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同血瘀相关,辨证与识病同求

名医简介

李祥云(1939〜),女,上海中医药大学妇科教授。

肾虚同血瘀相关

众所周知,肾是生殖发育的物质基础,胞脉系于肾。历来医家均尊古,治不孕症多以补肾之法,或补肾阳,或滋肾阴,或温补脾肾,或滋养肝肾等。这些治法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临床发现有许多病人沿用此法就是无效,而改用补肾祛瘀法则见效很快,疗效提高。究其原因何在?

我曾统计257例治疗的不孕症患者,经辨证属肾亏不足者有71例,占27.63%;脾肾亏损者有33例,占12.84%;肝肾亏损者有30例,占11.67%。这三者均与肾有关,三者相加共占52.14%,这还不包括肾阴亏损在内,说明肾在不孕中是占主导地位的。另外,从257例患者中再看与瘀阻有关的数字统计,瘀血阻滞者有76例,占29.57%;肝郁气滞者19例,占7.39%;寒湿凝滞者7例,占2.73%。三者相加占39.69%,说明瘀阻或致瘀因素在不孕中所占比例亦较大。从上述这些比例就足以说明肾虚与血瘀的重要。

再从不孕症中最常见的几个病种来分析:由于输卵管因素而来就诊者,约占不孕症中的40%,其中输卵管梗阻的,又占绝大多数。我统计了治疗的87例输卵管梗阻患者,有75例妊娠,妊娠率为86.2%。这些输卵管梗阻患者,经中医辨证分为五型,即气滞血瘀、寒湿凝滞、痰湿瘀滞、气虚血瘀和热盛瘀阻,五型中均不离“瘀”字,就是说输卵管梗阻者均与瘀有关。87例中有40例(占45.97%)兼有不同的肾虚症状,可见肾虚与血瘀占有主要比例。

统计了74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全部采用自拟补肾祛瘀方加减。方药组成:

仙茅、仙灵脾、熟地、当归、三棱、莪术、丹参、鸡血藤。

经过半年的治疗妊娠率为32%,其他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总有效率达96%。

黄体功能不健全者,统计了72例,均兼有肾亏症状,属肾亏瘀阻者或有致瘀因素者占72%。

上述仅介绍了不孕症患者中最常见的几个病种,至于其他引起不孕的病种,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不调等属于肾虚瘀阻者均占一定的比例,这些统计数字均能说明实际问题。

肾虚与血瘀关系密切。肾为藏精之脏,五脏六腑之精皆藏于此。精可化血,故有精血同源之说。如果肾精充足,冲任胞宫得以濡养,血海依时满盈,经水调畅,如期而行,易受孕有子。反之,如果肾亏精少,肾气不足,则冲任胞脉失于濡养,冲任气血不畅,气血易停滞而瘀阻,瘀阻脉络影响二精相搏,故不孕。据此病机我提出“肾亏瘀阻”的观点,主张以补肾祛瘀为法。如果一味祛瘀攻伐,则会损伤正气,伤及精血,妨碍气机流畅,故应保护正气,维护肾气,扶助精血,治疗时用补肾之药,肾充精足,气血充沛,冲任胞宫得以濡养,肾盛阳充,能温煦脾阳,脾肾机能振奋,脏腑功能正常,既能生血,又使生殖功能正常,系胎有力,孕后不易流产。

临床观察,经我治愈的不孕症患者流产率很低(仅5%以下),较正常妊娠流产率10%〜18%的统计数低得多。我提出这种肾亏瘀阻的观点,及现代医学的研究亦能得到支持。中医讲的“血瘀证”,实验发现血液出现高凝状态。以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力轲;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缩短,血纤蛋白原的降解物提高,这说明血液呈高凝状态。血循环不良,可影响卵巢的供血,使卵巢的内分泌功能受到影响,会出现月经不调。如果给予补肾祛瘀的治疗,则血液高凝状态得以改善,卵巢的功能就可恢复。药理研究发现,补肾药有类激素样作用,如仙茅、仙灵脾、巴戟天、菟丝子、肉苁蓉等,能使雌性大鼠垂体前叶、卵巢、子宫的重量明显增加,改善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功能,使卵巢的内分泌功能渐趋正常。又研究发现活血化瘀药可扩张血管,增加器官的血流量,改善患者的高凝血状态,并抑制血小板凝集,增加纤溶酶活性,促进已形成的纤维蛋白溶解,并改善血循环,使气血流畅,提高了血浆的渗透压,使细胞外液流向血管内稀释了血液,血粘度下降,增加了血液的流通性,可改变输卵管、子宫的内环境。如此将补肾祛瘀药配伍应用,可助孕。因而我治疗不孕症成功率高的关键,在于大胆地用药,不半途更法改方,用药时间略长(一般在3个月以上),即可见效机。

辨证与辨病同求

在妇科领域中,很多疾病可以导致不孕,在某种疾病中是存在着共性的。如输卵管梗阻,从我的临床观察治疗中归纳为五型,这五型全都离不开一个“瘀”字,因而我遇到输卵管不通的患者,就考虑到化瘀破瘀的方法。另外还应注意询问病情,了解发病的原因,有无人流史、盆腔炎史、受寒史等等,初步分析其性质,再询问患者的症状表现,根据这些症状综合分析属于何型。我对输卵管梗阻分型的具体依据是:

1.气滞血瘀型:其主症是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行乳胀,少腹胀痛拒按,心烦。

2.寒湿瘀滞型:其主症是月经后期,经行量少,少腹冷痛坠胀,得温则舒,畏寒肢冷,带下色白。

3.痰湿瘀滞型:其主症是月经后期,量少,甚则闭经,形体肥胖,头重体倦,面目浮肿。

4.气虚血瘀型:其主症是月经先期,量多色淡质稀,有时少腹隐痛,神疲乏力,心悸气短。

5.热盛瘀阻型:其主症是月经先期,量多质稠,色鲜红或紫红,少腹疼痛拒按,身热或低热缠绵,面色红赤,口苦咽干,带下色黄。

上述这些主症中,我们从月经情况、腹痛性质、其他兼症等方面来区别分析就一目了然,当然舌苔脉象也有很大的差别,根据这些差别就很容易辨证分型,用药就有了依据。这样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疗效亦随之提高。我治疗的87例输卵管梗阻者,有86.2%的人妊娠,可见一斑。

再从黄体功能不良者分析,卵巢分泌雌、孕激素,其分泌功能正常,孕育就有了基础,基础体温会呈现典型双相曲线,该曲线间接反映出卵巢功能正常与否。我们统计了72例黄体功能不良者,100%与肾有关。中医认为肾是生殖发育的物质基础,实验研究补肾药能提高卵巢的雌孕激素水平。对黄体功能不足的患者,我们用药以补肾为主,再结合患者出现的症状,辨证分析,随症加减,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又如盆腔炎患者其不孕多由炎症所致,故基本用药是清热解毒,再结合症状,辨证用药,即疗效较速。诸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多嚢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病,均如此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考虑用药,故而见效快,每收事半功倍之效。

不拘一方一。法唯求斋化新生

传统的中医药治疗以中药内服为主,我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单用中药内服疗效较差,尤其是输卵管梗阻、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病变,服中药到达这些部位药量有限。为提高疗效我试用灌肠法、中药离子透入法、穴位激光照射法,有时还选用针灸疗法、推拿疗法、静脉滴注法等,通过这些方法的试用,确实提高了疗效。

灌肠法,其基本用药是三棱、莪术、苏木、蜂房、皂角刺等,并根据病情,随症加减。将药物浓煎成150ml,用灌肠器由肛门注入,行中药保留灌肠,肛管插入深约15cm,每晚1次,经期停用。为使中药能在直肠内保留时间延长,应在晚间大便后灌肠为宜。灌肠方法多适用于输卵管不通者、子宫内膜异位症者、盆腔炎者等。药物可通过直肠壁的吸收直达病变部位,有利于病灶的消失。

中药离子透入法是将上述灌肠的药液或内服中药的药液取50ml,倒入纱布垫置于患者下腹部,通过直流电离子透入仪将药液中不同的离子透入盆腔。用这种方法能帮助病变组织的炎症瘀阻消散吸收,提高治疗效果。

静脉滴注法,选择药物很多,如丹参注射液、一枝黄花注射液、复方莪术注射液、复方红花注射液等。凡是经药理试验可以应用于静脉滴注的中药制剂,具有清解和活血化瘀作用的针剂均可静脉滴注。以丹参注射液为例,用10〜12支丹参注射液(每支2ml,每毫升含原生药1.5g)放入5%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每日1次,1个月用15〜20天为1疗程,经期停用。治疗3〜6个疗程,可有很好的疗效。其他药物的静脉滴注法均可参此施行。

再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率很高,在不孕妇女中高达50%〜70%,患者受着行经时腹痛的折磨,直接影响患者的情绪和身心健康。我对这些患者给予耳针治疗,多数是采用耳针贴敷法,取穴为子宫、卵巢、交感、内分泌等。采用耳针后既可止痛又可调节内分泌环境,患者疼痛一止即精神振作,树立起信心,机体的正气活跃,脏腑功能振奋,再加上内服、外治法的治疗,因而奏效较速。在治疗不孕症方面,多年来我坚持多法配合,不拘一方一法,其疗效高的原因也在于此。

条目信息
1
摘自《古今名医临证金鉴·妇科卷》
2
本条ID:150586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