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一药之师

昔人评议文章,有增移一字而词句清顺,气势陡振,琅然可诵,即所谓“一字之师”。吾谓中医治病,若辨证既明,立法、遣方亦不误,惟用药不能丝丝入扣,设有贤达为之指点一二,加入对证之药,则疗效卓著,其作用当不亚于一字之功,此即吾所谓“一药之师”也。

忆余幼年学医时,此类事实而不能忘怀者有二。其一,某年端午后,同湾刘培义之弟患湿温,延龚某诊治,服药至十余剂,而无效,刘来县请吾父一决,并度父老病不能远行,先请龚医将病情,脉象,舌苔经过一一笔录,请为斟酌。父审视毕,谓余曰:“照龚方(内有芩、连、半夏等药)加干姜一味可也。盖湿温痞、呕、泻利,有同于伤寒胃不和。湿郁热蒸,中焦不和,则湿热二者,愈益纠缠不解,故前人有抽茧剥蕉之喻。仲景半夏泻心汤,用芩、连清热,姜夏燥湿,借用于湿温,可谓面面俱到。若今人只敢用寒凉药而不用辛热药,未免遗却一面,遂至不效矣。”刘持方归,服此方数剂,竟愈。以后愚临证时,对于湿温,有时施用此法亦有效验。然而患者舌苔黄燥,或中心带剥,或舌质红绛,应谨防胃阴受损,干姜辛热,仍不可用。清·张聿清《医案》治湿温,有此类型一案,可作殷鉴。至于人参、甘草、大枣等药,助湿酿热,如遇湿热蕴隆,亦宜酌。

其二,是岁秋,余由县回乡,探视三叔之疾,其人素嗜酒,其证有腹满时痛,不食而吐,大便溏泻,日行三、五次,小便清白,脉缓弱,苔白厚,是太阴脏寒脾不健运寒湿凝滞致病,当与温中之法,进理中汤二剂,无效。又加熟附子,服二剂,亦无显效。急归持方示父,父审视毕,谓余曰:“方尚与证相合,惟宜加理气药一两味,必有大效矣。”“前人如朱丹溪用参芪补药,必佐以橘皮。张石顽于理中汤内加青陈二皮,方名治中汤,甚有巧思。盖气行则水行,气为血之帅,故治疗水血痰食诸病,苟能于对证方中,加入行气散结之品,殊有加强疗效作用,不仅气郁病患可用理气药而已。”余遵其说,遂于前方加砂仁、煨木香、川朴、炒建曲等药,又服二剂,果愈。

自抗战爆发后,余避难回乡,悬壶于官桥李家集,适福兴杂货店店东李某某老丈,体素弱,素有咳喘之疾,某年冬天大发,延愚诊治。审视前方,均为疏肺化痰之剂。其证面部浮肿,恶冷腰痛,呼吸迫促而不能平卧,少腹部拘急不舒,大便尚可,小溲短少,舌质淡苔白,脉沉细而弱。

断为久病咳喘,势必及肾。肾为真阳真阴之本,肾虚而不能温煦摄纳,故出现上列种种症状。

《内经》谓“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素问·逆调论》),是其明证。故从前治肺、治脾无效,此时当用温肾益阳固本补虚之法为宜。遂用八味肾气丸方作汤与服。数剂后,诸证少减,惟喘证仍存。又仿都气丸之意,将前方去肉桂,加五味子,服五剂,药有小效。又参都气丸合观音应梦散复方之意,用六味地黄汤加五味子、盐水炒补骨脂、胡桃肉、炒杜仲、煅滋石、怀牛膝、车前子与服。十剂后,患者精神渐振,诸证减轻,惟稍一动作仍感喘息不支。适老中医李某某在集上开位育堂药店,余持方请教。彼谓:此方温镇固摄,与证甚合。惟建议加沉香一味,以加强理气平喘作用。余从其说,将前方煎汤后每次用沉香粉数分,随药汤吞下。又五剂,喘息渐平,时至新春,已能起床,随即告愈。盖沉香一物,李时珍谓“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用于此证,自有良效。

某年秋,余暑假回乡休假,适邻村刘湾一吴姓壮年,患疟疾兼旬不愈。持前服方示之,为草果、黄芩等味。愚曰:间日疟发过多次,症状典型,可用截法。此方当加酒炒常山,疟发前二小时服,必效。服后,果愈。乡间医生以常山为下品毒药,不敢贸然轻用也。李士材云:“世俗畏常山发吐,不知其(治疟)有神功,但炒透则不吐耳。”可谓知言。昔清·康熙帝与曹寅书,推重金鸡纳治疟有神效,谓中土无治疟效药,并有疟疾不可妄服人参之说(见《红楼梦》附录)。愚谓金鸡纳一名金鸡勒,清·赵学敏据查慎行《人海记》所载已收入在《本草纲目拾遗》卷六木部下,此药治疟有效,自是事实。惟中医治疟效方,如汉·张仲景之《金匮要略》用蜀漆散治牝疟、温疟,唐《千金方》、《外台》以下方书用常山、蜀漆治疟之方,不胜枚举。因忆往时汉川县某小镇一药店,有治疟方多验。时至暑月,每日卖药数百剂,其药经铡过,不传方。愚托人购其药,细为检视,知为常山、草果、槟榔、乌梅、川朴、半夏、黄芩、陈皮等味,是从达原饮、截疟七宝饮诸方变化而来。故愚采用上法,泛治截疟,随证增损,极有效验。至于人参可否治疟,愚谓疟疾如夹暑湿纠缠,病邪势盛,虽露虚象,自不可服。曾见疟疾有误服人参补益,酿为臌证,以至不救者。若谓疟疾一概禁用人参,亦不尽然。曾治塾师李澍村,年愈花甲,患疟疾,服截疟药即好,但不断根,遇风冷即作,如是者两年。延诊:时方仲秋,衣尚重棉。愚视其舌苔白滑,脉象濡缓无力,肢冷恶寒,稍食生冷或油腻食物即腹痛吐泻。断为久疟中虚,虚多邪少之证。宜用露姜饮加味,治以温中固本为主而微兼散邪之法。遂与高丽参6克,苏红皮5克(愚在临床中凡用参芪白术等甘温补益中焦之药,必少加陈皮、枳壳等理气快膈之品,如异功散用陈皮,枳术丸用枳实之例,则补而不滞,补而受益)。药炖好后,合入鲜生姜汁一匙,露一宿,服前加温,分两次服。服后精神即振,以后连服数次,疟不再作。是治虚疟久疟,人参间亦可用。故人参治疟之说,必须运用辨证的方法,审证而定,并非一概禁用。

中医治病,应以辨证论治的原则为指导,而其重要的一个环节,又在遣方用药方面。但时下风尚,多重医而轻药。岂知投剂不准,用药不当,不仅影响病情向好的方面转化,甚至能危及患者生命,是知一药之微,关系于临床至大。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精勤博学的伤寒学家李培生》。李家庚 李家康 整理
2
本条ID:141798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