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非尽病在肺,中消每见中气衰

名医简介

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晚清民国医家。

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灵枢·五变》曰:“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痹”。指出了五脏虚弱是发生消渴的重要因素。后世在此基础上,对本病研究又有进展。根据本病“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把本病分为上、中、下三消,如《证治准绳》云:“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有膏为下消。”从而明确了辨证规范。消渴的病变脏腑,着重在肺、胃、肾。上消多肺燥,中消多胃热,下消多肾虚,三者之中以肾为关键,症状上虽有偏重,往往又相互影响,故《临证指南医案》指出,“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可见本病病机特点在于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张锡纯先生在立足于前人认识的基础上,知常达变,对消渴发病机理及病变脏腑又作了深入探讨,提出:上消口干舌燥,饮水不能解,渴之证不全在肺热不能生水,而与心移热于肺亦有关。对上消的治疗,医界惯用白虎加人参汤,而张氏则“曾试验多次,然必胃腑兼有实热者,用之方的”。中消多食犹饥者,多系脾胃蕴有实热。然间或有因中气不足者,此系胸中大气下陷,中气亦随之而下陷。所致脾胃蕴有实热者,当用调胃承气下之,使用之时“须细为斟酌”,应以“其右部之脉滑而且实”为其适应症。如“其人饮食甚勤,一时不食即心中怔忡,且脉象微弱者……,宜用升补气分之药,而佐以收涩之品与健补胃脾之品”,以升陷汤治之,并指出“若误用承气下之,则危不旋踵”。下消,饮一斗溲也一斗,多责在肾,张氏认为此“系相火虚衰,肾关不固,宜用八味丸”治之。

张氏对消渴的发病持“古有上、中、下之分,谓其证皆起于中焦而极于上、下”的观点,其病发在脾,“至谓其证起于中焦,是诚有理,因中焦脾病,而累及于脾也。盖脾为脾之副脏,……脾病累及于脾,致脾气不能散精达肺,则津液少,不能通调水道则小便无节,是以渴而多饮多溲也”。消渴的发病与元气不升亦有关。针对上述病机,张氏自制玉液汤、滋脖饮以疗之。

李某,年二十六岁,得大气下陷兼消食证。

病因:其未病之前二年,常觉呼吸短气,初未注意。继因校中功课劳心短气益剧,且觉食量倍增,因成消食之症。

证候:呼吸之间,觉吸气稍易而呼气费力,夜睡一点钟许,即觉气不上达,须得披衣起坐,迟移时,气息稍顺,始能再睡。一日之间,进食四次犹饥,饥时若不急食,即觉怔忡。且心中常觉发热。大便干燥,小便短赤,其脉浮分无力,沉分稍实,至数略迟。

诊断:此乃胸中大气下陷,兼有伏气化热因之成消食也。为其大气下陷,是以脉象浮分无力,为其有伏气化热,是以其沉分犹实,既有伏气化热矣,而脉象转稍迟者,因大气下陷之脉原多迟也。盖胃中有热者,恒多化食,而大气下陷其胃气因之下降甚速者,亦恒能多食。今既病大气下陷,又兼伏气化热,侵入胃中,是以日食四次犹饥也。此宜升补其胸中大气,再兼用寒凉之品以清其伏气所化之热,则短气与消食原不难并愈也。

处方:生箭芪六钱,生石膏一两,捣细,天花粉五钱,知母五钱,玄参四钱,升麻钱半,柴胡钱半,甘草钱半。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复诊:将药连服四剂,短气已愈强半,发热与消食亦大见愈,遂即原方略为加减俾再服之。

处方:生箭芪六钱,天花粉六钱,知母六钱,玄参六钱,净萸肉三钱,升麻钱半,柴胡钱半,甘草钱半。

共煎汤一大盅,温服。

方解:方中去石膏者,以伏气所化之热所余无多也。既云石膏而又将花粉、知母诸凉药加重者,因花粉诸药原用以调剂黄芪之温补生热,而今则兼用之以清伏气所化之余热,是以又加重也。至于前方之外,又用萸肉者,欲以收敛大气之涣散,俾大气之已升者不至复陷,且又以萸肉得木气最厚,酸敛之中大具条畅之性,虽伏气之热犹未尽消,而亦不妨用之也。

效果:将药又连服四剂,病遂痊愈。俾停服汤药,再用生箭芪、天花粉等分乳为细末,每服三钱,日服两次以善其后。

或问:脉之迟数,恒关于人身之热力,热力过盛则脉数,热力微弱则脉迟,此定理也。今此证虽有伏气化热,因大气下陷而脉仍迟,何以脉之迟数与大气若斯有关系乎?答曰:胸中大气亦名宗气,为其实用能斡旋全身,故曰大气,为其为后天生命之宗主,故又曰宗气。《内经》谓宗气积于胸中以贯心脉而行呼吸,深思《内经》之言。知肺叶之阖辟,因为大气所司,而心机之跳动,亦为大气所司也。今因大气下陷而失其所司,是以不惟肺受其病,心机之跳动亦受其病而脉遂迟也。

(据郑羸洲主编《张锡纯学术研究》改写)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消渴卷》
2
本条ID:15095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