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药使用的剂量目前尚缺少科学的正确标准,古今方书、医案所载出入很大,而实际临床运用又多各自为政。习用微量者,美其名曰“轻灵取胜”,敢用重量者,被责为“孟浪从事”。
裘氏认为,剂量之轻重,当从病情轻重需要和药物本身的性能、效用方面研讨,有些“成法”不可盲目为之局限,但我们似乎应该注意到以下一些情况。
1.目前在我们常用的中药材中,不少原来采自野生,现在由于供不应求而改为人工栽培,生长期明显缩短,功效显然不及野生者为优。如人参,野生与人工栽培的,无论从功效或价格相比,差异极大。
2.对中药材的加工炮制,有些地方不按炮制规范制作,省略了必要的工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疗效,甚至有“失真”之虞。
3.我们目前所治疗的病人,不少曾多次或长期服用抗生素或激素等,病体对药物的耐受性显然增强了,或者使病情变得复杂化了,有时小剂量的药物治疗等于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4.从历代方书所载剂量分析,宋以前和明以后的方书有明显差异,而对照方书之祖的《伤寒杂病论》,则我们目前所用的某些药物的剂量似乎偏小。尽管古今量制不同,但我们可以从仲景方中药物之间的比例关系来把握剂量。即以细辛为例,《中药大辞典》及现在通行的中药学教材均载:内服煎汤量为0.3~1钱(即1~3克)。而仲景书载方的用量是1~6两,当然这是汉代的度量衡。但原书方剂中细辛与其它药味的比例可以清楚地说明,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中细辛、麻黄为2∶2(即均用2两,下类同);当归四逆汤中细辛、当归、芍药、桂枝为3∶3∶3∶3;射干麻黄汤中细辛、人参、黄柏为6∶6∶6。根据上述方剂中各药的比例推算,当归、芍药、紫菀、茯苓、黄柏等药味在目前临床的常用量一般在9~20克左右,那末细辛的用量不应相差太远。裘氏临床应用细辛一般在6~15克,长期以来,不仅疗效显著,而且从未发现有不良副作用。
5.药物的剂量大小还与应用时的配伍有关。对某些易产生副作用的药物,通过配伍的相杀相制,如果病情需要,即使剂量大一些,也不致于产生不良作用。如裘氏用炙甘草汤,桂枝剂量有时用至30克,但方中配以较大剂量的生地、麦冬等甘柔之品,复加黄连苦寒,既可制约辛热,又能通过相逆相激的机制而提高治疗心律紊乱的效应。裘氏认为,药物单味应用与复方使用的功效是不同的,其中的机理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6.药物的剂量与剂型及煎煮的方法有关。仍以细辛为例,据宋·陈承《本草别说》记载:“细辛若单用末,不可过1钱,多则气闭塞不通者死。”(《本草纲目》)陈氏所说的细辛用量是“单用末”的剂量。裘氏认为,单方细辛散剂吞服的剂量,应以1钱以内为宜,若单用水煎服或复方水煎服,用量就不相同。裘氏经验,汤药煎煮应提倡将一剂药煎数次,然后合并浓缩到一定体积,再分次服用的方法,这样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的煎出率,从而保证药物在胃肠道的浓度。
裘氏认为,药物剂量大小还应考虑个体差异、地区差异等情况。总之,与剂量有关的因素很多,我们目前还不能界定每味中药的治疗剂量、极量及中毒剂量等。目前定量药理学在研究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已逐步完善,我们可以借鉴其经验,使中药的药理研究由“定性”走向“定量”,这一艰巨工作我们今后还需要做很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