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经论(刘渡舟)

六经是《伤寒论》学说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六经是什么?从古至今,人们对这个最根本的问题认识很不一致,争论不休。人们所争论的最主要的问题是六经实质与经络的关系问题。

刘氏认为,六经指的就是三阴三阳经络。在命名上,六经也沿用了三阴三阳经络的名称。六经是物质性的,而并不是某些学者所说的是观念性的,亦非仅仅是辨证的纲领。刘氏说: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就有必要追寻张仲景《伤寒论》三阴三阳(即六经)所指者何。我们知道,六经辨证并非张仲景创造,六经辨证以《内经》为源,张仲景在《内经》的基础上,对这种辨证方法作了极大的发展和较大的完善。《素问·热论》六经辨证显然就是外感热病的经络辨证。“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阳明主肉,其脉夹鼻络于目,……三日少阳受之,少阳主胆,其脉循胁络于耳……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从这里可以清楚看出,六经辨证从一开始就是外感热病的经络辨证。《伤寒论》继承了这一点。《伤寒论》论述道:“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以其脉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有人以为《伤寒论》中只提了“太阳”、“阳明”、“少阳”等三阴三阳名称,而未明确指出“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等三阴三阳经络,因而据此否认《伤寒论》三阴三阳是经络。其实,无论何时,三阴三阳经脉皆可简称“太阳”、“阳明”……“厥阴”,从古到今,此皆是应用惯例。读者不能因其省略了“经”字而断定其不是经络。由此可见,从张仲景本人原意来说,《伤寒论》三阴三阳就是指经络,“太阳病”、“阳明病”等三阴三阳病就是指太阳经络、阳明经络等受病。

张仲景生于东汉,他自然地要受那个时期哲学思想及自然科学思想的影响。在那一时期,医学家普遍认为人体主要就是由脏腑经络所组成,他们对疾病的理解也大都从脏腑经络病变去认识。这些都是中医学的基础知识,张仲景不能舍此而求诸它。仲景书中,有关经络的记载历历皆是,如“经络腑输,阴阳会通”,“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等,就是有力的证明。正如日本人丹波元坚说:“阴阳五行,汉儒好谈之;五脏六腑,经络流注,《史记·扁仓传》间及于此,《汉志》亦多载其书目,仲景生于汉末,何独摒去?!”有人提出《伤寒论》“六病”的说法,这种提法也是意欲否定六经的经络实质。六病为何部的病变?它们不可能仅仅是观念上的东西,而必定是身体一定部位的病变。如太阳病就是太阳经脉以及与之相关的脏腑在功能和实质上的病变,阳明病就是阳明经脉以及与之相关的脏腑在功能和实质上的病变。外感热病(甚至内伤杂病)其所以表现出六种基本病型,这是因为疾病是发生在三阴三阳经脉及其脏腑之上;三阴三阳经络及其脏腑在部位和功能上的差别就决定了互不相同的、各有特征的六种基本病证。如果我们承认经络,承认经络与脏腑之间的联系,则不可避免地要承认六经的经络实质。

六经辨证是以经络概脏腑,以六经为名称,也就是说,六经辨证不仅仅是经络辨证,它自然含有脏腑辨证的内容。这正如脏腑辨证自然包含有经络辨证的内容一样。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功能和结构上都密不可分。我们不能因为六经病涉及到了较为广泛的病变就说六经非经络,也不能说六经就是所有这些病变所涉及到了的器官和组织。这正如脏腑病变往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到相关的经络病变,我们不能因此说脏腑也是经络或说脏腑也包括经络一样。

“太阳”、“太阳病”,“阳明”、“阳明病”等是名称,是符号。名称和符号要求简洁,往往不可能包罗万象。脏腑辨证主要用于内伤杂病辨证,这是因为内伤杂病主要是内因和不内外因致病,其病可以由内而发。而外感热病极大多数是由外而发,病变由表及里,由经络而脏腑,其病变初期甚至中期皆以经脉病变为其主要特征,故外感热病用六经辨证是有其充分道理的。这一点或许正好能够解释《内经》作者及张仲景何以用六经辨外感热病的理由。当外感疾病发展到以脏腑病变为主时,六经辨证也就由经络辨证为主转变为脏腑辨证为主。

当然,今人对古人不能求全责备,不能要求张仲景发展建立起来的六经辨证能够完全反映外感病中所有的经络病变。另一方面,外感疾病有它自身发生和发展规律,我们也不可能要求外感热病皆以经络病变为主,只侵犯经络而不及其它。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伤寒论》研究中都存在着一种方法上的错误,这就是有些研究者不能客观地、历史地看待《伤寒论》,不愿或不能承认张仲景理论的时代局限,以为《伤寒论》的一切都是顶峰级的,是绝对真理,因而总在《伤寒论》中寻求现代标准的完美。在六经问题上也是如此。其结果是,当没有一种解释是圆满的时候,研究者要么陷入深深的困惑,要么求助于和稀泥式的圆滑。现在应该是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的时候了。

认识六经经络实质,这不仅是尊重医学历史,还历史本来面目,而且也有其理论意义和临床意义,其最为主要者有如下两点:其一,有助于认识六经病的临床表现。太阳病头项强痛,阳明病鼻干、口燥、面垢;少阳病目赤、耳聋、胸胁苦满;太阴病腹满;少阴病咽痛等,这都是相应经络病变的反映。

其二,有助于认识六经病的动态变化和整体联系。如太阳之经证病有营卫不和、有营弱卫强之中风与营郁卫闭之伤寒,由于经脉内属膀胱,故而经病不解,又有经病入腑,太阳腑证出现的可能,包括气化不利之蓄水和热与血结之蓄血。这种以太阳经腑为基础的表里内外与营卫气血的病理变化,看来变化多端,难于辨认,但如果从经脉的联系来看,又是十分清晰的。太阳经脉不仅下连其腑膀胱,又内连于少阴之肾,形成了膀胱与肾相表里的特殊关系。以是之故,在太阳病时,如果少阴肾气先拔,太阳之邪便可直陷少阴。太少两感证的形成也是有太少经脉的连系作为内在依据的。少阴病阳复太过,至八九日出现一身手足尽热,便血,这也是由于少阴热邪循经脉外出于太阳之表的缘故。

条目信息
1
本文摘自《名老中医经验集·博古通今的经方大家刘渡舟》。付延龄 整理
2
本条ID:140020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