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阙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穴名及出处

穴名:巨阙Jù què(CV14)

出处:《黄帝明堂经》

巨阙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定位

部位:在上腹部,脐中上6寸,前正中线上。

巨阙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类属

心之募穴。任脉穴。

适应症

主治:心胸部、腹部病症。常用于胸痛、气喘、心烦、心悸;腹痛,呕吐,吞酸;癫,狂,痫。

巨阙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操作

直刺0.5~1寸。肝肿大及心脏扩大病人,不宜深刺,更不能针尖向上斜刺。

阐释

阙为内庭中正之门,俗称中门,又称仪门。古者贵家,门必有阙,所以饰门第,别尊卑也。本穴内应腹膜,上应膈肌,为胸腹交关,分别清浊之格界,又为食道及动静脉上下通行之关隘,故名“巨阙”。

古者剑号“巨阙”,剑为除暴戡乱之器。本穴在胸骨剑突之下,其所治症为胸满、瘈瘲、霍乱、吐逆、痰饮、心痛等症。凡属清浊相干,不得宁静者,本穴均可治之。犹仗剑立朝,清除君侧,而戡定变乱也。因名“巨阙”,则又命名之一义也。但刺此穴,患者须仰卧扬手,乃可下针,防止膈肌下沉,或有伤之也。伤膈肌,则呃格不休。

本穴为心之募穴;募者,会也,聚也。《内经》云:“心藏神”。《道藏经》云:“神门,巨阙”,盖谓神之门乃巨阙也。即云人体神识与此有关也,故为心脏之募。

巨阙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附:临床应用举例

一、心、胸部病症

1.少阴脉不至,肾气微,少精血,奔气促迫,上入胸膈,宗气反聚,血结心下,阳气退下,热归阴股,与阴相动,令身不仁,此为尸厥。当刺期门、巨阙。(《伤寒论》卷一)

2.治心疝发作有时激痛难忍方:灸心鸠尾下一寸,名巨阙,及左右一寸。并百壮。(《补辑肘后方》上卷)

3.人心痛欲死,灸巨阙,在心一寸,三壮即达。(敦煌卷子P2666《单药方》)

4.上气咳逆,胸满短气牵背痛,灸巨阙、期门各五十壮。(《千金要方》卷十八)

5.心闷痛上气牵引小肠,灸巨阙二七壮。(《千金要方》卷十三)

6.心痛暴恶风,灸巨阙百壮。(《千金要方》卷十三)

7.当心下一寸,名巨阙。主心闷痛,上气,引少腹冷,灸二七壮。(《千金要方》卷十三、《千金翼方》)

8.心烦短气,灸小肠俞。又灸巨阙、期门各一百壮,针入五分。(《千金翼方》卷二十七)

9.如灸冷心痛,燔针针任脉巨阙穴。(《针经摘英集》)

10.治胸中痰饮,蛊毒,霍乱,惊悸,腹胀暴痛,恍惚不止,吐逆不食,刺任脉巨阙一穴,心之募也,在臆前蔽骨下一寸五分,鸠尾下一寸,用毫针,针入六分。即止,此穴化气除涎大妙。次针足阳明经三里二穴,应时立愈。(《针经摘英集》)

11.心剧痛:①心俞、巨阙、心平;②厥阴俞、膻中、内关。两组交替使用,并随症加取配穴。[中级医刊,1981(12):34]

二、心神病症

1.诸痫病如尸厥吐沬,灸巨阙穴三壮,在鸠尾下一寸陷者中,炷如小麦大。(《太平圣惠方·明堂》)

2.风狂妄语,乃心气不足,为风邪客于包络也,先服睡圣散,灸巨阙穴七十壮,灸疮发过,再灸三里五十壮。(《扃鹊心书》卷上)

3.鬼邪着人,灸巨M五十壮,脐下三百壮。(《扁鹊心书》卷上)

4.昏默不省人事,饮食欲进不进,或卧或不卧,或行或不行,莫知病之所在,乃思虑太过,耗伤心血故也,灸巨阙五十壮。(《扁鹊心书》卷上)

三、胃脘部病症

1.吐逆不得食,灸巨阙五十壮。(《千金要方》卷十六)

2.治卒哕,灸彧中、中府、胃管各数十壮,灸尺泽、巨阙各七壮。(《千金翼方》卷二十七)

3.胃脘停疾,口吐清水,巨阙一穴、厉兑二穴、中脘一穴。(《针灸大全》卷四)

4.胃下垂:巨阙穴、肓俞,长针治疗。[上海针灸杂志,1985(2):7]

四、其他病症

1.治产子上逼心:病人正坐,用人抱头抱腰微偃,以毫针刺任脉巨阙一穴。举手下针,刺至即止,令人立苏不闷。次针补手阳明经合谷二穴,泻足太阴经三阴交二穴,应针而落。(《针经摘英集》)

2.妇人产难,子掬母心不能下,巨阙一穴、合谷二穴、三阴交穴、至阴二穴灸效。(《针灸大全》卷四)

条目信息
1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
2
本条ID:13085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