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及出处
穴名:阴交Yīn jiāo(CV7)
出处:《黄帝明堂经》
定位
部位:在下腹部,脐中下1寸,前正中线上。
类属
任脉穴。
适应症
主治:妇科、水液病症。常用于疝气、腹痛;月经不调,带下,不孕,产后诸症;水肿、小便不利。
操作
直刺1~1.5寸。孕妇慎用。
阐释
此穴为冲任肾三经之交会也。冲脉循足少阴上行,至本穴相平处,由任脉交叉互过,仍循肾脉上行,以至膈下。其上行冲贯之力尚不只膈下而止。女子至乳而乳房发,男子至口而髭须生,因冲任肾三脉俱属阴经,故名“阴交”。又交者,聚也,三脉聚而交会也。其所治症,统此三脉之在腹部为病者,均可取之,但刺勿过深。
附:临床应用举例
1.水肿气上下,灸阴交百壮。(《千金翼方》卷二十八)
2.小便闭不通,阴陵泉、阴谷、三阴交、气海、关元灸三十壮,刺二寸五分。不已,取下穴:太溪、阴交。(《医学纲目》卷十四)
3.经脉不通,变成瘕症,饮食如常,腹渐大如蛊,气海用针通管去其泻水恶物、阴交取法亦如上,去其恶物。(《医学纲目》卷三十四)
4.女人经水正行,头晕小腹痛,阴交一穴、内庭二穴、合谷二穴。(《针灸大全》卷四)
5.阴交阳别而定血晕,阴蹻阳维而下胎衣。(《标幽赋》)
6.水病之疾最难熬,腹满虚胀不肯消,先灸水分并水道,后针三里及阴交。(《针灸玉龙歌》)
7.若是七疝小肠痛,照海阴交曲泉针。(《席弘赋》)
8.痹证,水分穴、天枢穴、阴交穴,针灸疗法。[中医杂志,1987,28(9):50》51]
9.流行性出血热,大椎穴、阴交穴,灸法治疗。[中医临床,1988,9(2):174-175]
10.泄泻,针刺阴交透气海治疗。[中国针灸,1998(6):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