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简介
夏贤闽(1929〜),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视网膜脱离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多见于近视眼又有外伤史者。视网膜原有变性,玻璃体有不同程度的液化,使玻璃体液流入裂孔,致使视网膜内层与其本身的色素层剥离。起病多突然,自觉眼前有黑影遮盖,视力发生障碍,视物变形,有时发生闪光感。眼底检查:视网膜剥离部呈灰白色波浪样突起,网膜血管起伏于其上。仔细检查可发现红色的马蹄形或圆形裂孔,多见于颞侧或上方,眼压常下降。
继发性视网膜脱离,系由其他眼病并发,如渗出性脉络膜炎、大块性渗出性脉络膜炎、增殖性网膜炎、交感性眼炎、眼眶感染、眼球筋膜炎及脉络膜肿瘤等。眼底检查:剥离部饱满,不呈波浪状,多无裂孔。
根据本病的突然发生,视力减退,当与“暴盲”相似;至于患者自觉闪光感,则与“神光自现”(《审视瑶函》)、“电光夜照”(《目经大成》)相似。病情迁延日久,最终变为视网膜全脱离而失明,则与“青盲”相似。
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则应卧床休息,争取早日进行手术,于手术之前,如果发现玻璃体极度混浊,难于窥见视网膜者,可应用三仁五子汤内服,同时应用阿托品散瞳。
手术之后,发生以下诸情况,可考虑应用中药调理:
1.脾胃虚弱,宿食不消,或卧床日久,气弱无力,心气不舒等。宜补气健脾,逐湿祛痰,行滞开郁。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2.血虚头痛,痛虽不甚,而终日惶惶,如细筋牵引,痛连眼梢角,其目涩,下午痛甚,常有心悸,怔忡,呕恶,眩晕等。宜补血为主。方用加味四物汤(《金匮翼》方):
3.如见有自汗、盗汗明显者,宜收敛止汗。
4.阴亏火旺,心烦不寐,头晕耳鸣。舌质红,脉细数。宜壮水制火,滋阴清热。方用东垣朱砂安神丸。每日2次,每次4.5g;阴虚而火不太旺者,宜服天王补心丹,每日2次,每次4.5g。
5.术后,发生大量视网膜或玻璃体出血者,宜用坠血明目饮(《审视瑶函》方)加减:
陈血不退者,宜用黑神汤(《局方》)加减。
6.术后,虹膜刺激症状严重者(非感染性),宜除风益损汤(《原机启微》方):
7.术后,视网膜虽平,裂孔已封闭,但视力增加不明显者,宜用明目地黄汤(《审视瑶函》方):
8.术后,裂孔已封闭,但视网膜下积水较多,可用四苓散和六味地黄汤:
继发性视网膜炎(肿瘤除外),及找不到裂孔的原发性视网膜脱离,应用阿托品散瞳,酌情卧床休息,同时可考虑以下的辨证论治:
1.肝肾阴亏:多见于眼内干涩,头晕耳鸣,遗精腰酸。脉象细微。宜滋阴养肝。方用明目地黄汤加减:
2.阴虚火旺:多见颧红唇赤,虚烦不寐,腰脊酸痛,阳兴梦遗。舌质红苔少,脉细数。宜滋阴降火。方用滋阴地黄丸加半夏、胆南星(《眼科百问》)方):
3.肾阳亏损:多见身体疲劳,倦怠无力,腰酸觉冷。舌胖嫩而肥,脉沉迟而虚。宜温补肾阳。方用加减八味丸(《审视瑶函》方):
4.心肾不交:夜寐不佳,神烦怔忡,眼前常见闪光感,腰酸足软。脉濡细。宜补心肾。方用补水宁神汤(《审视瑶函》方):
5.脾虚湿盛:多见食欲不振,精神疲乏,小便短少。舌苔薄黄或腻者。可用归芍六君子汤和五苓散加减:
视网膜震荡
眼球受挫伤后,往往在眼球后极部的视网膜发生灰白色或牛乳样的混浊水肿,有时在挫伤处或其对称处,偶然可见视网膜出血。受伤后视力立刻减退,视网膜水肿在挫伤后24小时逐渐加重。轻症数日后逐渐消退,重症约数星期后消退。通常视网膜水肿消退后,眼底可恢复正常,中央视力恢复,中心暗点消失。但也可能视力和视野无进步,水肿消退后数星期,黄斑部呈现轻度微细或较多的色素。严重者,黄斑部可发生萎缩瘢痕,甚或穿孔,偶然发生视网膜剥离。
视网膜震荡,属于中医的“撞击伤目”的范畴之中。
《原机启微》说:“夫肉腠固,皮毛密,所以为害者,安以其来也,今为物之所伤,则皮毛肉腠之间,为隙必甚,所伤之际,岂无七情内移,而为卫气衰惫之原,二者俱召,风安不从。”健康入腠理密固,外邪无隙可乘。外伤后,则腠理疏松,再加外伤时七情内移,而卫气衰惫,二者兼奏,风邪便乘虚而入。这是眼外伤的一般机制。其辨治规律大致如下。
1.视网膜水肿,视力下降。《审视瑶函》说:“目为血所养,今伤则血病。”外伤时,风邪乘虚而入,故以驱风养血为主。视网膜属水轮,属肾,因此需要滋补肾阴。方用除风益损汤(《原机启微》)合六味地黄汤加减:
2.视网膜水肿,同时伴视网膜出血,宜补血止血驱风。方用除风益损汤加减:
3.视网膜水肿已消退,但视力、视野仍未恢复正常者,宜补肾明目。方用明目地黄汤。兼情怀不畅者,方用加味逍遥散(《审视瑶函》方)加减。
患者应安静卧床,局部用阿托品滴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