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脘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穴名及出处

穴名:上脘Shàng wǎn(CV13)

出处:《黄帝明堂经》

上脘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定位

部位:在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

上脘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类属

任脉穴。

适应症

主治:胃、腹部病症。常用于胃脘痛,呕吐,呕血,呃逆,不思饮食,腹胀,腹中包块;癫痫。

上脘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操作

直刺0.5-1.5寸。对肝脾肿大和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向左右侧上方透刺。

阐释

本穴内应贲门。贲门,即胃上口也。故曰“上脘”。主治满闷、吐逆诸症。盖以本穴接近贲门也。贲,即今之所谓横膈肌也。俗云心口痛,即贲门症也。玩味本穴治吐,则知下脘可以治哆。有谓贲门为喷门者,乃抄传之误也。

上脘的证治纲要与定位图解

附:临床应用举例

一、脘腹、脾胃病症

1.心下坚,积聚冷,胀,灸上管百壮,三报之。(《千金要方》卷十一、《千金翼方》)

2.诸痞癖块:只就块上灸七壮,针泻之,更灸百壮。块在上脘穴,宜灸不宜针,刺中五藏报死有日,并宜泻足三里。(《针灸集要·盘石金直刺秘传》)

3.心胃痛:内关、大陵、曲泽。问曰:此证缘何而得?答曰:皆因饮食胃脘冷积作心痛,非一种,亦有虫食痛者,有痰注痛者,有心脾痛者,有阴阳不升降者,怒气冲心,以致如此。医者仔细推详而治,复刺后穴:中脘、上脘、三里。(《针灸集成》第三十五方)

4.九般心痛及脾痛,上脘穴中宜用针。(《针灸玉龙歌》)

5.吐食不化:上脘、中脘、下脘。(《医学纲目》卷二十二)

6.阳明二日寻风府,呕吐还须上脘疗。(《席弘赋》)

7.胆道蛔虫症:胆俞、上脘穴,电针治疗。[中国针灸,1984,4(6):13]

8.腹痛证:上脘穴、中脘穴,沿皮下透刺四穴。[陕西中医,1984,5(10):34]

9.小儿脾虚泄泻:上脘穴、中脘穴,针刺治疗。[中国针灸,1986,6(3):48]

10.急性胰腺炎:上脘穴、中脘穴,针刺治疗。[中国针灸,1987(6):33]

二、其他病症

1.治风痫,热病,心风惊悸,霍乱吐痢,伏梁气状如覆杯,刺任脉上脘一穴,次针足阳明经三里二穴。(《针经摘英集》)

2.食道癌:廉泉穴、上脘穴,针刺治疗。[中国针灸,1988,8(1):23-24]

条目信息
1
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
2
本条ID:130851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