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何汝湛(1920〜),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急慢性肾炎属中医水肿病范畴。肾炎发病,在于邪气内传,肾失开阖。盖肾为少阴,足少阴经脉上贯肝膈,入肺循喉咙络舌本,若邪自上受,由口鼻而入者,可由肺而循经入肾;膀胱属肾,足太阳膀胱经主一身之表,与肾为表里,为卫外之藩篱,若肌表受邪,可由表入里,亦循经直达于肾。故肾炎以肾为本,凡风寒湿热,皮肤疮毒等邪气内传于肾,或饮食不节,常,清浊相混而出现水肿、尿少、蛋白尿等肾炎症状。同时由于肾气内损,肾失开阖,正气不支,抗邪无力,则容易反复发作,形成恶性病理循环。
先伤于气,指肾的气化功能受伤,在急性肾炎初期及慢性肾炎急性发作时,由于邪气内传,气化功能发生障碍,如气郁、气滞、气逆使水精输布失常。在慢性肾炎,则多由肾的气化功能减弱,使水精输布失常而见水肿、蛋白尿等。
后损于阴者,乃在肾气受伤之后,肾失封藏,精微下注而使阴精亏损。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亦常见过用利水或温燥之剂,重劫阴液。
临床所见:急性肾炎患者,先见颜面或四肢浮肿,尿少等水气泛滥之证。肿退之后,则常见咽干口燥,腰酸头晕,尿赤便结,舌红少苔,脉细数等阴伤之证。慢性肾炎患者,当有水肿时,常伴见小便不利,神疲乏力,纳差,便溏,舌淡红有齿印,苔白,脉沉缓等气虚之证。而肿退之后,则多见头晕耳鸣,心悸,心烦不寐,腰酸痛,舌边尖红,咽红,脉弦细数等阴血不足之证。所以,先伤于气,后损于阴,是肾炎发病过程中的主要传变规律。阴精的亏损,进一步发展,可致阴虚阳亢,或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湿浊内盛而出现尿毒症的表现。
对肾炎的治疗,应该强调理气泄浊,清热解毒,养阴固肾。
理气泄浊
适应证:急性或慢性肾炎水肿,小便不利,苔腻,脉弦者。水病治气,故以理气为先。凡行气,降气,补气均为理气之属,内停之水,本为精血转化,清反成浊,清浊相混,当以泄浊以分清。代表方如五皮饮。常用药物可选用尖槟榔、枳实、大腹皮、茯苓皮、猪苓、陈葫芦。
水肿兼见脘腹胀闷,胸胁不舒,苔白,脉弦者,宜行气泄浊,上方加平胃散。
水肿较重,伴见头晕头痛,胸闷气促,恶心呕吐者,宜降气泄浊。上方加牡蛎、法半夏、橘红、苏梗等。
水肿,小便不利,苔白,脉沉迟,宜通阳泄浊,上方加五苓散。
神疲乏力,舌淡,脉沉弱属气虚水停者,加太子参、北芪、防己等。
平素易感冒,反复发作而水肿难退者,宜固表泄浊,上方加玉屏风散,白术改用苍术。
颜面肿甚加防风、蝉蜕;腹水加苍术、葶苈子、车前子;上肢肿甚加桂枝;下肢肿甚加防己、苡仁;全身浮肿加防己、木通。
理气泄浊,应随证而施,用药不可过于辛温发散以耗气,辛热以伤阴,亦须防滋腻留邪及渗利太过,以灵动平和之药为妥。
清热解毒
适应证:急性或慢性肾炎伴有扁桃体炎、咽喉炎、皮肤感染等属热毒内侵而使肾炎迁延不愈者。症见咽红,扁桃体肿大,疼痛,皮肤疮疖红肿,表浅淋巴结肿大扪痛,溲赤便结,或小便涩痛,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此为热毒内侵,既是肾炎发病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重要因素。代表方如五味消毒饮。常用药物可选用紫花地丁、蒲公英、旱莲草、野菊花、白茅根。
伴咽喉炎、扁桃体炎,宜利咽解毒,上方加用土牛膝、玄参、大青叶。皮肤疮疖红肿者,宜解毒祛湿,上方加用红条紫草、丹皮、苡仁、土茯苓、地肤子。
伴有表浅淋巴结肿大扪痛者,宜散经解毒,上方加玄参、连翘、夏枯草、牡蛎。
伴有泌尿系感染,小便涩痛者,宜通淋解毒,加栀子、黄柏、车前子、金钱草。
用药不宜过于苦寒,以辛寒、甘寒清热解毒之药为要。
养阴固肾
适应证:急性或慢性肾炎水肿消退后蛋白尿、血尿持续不退者。症见头晕目眩,耳鸣目涩,心烦多梦,腰酸膝软,肢体麻木,舌红干或舌尖边淡而舌红起刺,苔少而干,脉细数。肾精宜藏不宜泄,宜固不宜升,宜敛不宜散。若肿去阴伤,肾精不藏,精血亏损,则以养阴固肾为要。代表方如六味地黄汤、左归饮。常用药物可选用女贞子、菟丝子、金樱子、山萸肉、芡实、莲须、牡蛎、杜仲。
肾精下泄而阴精亏损,见大量蛋白尿,血浆蛋白低下,舌淡而尖红,苔少,脉细弱者,宜填精固肾,上方加桑椹子、肉苁蓉、首乌、鸡血藤。
伴见气虚者,宜益气固精,上方加党参、北芪、白术。
伴见阴虚阳亢,血压升高,头晕痛,面色潮红,脉弦数者,宜养阴潜阳,加牡蛎、夏枯草、麦冬、白芍、怀牛膝、桑寄生、山楂子、钩藤、泽泻等。
血尿持续不退者,宜凉血养阴,上方加旱莲草、白芍、丹皮、小蓟、白茅根。
蛋白尿持续不退而肾功能尚未减退者,宜敛阴固肾,重用女贞子、菟丝子、金樱子,加桑螵蛸、益母草。阴损及阳,阴阳两虚者,宜温肾养阴,加巴戟、补骨脂,并加重菟丝子的用量。
用药不宜过于滋腻,亦不宜妄用温燥之品。
肾炎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治法,在不同的病人亦有不同的治法,故法中有法,各有变通,应灵活地辨证应用。如理气泄浊与养阴固肾合用以攻补兼施;清热解毒与养阴固肾合用以清补治之;救逆固脱合理气泄浊以标本同治。故在急慢性肾炎的治疗过程中,有一法取效者,有数法合用而获效者,贵在辨证论治耳。
(罗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