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在湿热互结主用全虫验方

名医简介

赵炳南(1899〜1984),著名皮肤病学家。
内外相因,湿热为主。

湿疹是皮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糜烂、瘙痒和反复发作为主要特点。古代医书中虽然没有“湿疹”的病名,但是对于某些病象的描写与湿疹相符。例如“奶癣”(胎癥)、“旋耳疮”、“四弯风”、绣球风”、“病疮”等,不下数十种之多,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婴儿湿疹、耳周湿疹、肘腋窝部湿疹、阴囊湿疹、盘状湿疹等。根据这些病的特点和中医的理论,统称之谓“湿疡”。“湿”是从其发病的主要因素来考虑的,因为本病的发生条件是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内湿。湿邪蕴久必然化热,所以湿热互结,渗出流津是其矛盾的主要方面。“疡”是皮、外科疾病的总称。其读音近乎“扬散”的“扬”和“瘙痒”的“痒”,反映了湿疹的弥散、泛发和瘙痒的基本特点。急性湿疹称为风湿疡,慢性湿疹称为顽湿,湿疹合并感染称为湿毒疡,其他特殊部位的湿疹,足底部的称之为田螺疮、臭田螺,掌跖部皲裂性湿疹包括在鹅掌风之内,足胫部与手背部的慢性盘形湿疹称为病疮。

本病的发生,虽形于外而实发于内,多由饮食伤脾,外受湿热之邪而致。饮食入胃,由脾所运化,如过食腥发物动风,炙馎厚味、烟、酒、浓茶、辛辣,以致脾为湿热所困,运化失职。更兼腠理不密,经常涉水浸湿,外受湿热之邪,充于腠理,发为本病,所以内在的湿热与外邪湿热相搏结,是本病的实质。从其临床特点来看,湿若与风邪兼挟则游行善变,皮损多泛发,瘙痒明显;湿重于热者,皮损肥厚,色泽暗红,渗液较多;热重于湿者,皮损焮赤,继发感染比较多见。又因湿为重浊有质之邪,湿性粘腻,故缠绵不愈,经常复发。

标本兼顾,内外并治。

湿疹的治疗,应本着标本兼顾,内外并治的整体与局部相结合的原则。既重视湿热的表现,又重视脾失健运的根本原因。所以对于热盛者,则用龙胆草、黄芩、栀子、连翘清湿热火邪;黄柏、泽泻、茵陈、车前草(子)除湿利水;槐花、生地凉血解毒;白鲜皮、地肤子、苦参驱风止痒。对于湿盛者,则用厚朴、陈皮、茯苓、木通健脾燥湿利水;泽泻、茵陈、车前子、黄柏利湿清热;甘草和中。临证时多佐用白术以健脾补气,运化水湿。顽湿不化,则用全虫方熄风止痒,除湿解毒。在治法的运用上,当先治其标,待湿热消退之后,则理脾助运以治其本。故理脾化湿为治本病之根本。湿疹可分为热盛型、湿盛型以论治。

一、热盛型(湿热之中以热为主)

发病急,病程短,身热口渴,心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局部皮损初起潮红,状如云片涂丹,焮热,轻度肿胀,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疱密集,渗液流津,瘙痒无休,搔抓后有痛感,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洪大。治宜清热利湿,佐以凉血。处方:

龙胆草6g、黄芩9g、黄连6g、泽泻9g、栀子6g、生地15g、车前草15g、木通3g、连翘9g、槐花9g、生甘草3g。

内热盛,大便干燥者,加大黄、枳壳;下焦湿盛者,加黄柏;渗液多者,加滑石块、茵陈;发于面部者,加菊花;发于头部者,加藁本;发于腰背部者,去龙胆草,加杜仲;发于上肢者,加姜黄;发于下肢者,加牛膝或木瓜;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地肤子、苦参。

二、湿盛型(湿热之中以湿为主)

多由前型迁延而成,或反复发作,病程日久,缠绵不愈,时轻时重。全身多无明显症状,偶见便溏溲清,舌质淡,周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缓。局部皮损增厚变粗,有抓痕及搔起之皮屑,色暗褐,渗液较少或无渗液,顽固瘙痒,抓后无痛感。治宜健脾利湿,佐以清热。处方:

厚朴9g、陈皮6g、泽泻9g、炒黄柏9g、茯苓9g、猪苓9g、炒枳壳9g、炒薏苡仁9g、炒白术9g、车前子(包)9g。

湿象明显者,加苍术;若湿热郁结日久,则应加用驱风解毒止痒的药物或用全蝎方加减。方药如下:

全蝎6g、猪牙皂角6g、皂刺12g、黄柏9g、枳壳9g、苦参6g、白鲜皮15g、威灵仙12g、生槐花15g。
外治法

一、急性湿疹

1.中药湿敷(适用于急性期有渗出者):

药液:可以选用马齿苋、黄柏或鲜枇杷叶其中一种,60g,毒热盛有继发感染者,加地丁30g、放在盆内加水约2000〜3000ml,煮沸15〜20分钟,待冷却后备用。

敷料:纱布6〜8层,大小与皮损面等大。

操作方法:将纱布在药液中浸透,取出后稍拧挤,干湿合宜,然后将湿纱布平放在皮损面上,稍加压,使之与皮损面均匀密合,5〜6分钟后取下。反复操作30〜60分钟,每日2〜4次。结束时用棉球轻轻拭去残留之药液,洗净纱布,置于药液中煮沸10分钟,冷却后备用。

注意事项:药液温度要适宜。皮损面积过大时,应分区湿敷。发际与手足部湿疹,可改用泡洗法,每次30〜60分钟,每日3〜4次。

2.鲜芦荟蘸药(祛湿散、明矾粉,有继发感染者加少许化毒散)外涂。

3.甘草油调祛湿散外敷。

注意事项:换药前一定要用甘草油或植物油将残留的药物清拭干净。若有继发感染可于祛湿散中加入少许化毒散或按0.5%〜1%的比例加入氯霉素粉剂。

二、亚急性湿疹

普连软膏%、止痒药膏%各半混合外用,换药时一定要用甘草油清洁皮损后再上药。或用花椒油(香油50ml滚开后,放入花椒6〜10粒,待凉后备用)清拭皮损面。若仍有渗出液者,可加龟板散少许。

三、慢性湿疹

1.皮肤增厚但角化不明显者,用大枫子油、冰片鸡蛋油、甘草油混合外用,外扑五倍子粉。痒感明显者,加10%止痒药粉或5〜10%古月粉。混于五倍子粉中。

2.皮肤角化明显者,局限性者可用稀释拔膏,皲裂性湿疹可用熏药疗法或用梅花针局部针刺以不见血为度,或用海螵蛸块摩擦。痒感明显者可外用止痒药膏加5%止痒药粉、古月粉或银粉散角化明显而且顽固局限性的皮损可外用5%京红粉软膏或豆青膏。阴囊湿疹可用熏药疗法,烟熏以后对于皮损干燥者可外用大枫子油;局部潮湿者可用五倍子粉加古月粉外扑。

例1徐某,男,30岁。

身上起红疙瘩,瘙痒流水已半个多月。半月前腹部出现红色疙瘩,瘙痒,晚间尤甚。搔后皮疹增大,流黄水,局部皮肤大片发红,逐渐延及腰部、躯干等处。诊断为急性湿疹。曾服“苯海拉明”、静脉注射“溴化钙”,用醋洗,均未见效。大便干,小便黄,口渴思饮。

检查:胸、背部皮肤轻度潮红,有散在红色小丘疹,自米粒大至高粱米粒大,下腹部及腰部呈大片集簇性排列,并掺杂有小水疱,部分丘疹顶部抓破,有少量渗出液及结痂,臀部也有类似皮疹。舌苔薄白,脉沉细稍数。诊为急性湿疹。因湿热蕴久化热,发为急性湿疡,热重于湿。治以清热凉血利湿。处方:

龙胆草9g、黄芩9g、栀子9g、生地30g、赤芍15g、茵陈15g、紫草根12g、地肤子15g、茅根15g、生甘草6g。

上方服21剂后,皮疹逐渐消退,疹色变淡,腹部、股内侧偶尔出现红色小丘疹,兼见有风团样损害。按前法佐以养血凉肝之剂。处方:

龙胆草9g、黄芩9g、生地30g、赤芍15g、当归12g、茵陈15g、女贞子30g、旱莲草12g、刺蒺藜15g、生甘草6g。

上方继服15剂,皮损消失,临床治愈。

例2侯某,女,21岁。

四肢皮肤起红疙瘩流水瘙痒已3年。3年前四肢皮肤起红色皮疹,痒,搔抓后流水结痂,以后逐渐加重,经多次治疗未愈。近日来皮疹急性发作融合成片,糜烂渗水,瘙痒不已。大使不干,小便清长。

检查:四肢伸侧散发指盖至铜元大的斑块状浸润性皮肤损害,境界清楚,表面轻度糜烂,微量渗出液,部分皮损附着菲薄之灰白色鳞屑。舌质淡苔白,脉沉缓。诊断:慢性湿疹急性发作。因内有蕴湿,复感风邪,风湿相搏发为湿疡,湿重于热。治以利湿散风,清热止痒。方药:

茯苓9g、猪苓15g、泽泻9g、陈皮6g、薏苡仁30g、生黄柏6g、生枳壳6g、全蝎9g、滑石块30g、车前草30g。

外用5%〜10%黑豆馏油软膏。

上方连服6剂,糜烂面平复,渗出止,痒轻,残留肥厚皮损。继服药21剂,基本治愈。

附方:

〔1〕祛湿散:川黄连24g、川黄柏240g、黄芩144g、槟榔96g。

〔2〕化毒散:乳香(醋炙)、没药(醋炙)、川贝母、黄连、赤芍、天花粉、大黄、甘草、珍珠粉、牛黄、冰片、雄黄粉。

〔3〕普连软膏:黄柏面30g、黄芩面30g、凡士林240g。

〔4〕止痒药膏:止痒药粉30g、祛湿药膏(或凡士林)270g。

〔5〕龟板散:龟板(砂烫醋炙)600g、黄连30g、红粉15g、冰片3g。

〔6〕五倍子粉:五倍子(研粉)。

〔7〕止痒药粉:老松香30g、官粉30g、枯矾30g、乳香60g、轻粉15g、冰片6g、密陀僧15g、炉甘石30g。

〔8〕古月粉:胡椒适量,研粉。

〔9〕稀释拔膏:每500g药油加官粉210g、樟丹30g、药面30g、松香60g。

〔10〕银粉散:黑锡36g、水银60g、淀粉60g、朱砂12g、轻粉30g、冰片每30g、药粉加1.2g。

〔11〕京红粉软膏:京红粉45g、利马锥15g、凡士林240g。

〔12〕豆青膏:白降丹3g、巴豆油4.5g、青黛面适量、羊毛脂30g、凡士林120g。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外科卷》
2
本条ID:15118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