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儿健脾法当轻清

董氏于调治儿科病症每于脾胃生化升降着手,常谓小儿体禀稚阴稚阳而又生机蓬勃,营阴精微常呈不足,其生长发育全仗脾胃营养供给。强调小儿先天强者不可恃,若脾胃失调,仍易多病;先天弱者毋庸过忧,适当调摄脾胃,使后天化源充分,亦能转弱为强。就病机言,小儿患病多自外感或伤食,每见损及脾胃,诊治时必先察脾胃之厚薄,处方遣药亦须刻刻顾护胃气,一见不足,及时救护,强调“百病以胃气为本”,推崇仲圣、钱乙之方,认为白虎汤之配粳米、小柴胡汤之配姜枣、补肺阿胶散之伍糯米、泻白散之佐粳米,均含有护胃和中之意。他在“小儿用药六字诀”一文中,“轻”字居于首位,告诫医者用药勿使过剂,毋犯胃气,贵在清灵,贵在平和。

然调补脾胃方面,又忌呆补、蛮补,应掌握通补润燥之配合,在益气滋阴时每佐以通利助运之品。常用参苓白术散,认为补养脾阴的山药、苡仁、扁豆等均属谷物类,气味甘淡,深合脾胃本性;而在养胃法中,每以石斛、花粉、扁豆、谷芽与陈皮、枳壳、佛手、香橼等润燥相伍、相得益彰。

董氏深谙东垣之《脾胃论》“脾胃既虚,不能升浮……清气不升,浊阴不降”,十分重视脾胃升降枢机作用。治小儿泄泻除辨寒热虚实外,亦应注意清浊相干,升降失调,喜用葛根、扁豆衣、扁豆花、荷叶等药参入方中,取其轻灵升清、宣发清阳、便泄自和;更有顽固便秘之因脾胃气机升降失调者,用通润之剂中反佐一味升麻,旋转气机,升发清气,浊阴自降而达结开便通。

对痰咳久延,包括迁移性肺炎、肺脓疡等重症,肺脾两虚,痰浊内生,久久不愈,则采用培土生金以杜痰,即杜痰之源,擅用星附六君汤之培土生金法,健脾荣肺,复其清肃之令而咳痰均和。宿哮缠绵之因肺脾阳虚,寒饮内伏,辄选苓桂术甘汤通阳健脾,为崇土利饮法,尚可合二陈、三子,成为一首治咳喘防复发的根治之剂,均是董氏对脾胃学说的融汇而延伸发展。

曾治一11月龄患先天性溶血性贫血、黄疸之危重儿,经常高热达40℃(肛表),咳嗽频作,面黄如蜡。本病系溶血危象,红细胞异常,每易破坏呈高热身疼,随时有衰死竭亡之虑。董氏审患儿病本乃先天不足,元气大虚,脾之统血失职,病因阴血大耗,为里虚感邪之重症。治疗本病当从脾胃考虑,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然“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亟须补气健脾复其统摄之权,选用东垣麻黄人参芍药汤加味治疗,退热止咳,常能转安。考本方出自东垣《脾胃论》,主治“脾胃虚弱,气促憔悴”而又表有大寒,里邪耗血,成为后世治疗虚人外感之名方,旨在健脾胃益中气以顾病本。应用全方,充分考虑到患儿元气大虚,阴血亏耗的本质,以及卫弱易感外寒之标象,参芪甘草补气益脾,托邪外出,配麻桂以解表邪,归芍养血和营,麦冬五味清热养肺,元气振,阴血生,外邪解而气血滋生,从而救治了危重症。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推理论病的儿科专家董廷瑶》。王霞芳 整理
2
本条ID:14147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