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孕症是指妇女婚后二年以上,有正常性生活,配偶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而不孕者,或曾孕育又间隔二年以上未再孕者。前者称“原发性不孕”,中医称“无子”、“全不产”。后者称“继发不孕”,中医称“继绪”,古人谓之“五不女”,属先天性生理缺陷,非药物能奏效,不属文中讨论范围。
不孕的发生最常见的原因是卵巢的排卵障碍或黄体功能不良或慢性盆腔炎症致输卵管堵塞或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及子宫内膜异位症影响输卵管的通畅或孕卵的着床等。
中医学对不孕的病因病机认识,历代医家论述颇多。如《诸病源候论》云:“子脏冷,无子者,由将摄失宜,饮食不节,乘风取冷,或劳伤过度,风冷之气,乘其经血,结于子脏,子脏则冷,故无子。”《校注妇人良方·求嗣门》记有:“窍谓妇人之不孕,亦有因六淫七情之邪,有伤冲任,或宿积淹留,传遗脏腑,或子宫虚寒,或气旺血衰,或血中伏热,又有脾胃虚损,不能营养冲任。”《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曰:“女子不孕之故,由伤其冲任也……或因宿血积于胞中,新生不能成孕,或因胞寒胞热,不能摄精成孕,或因体盛痰多,脂膜壅滞胞中而不孕,皆当细审其因,按证调治,自能有子也。”归纳之,不外乎气郁宿血,痰湿内盛,胞宫寒冷,气血不足,胞脉蕴热而致不孕。前人对不孕的这些论述,至今仍指导着临床,或从气郁血瘀,或从痰湿内阻或从胞宫寒冷,或从气血不足,或从胞脉蕴热而论治。除气郁、宫寒常用化瘀之品外,其余各治法很少强调活血化瘀药的运用。丁氏提出,不能单纯从寒从热、从虚从实治不孕,必须重视气血瘀滞在不孕症的发病,并指出“久不孕,必有瘀;久不孕,必治瘀;瘀去血畅,孕育可望”。这实属他诊疗不孕的经验之谈。丁氏提出“不孕治瘀”的依据主要是两点:“瘀”为不孕必然的病理产物。因不孕患者多有病史长,患病久,久治不愈,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意志消沉,默默少语,胸胁苦满,纳呆食少,善叹息等特点。瘀血的产生与气有关,气行则血行,气郁则血滞,气阻则血瘀。中医学还认为,久痰致瘀,久热致瘀,久寒致瘀,久虚致瘀。换言之,不管任何原因导致瘀血的产生,影响脏腑血气的运行,加重胞脉的瘀阻,不能摄精成孕。
所以说“瘀”为不孕的必然病理产物,也是不孕的重要病理基础。故丁氏提出“久不孕,必有瘀”。
“瘀”为不孕临床表现的重要特征。不孕者情绪多见:郁、怒、悲、忧、思;月经多有:少、痛、闭、黯、块;症状多现:痞、满、闷、胀、痛。以上临床特征可用“瘀、滞、堵、寒、结”五字而概括。
《内经》曰:“结者散之”、“留者攻之”、“血实者决之”。故丁氏主张“久不孕,必治瘀”。丁氏“不孕治瘀”常用有四法。
一、行气活血法
本法适用于气机郁滞,气血瘀阻胞脉之不孕。多为素体肝郁或郁怒伤肝者。因气血瘀滞胞脉,冲任不能相资,两精不得结合致不孕。症见久不孕,经行涩滞量少,色黯有块,下腹胀痛或绞痛拒按,乳房胀痛,精神抑郁或烦躁易怒,舌暗红或有瘀点,脉弦细。宜解郁行气,活血化瘀。如气滞偏重,选柴胡疏肝散、逍遥散、开郁种玉汤等方加丹参、郁金、元胡等;如血瘀偏重,选少腹逐瘀汤加丹参、桃仁、红花;化热去干姜、肉桂加山栀、丹皮、黄芩;乳胀痛触之有块加青皮、路路通、王不留行。
案例:彭某某,29岁,因婚后3年不孕,于1991年11月5日初诊。
述婚后3年余,配偶正常,未避孕而不孕。月经准月,量不多,5天净,色黯有块,经行小腹疼痛拒按,经畅块下痛减,口干口苦。在西医院查“催乳素偏高”,既往服过中药。就诊时性情抑郁,面黄褐斑显,舌暗经有瘀点,苔薄黄,脉细弦。
辨属肝郁血瘀之不孕,拟行气解郁,活血化瘀法治疗,因瘀滞较重,用“少腹逐瘀汤”加减。
处方:
当归12克、白芍12克、丹皮12克、山栀9克、桃仁12克、红花12克、川芎9克、郁金12克、生蒲黄12克、五灵脂12克、元胡12克、小茴9克。
上方每2日1剂,略出入坚持服用半年,经来腹痛不明显,黄褐斑变淡,舌无瘀点。改服“开郁种玉汤”加丹参、月季花、鸡血藤、山萸肉、菟丝子又3月,于1992年9月10日来诊,已停经45天,某医院确诊为“早孕”。
二、化痰活血法
适用于痰湿内盛,痰瘀阻胞的不孕。多为禀受甚厚或脾虚痰湿壅滞者。因痰湿壅滞,气机不畅,瘀血内生,痰湿阻胞不能摄精成孕。症见形体肥胖久不孕,经色淡暗而质稠,量少后期或闭而不行,胸闷泛恶,带下绵绵,舌胖暗有齿印苔腻,脉滑。治宜燥湿化痰,行气祛瘀。可选“启宫丸”、“苍附导痰丸”加益母草、月季花、丹参、刘寄奴、鸡血藤、香橼。如气虚重加党参、白术,阳气不足加巴戟、淫羊藿、仙茅。
案例:张某,29岁,因婚后6年不孕,于1985年6月15日初诊。
述婚后6年未避孕,配偶生殖机能正常而不孕。自幼形体偏胖,15岁初潮,月经不规律,常有停闭3~6月不来经,即来亦量少色黯夹小血块,3天干净,带下量多,小腹胀痛。曾在某医院诊为“多囊卵巢综合征”,并作“双侧卵巢楔形切除术”。术后月经仍不规则。就诊时见其肥白,性情忧郁,胸闷乳胀,口内咸腻,舌胖暗苔腻,脉细滑。
辨属痰湿血瘀阻胞之不孕,拟燥湿化痰,活血调经法治疗。选“苍附导痰汤”出入,处方:
苍术12克、香附12克、胆星12克、法夏9克、陈皮9克、川芎9克、丹参12克、乌药9克、炒白术12克、益母草15克、红花12克、月季花12克。
上方略出入服用半年,月经2~3月一次,色渐转红。宗上法去红花加仙茅、淫羊藿、菟丝子,共服15月受孕。
三、温经活血法
此法适用于胞宫寒冷,寒瘀阻胞之不孕。多为肾阳虚亏,阴寒内盛,寒客胞中,寒瘀互结阻于胞脉而不孕者。若为虚寒证见婚久不孕,初潮较迟,月经延后或稀发,经色淡黯质清稀,夹小血块,伴有性欲淡漠,面色晦黯,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大便不实,舌淡暗而苔润,脉沉细,宜温肾散寒,活血祛瘀,可选“毓麟珠”、“右归丸”加鸡血藤、丹参、泽兰、鸟药、怀牛膝;阳虚重加巴戟、仙茅、淫羊藿。若为实寒证见经量偏少,色黯有块,小腹冷痛或阴冷,舌紫暗苔白,脉沉紧,宜温经散寒,活血祛瘀,可选“艾附暖宫丸”、“温经汤”,加生蒲黄、泽兰、五灵脂、红花、延胡。
案例:张某,28岁,因婚后2年不孕,于1989年4月8日初诊。
述婚后2年不孕,曾在某医院诊为“黄体功能不全”给“黄体酮”治疗无效。月经提前,量中等,色淡黯质稀,有小血块,经来是延后8~10天净,带下量多,经前乳胀,小腹冷隐作痛,腰酸神软,基础体温双相反应不典型。舌淡暗苔白,脉细乏力。
辨属肾阳虚亏,肝郁血瘀之不孕,拟温补肾阳,化瘀行气法治疗。方选“毓麟珠”加减。处方:
熟地12克、当归12克、川芎9克、仙茅12克、香附12克、巴戟天12克、乌药9克、泽兰12克、山萸肉12克、淫羊藿12克、菟丝子15克、白芍12克、益母草12克。
上方略出入每2日1剂,服三月基础体温双相典型,共服半年后怀孕(此案据丁氏记录整理)。
四、育阴活血法
本法适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之不孕。多见于素体阴亏或久病大病伤及肝肾者。因阴血不足,热从内生,血热互结成瘀,瘀热阻滞胞脉而致不孕。症见久不孕,经少色红或有小血块,带下不多,经前乳胀,心烦失眠,午后潮热,口干咽燥,舌红或暗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活血化瘀。方选“养精种玉汤”、“左归丸”加丹参、鸡血藤、刘寄奴、怀牛膝、郁金、延胡。
案例:李某某,27岁,因人流术后2年不孕,于1992年4月10日初诊。
述2年前人流术后不孕,曾在某医院诊为“慢性盆腔炎”,作输卵管通液报告:“输卵管通畅欠佳”。用过“胎盘组织液”、服过“金鸡片”。月经基本准月来潮,量不多色黯红,经期小腹胀痛,平素五心烦热,夜睡梦多。舌暗红少苔,脉细。
辨属肝肾阴虚,瘀热阻胞之不孕,用养阴清热,活血化瘀,调补冲任法治疗,方选“养精种玉汤”加味。处方:
熟地12克、山萸肉12克、鸡血藤12克、白芍12克、当归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丹参15克、香附12克、丹皮12克、路路通12克、皂刺9克、阿胶12克(烊化)。
上方坚持服用78天,某医院通液报告:“输卵管通畅”。1992年8月30日来诊,已停经40天,医院查尿妊娠试验阳性,诊为“早孕”。
从以上治不孕四法及案例可看出,“不孕治瘀”并未排斥“补肾育胞”这一根本,“四法”是在重视肾精充,肾气旺的基础上提出的。如“温肾助阳,活血化瘀法”、“滋肾养肝,活血化瘀法”、“温化痰湿,活血化瘀法”都无不重视“温肾益肾”或“滋肾养肾”这一根本。
在前已论述,“瘀”为不孕的必然病理产物,必致经隧不通,胞脉瘀滞而不能摄精成孕。“血脉流通,病不得生”。只有在温肾助阳或滋养肝肾或温化痰湿或温经散寒的同时活血化瘀,使瘀去血畅,肾精更充,肾气更旺,任冲通利,孕育可旺。可以这样讲,“不孕治瘀”既重视了“补肾育胞”这一根本,又不忽略通利胞脉的治疗,它们之间既为主从,又为因果。
从以上归纳出丁氏不孕治瘀常用活血化瘀药有鸡血藤、益母草、丹参、当归、川芎、郁金、延胡、赤芍、怀牛膝、红花、月季花等,其中又以鸡血藤、益母草、丹参、牛膝、当归、川芎倍受青睐。
在不孕治瘀的用药上仍体现了“药用平和,照顾气血,药力精专,祛补皆宜”的特点。
治疗不孕症,丁氏还强调应重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明确诊断,取得客观的依据指导临床治疗,有利于中医的辨证与西医的辨病治疗相结合,提高不孕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