现的。在治疗之时,急救用的通关散、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至宝丹、紫雪丹等,有哪一张方子是纯寒纯热、纯补纯泻的?而且都有很好疗效。侯氏黑散正是具有这种用药风格,而且是以上诸方开其先河者,其可贵和价值正在于此。唯一存在问题是主证讲得太简单,几乎使人摸不着头脑,但问题不大,张仲景之书就告诉我们一个学习方法,叫做“从药测证”。按照这个方法,就完全可以知药善任。

赵锡武老前辈是富有经验的,“半身不遂善后方,选用侯氏黑散,宜冷服。”“病愈后还可用侯氏黑散加六味地黄丸以巩固疗效。”余在临床,见有同样病情者,获得一定效果。不过,对“常宜冷服”的机理,尚不大清楚。

风引汤

石膏、寒水石、滑石、甘草、大黄、牡蛎、龙骨、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桂枝、干姜。

除热,去癫痫。本方为镇心肝、熄风阳之剂。方中用石膏、寒水石、滑石、甘草,为有名的三石汤,用寒凉以清火,辛凉以散风热。《本经》谓石膏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配伍大黄,则泻火通腑,协同三石,可以直折风火之势。龙骨、牡蛎、重镇潜阳。《本经》谓龙骨治“小儿热气惊痫”,牡蛎治“惊恚怒气”,赤、白石脂除烦疗惊悸、壮筋骨。紫石英“补心气不足,定惊悸,安魂魄,填下焦(《别录》)”。诸药配合,共起“重以镇潜”,“涩以固脱”之功。能使风阳不再上逆,而真气亦不致于随风邪浮越。桂枝祛风,合于三石大黄,则是寓热于寒,寓守于攻,使寒不败胃,又守住中焦,不致寒下各趋极端。合而成方,重镇心肝,则风引癫痫可去;除去火热,则风阳亦自能去。因为惊痫是由热而致,肝风掣引,亦从火而出,所以主治突出“除热”二字。张锡纯创制的镇肝熄风汤,其方意实渊源于此。

至于“风引”二字,《金匮玉函要略辑义》认为“风痫掣引之谓”。主治病证,原注补充较详。《外台秘要·风痫门》引崔氏说:“永嘉二年,大人小儿频行风痫之病,得发则不能言,或发热,半身掣缩,或五六日、或七八日死。张思惟合此散,治疗皆愈。”这些资料都有助于我们对病情用药的理解。

赵锡武更有阐论,他对半身不遂为主,兼血压高者,予潜阳通络。选用风引汤加磁石、龟板、鳖甲、生铁落,颇令人注目。

有人认为,这些方剂是后人所加,不似仲景之方,因为条文用药,与其他方证不符,因此需另眼看待。这当然是一种见解,但非全面。这些方剂是张仲景之方,有据可证。如《诸病源候论》卷六寒食散发候,引皇甫士安云:“仲景经有侯氏黑散、紫石英方,皆数种相出入,节度相同”,并指出寒食方“出自仲景”。皇甫士安(公元215〜228年)晚于仲景,约隔十年,他是完全有可能看到这些方剂在张仲景的著作中的。北宋林亿等校正《外合秘要》紫石汤(即风引汤)时,亦注明“此本仲景《伤寒论》方,《古今验录》,范汪同,并出第六卷中”。这样,关于方源的问题,可以明确了。

至于方证行文,是有问题的,当有脱简或错乱,如《外台秘要》记载,即已不同,但更重要的是方药内容问题。应该肯定,张仲景的处方用药,除了麻、桂、青龙、柴胡、泻心、承气汤一套用药方法外,还有寒石、紫石等一类处方用药。而这些方药与张仲景强调伤寒病为害最烈,亦是有一定关系的。《金匮要略》书中除了侯氏黑散、风引汤以外,还有紫石寒石散。这种用药方法,以历代考证,在东汉之末至魏、晋、隋、唐,是风行很长时间的。尽管到了唐代孙思邈极力反对,提出“宁食野葛,不取五石”,并且要烧尽寒石散方(见《千金要方·诸风门》中),仍然记载与侯氏黑散、风引汤有近似之处的蜚夷酒(治八风偏枯),五补丸(除热治风痱)。《外台秘要》除记载侯氏黑散、紫石汤外,更有寒水石煮散(较风引汤少紫石英,多犀角)、深师除热方等,都是一个用药路子(均见《外台秘要》卷十四、十五)。可见其具有疗效,已影响深远了。直到北宋《和剂局方》,如其中紫雪丹,治积热惊痫。金代刘河间,揭举六气皆从火化之论,其治风病防风通圣散等,依然是受侯氏黑散、风引汤等药的影响。除热镇心,寒温相杂,石药与草药同用。即在目前,人们还是常用,而且很有疗效。从而可知,侯氏黑散、风引汤等,不但反映它的时代用药风貌,更具真实疗效。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中风卷》
2
本条ID:151339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