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寒温统一

伤寒和温病统属外感热病范畴。“外感热病”之称,虽已为现今中医学界大多数人所接受,但尚有少数人仍持异议。先是有西医学中同志提出“急性热性病”之名,认为中医所谓外感病,主要属于西医所谓急性传染病,而急性传染病大都是以发热为主症的,故又有“外感热性病”之称;后来中医学界有些同志认为“热性”二字欠妥,因为“热性”是指其病性属热而言,而中医所谓外感病,并非都是病性属热,也有病性属寒的,故主张去掉“性”字,称之为“急性热病”;又因中医所谓外感病并不都是急性的,故又认为“急性”二字也不完全适合,不如径称“外感热病”为妥,这就是“外感热病”名称之由来。尽管如此,现在仍有个别人认为外感热病之名,不能概括寒病,不如仍旧称为“外感病”更妥。70年代,我曾为江西中医学院主编寒温统一的《热病学讲义》(1973年内部出版,1975年内部再版)。当时院内曾有人提出过“时病学”、“外感病学”、“外感热病学”、“热病学”等名称。我之所以定名为“热病学”,是因它能继承发扬《内经》关于热病寒温统一和内外统一的思想,比较全面,更符合中医学的整体观。有的同志认为,外感热病是指外因热邪所致的热性病证而言,并引《素问》“热论”所谓六经热病和“刺热”所谓五脏热病以及刘河间所谓“热病只能作热治,不能从寒医”等说为证,来证明所谓外感热病是不能包括外感寒病在内的。其实,《素问》所论热病,虽较详于热,也略及于寒。如其所谓“可汗而已”的“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即属寒证。尤其是它所说的“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更显然是说,寒邪伤于太阳之表,由于寒邪外凝,阳气内郁,以致发热,而太阳病发热即使很高(“体若燔炭”),也可一汗而解(“汗出而散”),必不致死。如果误认太阳伤于寒而发高热为热证,反投凉遏,必致恶化病情,陷入困境。正因为《素问》详于热而略于寒,继之而作的《伤寒论》乃详于寒,以补其不足。但从《伤寒论》中不仅论及伤寒病,而且论及中风、温病、风温和痉、湿、暍等病来看,可见它是统论一切外感热病。由此可见它所统论的外感热病之热,就只能是指发热症状,而不可能是专指热邪病因或热证病性而言。因此,讨论外感热病,就不应局限于热证,而应包括寒证在内。有的同志认为,不应把但寒不热的寒证纳入外感热病的范畴,这是因为他心目中的外感热病是有热无寒的。但热和寒是对立统一的,如《伤寒论》就继承发扬《内经》阴阳寒热对立统一理论,全面地论述了发热恶寒的表寒证,和寒热往来的半表半里寒热错杂证,以及但热不寒的里热证、但寒不热的里寒证,从而创立了三阳三阴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如果硬要把但寒不热的里寒证排除在外感热病之外,那就无法保持其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了。我认为近时根据《素问》统伤寒温暑于热病的精神,顺应当前中医学术发展趋势,结合临床实际需要,把伤寒学说和温病学说统一于外感热病学说中,使之相得益彰,成为完璧,显然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寒温统一只会进一步加强外感热病学科的系统性,使之更好地向前发展,而决不会妨碍中医学科的分化发展。中国医学分科发展到元、明朝,已细分为大方脉、小方脉、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伤寒、接骨、金镞、按摩、祝由十三科;到了清朝,则精简为大方脉、小方脉、伤寒、妇人、疮疡、针灸、眼、口齿、咽喉、正骨十科。为什么温病学说盛行的清代,仍然只设伤寒学科,而不增设温病学科?这是因为伤寒学科包括一切外感热病在内(如《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论》有中风、伤寒、温病、风温和痉、湿、暍病等),温病只不过是伤寒学科中的一个病种(发于春时者)而已。如果把温病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从伤寒学科中分化出来,那么其他外感病种是否可以一病一科地独立于伤寒学科之外呢?这显然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们都是伤寒学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如果把温病作为概括外感性热化过程的一类证(如《温病条辨》第一条所谓“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温疫,有温毒,有暑温,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为一方,同以根据外感病寒化过程的一类证为另一方的伤寒对立起来,分成两个学科,这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它们同样是伤寒学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假使硬要把它们分割开来,各自独立,那就不成其为伤寒学科了。至于明、清时代之所以兴起温病学说(如吴又可著《温疫论》,叶天士著《温热论》,薛生白著《湿热论》,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吴鞠通著《温病条辨》,杨玉衡著《伤寒温疫条辨》等),则是因为伤寒学科的创始人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比较详于寒而略于温,尚未能满足外感病辨证论治的需要,所以对此不断地加以扩充,以弥补其不足,从而使伤寒学科的辨证论治臻于完善。近时不少中医学者之所以要提出寒温统一的主张,就是因为伤寒和温病都是外感热病学科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只有把它们统一起来,才能进一步加强其系统性,并使之规范化,以便更好地向前发展。

寒温统一理论是以人体阴阳寒热对立统一规律(如《内经》所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重寒则热,重热则寒,寒极生热,热极生寒等)为其基础的。而伤寒学说和温病学说则主要是对自然界外因寒温邪气,通过人体内因阴阳正气起作用而致病的寒化和热化的不同过程,所表现的不同证候,及其辨证论治规律的总结。虽然就其狭义的伤寒和温病来说,伤寒是因阴盛或阳虚而现或实或虚的寒证,治法宜温,重在救阳;温病是因阳盛或阴虚而现或实或虚的热证,治法宜清,重在救阴,而各自有其特点,不容混淆;但如就其广义的伤寒和温病来说,则都属于外感热病的范畴,即一类疾病中的两类证治,是一脉相承而相得益彰的。也是人阴阳寒热对立统一规律在外感热病中的具体体现。还须指出的是,外感热病之热,是以人身阳热之气为其病理基础的。即其阳热之气亢进的,则病从热化;而其阳热之气衰退的,则病从寒化。且其对立的寒或热,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可以转化的。即伤寒既可以病寒,也可以病热,既可以由寒证转变成热证,也可以由热证转变成寒证;温病亦然。这显然是一个统一体中的两个方面,也就是寒温统一理论的依据所在。所以寒温是应该统一的,而且它们本来也就是统一的。这可从《内经》、《伤寒论》和《温病条辨》等典籍中深入玩味得出来。因此,今天把寒温统一起来,不仅还其本真,而且赋予新意,是更有利于外感热病学科发展的。

寒温统一是以伤寒六经和温病三焦、卫气营血辨证论治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不可分割性为依据的。近时不少中医学者对此发表了很多论著,提出了种种设想,引起了热烈的论争,活跃了学术气氛,开拓了大家的思路。就寒温分化论来说,虽然一定历史时期内,也曾引起过热烈的论争,活跃过学术气氛,积极地推动过外感热病学科的发展;但因后来却逐渐地形成门户对立,互相排斥,只见各自的局部,忽视共同的整体,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外感热病学科的发展。时至今日,寒温分化的论争,已经不再是有积极意义,反而成为消极因素了。因为它在理论上肢解了如上所述的整体,在实践上造成了重复和混乱(如在伤寒六经中又有三焦和卫气营血的内容,在温病三焦和卫气营血中又有六经的内容,伤寒阳明病白虎、承气证和温病中焦、气分病白虎、承气证又完全相同等)。而寒温统一论在今天,则因其全面继承了寒温两说的优良传统,发扬了中医学中阴阳寒热对立统一和互相转化的整体观念,避免了因寒温分立所造成的重复、混乱(如《伤寒论》厥阴病这个所谓“千古疑案”,只有把温病学中的厥阴病同它结合起来,才能得到真正的解决等),而具有其新的生命力。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倡导寒温内外统一的万友生》。万兰清 整理
2
本条ID:140475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