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李振华(1927〜),天津市中医院主任医师。胃脘痛之病因颇多,常见的有脾胃虚寒、肝气犯胃、气滞血瘀、饮食停滞等等,多以温中健脾、疏肝和胃、理气活血、消食和胃等法治之。其实在临床上常见的阴虚胃痛亦属不少,笔者在治疗胃脘痛中,注重养阴益胃,对于某些缠绵不愈之胃痛每能建功。兹将体会介绍为下:
重养胃阴,遵古不泥
阴虚胃痛,其表现隐隐作痛或有剧痛,其痛如割,不思饮食,胃脘嘈杂,口干欲饮,大便秘结,形体消瘦,皮肤干燥,舌红苔少,脉象细数。对于阴虚胃痛历代医家均有立方,如仲景立“麦门冬汤”,叶桂立“养胃方”,吴瑭立“益胃汤”等等,皆为养胃益阴而设,以上各家诸方临证应用均有疗效。余在临证中除注重以上脉证之外,还着重审视其既往治疗经过,病者往往迁延日久,郁热伤阴,胃络失养,医家亦多从理气止痛或温燥之类投治,致使胃阴更伤,诸症难解。凡对此者,吾则据古方立法,遵“益阴宜远苦寒”之旨,自拟“芍药益胃汤”(白芍、沙参、麦冬、石斛、生地、砂仁、延胡索、甘草)。方中重用白芍、沙参、石斛、麦冬以养阴益胃,使阴气复,津液生,胃气自复。此方补而不腻,行而不散,润而不凉,通而不泻,临床应用得心应手。例如曾治曹某,男,42岁,自述患胃痛5年之久,早在部队工作时发现胃痛,不思饮食,胃脘作痛乍轻乍重,纳食后胃痛尤甚,患者体力日渐衰惫,终因精神体力不支而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后经纤维胃镜内窥,确诊为萎缩性胃炎,屡经市内各医院诊治均无显效而来求治。笔者检查时,见患者皮肤枯槁,形体瘦削,舌质暗红,苔少无津,脉细微数。此患者胃痛多年,又过服温胃理气之品,胃津大伤,胃阴耗损无疑,急需养阴益胃,投以“芍药益胃汤”:
嘱服5剂,再来复诊。
二诊:自觉服药后胃中稍舒,细思良久,此药服后虽无大进并无不适,可能药已中病,按原方再服7剂。
三诊:病情大有转机,胃痛减轻并已知饥思纳,说明胃阴渐复,胃气欲回,前方已应,效不更方,再服7剂。
四诊:胃痛已瘥,纳食倍增,舌质转红润,苔薄白初蒙,脉象亦有转复。
五诊:时隔2个月复诊,自述前方服30余剂后,饮食正常,胃脘不痛,体重增加,精神抖擞,与前判若两人,已恢复工作。因时值盛夏,自觉服煎剂不便乃改丸剂“芍药益胃汤”合“参苓白术散”进服,远期观察,安然无恙。
脾胃体同,各不相谋
前人往往把脾胃并论。脾胃虽同属中土,然脾为湿土,胃为燥土,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主运化,胃主纳谷;脾胃虽为表里,但性能各不相谋,因此脾胃应分治。李东垣立“脾胃论”,但其论脾胃,重在阳气的升发而未详及脾胃之阴,因此他在辨证论治时,详于脾胃而略于胃,迨丹溪始论“脾土之阴”,但对脾与胃仍合一而论;明代医家对脾阴有所论述而较少论及胃阴。叶氏倡言胃阴,创立了养胃阴一法弥补了历代脾胃不分的不足。
笔者认为,脾为五脏之一,主健运化生精微,藏而不泻,以升为补;胃属六腑之一,主纳食职司传导,化而不藏以通为用,故有“脏宜藏,腑宜通,脏腑之体用各殊也”之说。脾胃之病在治则上应以“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为准绳。余在治疗阴虚胃痛一证中体会到,凡有胃脘嘈杂,隐隐作痛,口干欲饮,不饥不纳,形体消瘦,舌红苔少等胃阴不足之证,皆宜甘养胃阴,以使通脾,即有效验。若予四君、异功等治脾之方,则方效多不满意。
调理善后,培补收功
阴虚胃痛多以病日旷久,病程长、反复多为其特点,故在治疗之始,虽辨证准确,药中肯綮,疼痛乃止,诸症渐瘥,但不用善后之剂调理,一旦复发,则前功尽弃,因此善后之法不可不讲,而善后之剂亦不可不服,常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培补气阴,以收全功。
(韩禅虚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