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及出处
穴名:足临泣Zú lín qì(GB41)
出处:《灵枢》
定位
部位:在足背,第4、5跖骨底结合部的前方,第5趾长伸肌腱外侧凹陷中。
取穴:按取小趾、次趾本节后两歧骨间尽处陷中,小趾伸肌腱外侧凹陷中取之。
类属
足少阳胆经输穴。八脉交会穴。
适应症
主治:头部、胸胁部病症。常用于偏头痛,眩晕,胁痛,瘰疬;膝痛,足痛;疟疾;月经不调,乳痈。颅脑外科手术(后颅窝)的针麻用穴。
操作
直刺0.5-0.8寸。
阐释
泣,与涩通。义凝滞也,即不爽利也,故名“临泣”。以其在足,故曰“足临泣”,示别于头之临泣也。
凡有凝滞郁塞之感者,此穴可以通之。即本穴功用能通涩也。有患乳疮者,乳汁因之不通,刺本穴而通,须同时抚摩揉按全乳,或用大孩吮口之。针入稍停,捻转提插之,颇效。
旧有传说,两足并紧而立,于两足外围划一周圈,洽与面廓相等。在此轮廓中,添画口鼻眉目,则本穴适在所画两目之外眦。又说:人当哭泣相落,适当本穴位处,亦取名临泣之意义也。此等传说近于荒唐,不足为据。不若取“涩”字之义,刺之能通为妥。本穴治症亦多,主要功能在于澈,故治喘满,痹口、乳疮、目肿等症亦效。
附:临床应用举例
1.膀胱发热,风攻两眼红肿,胬肉攀睛,拳毛倒睫,泻至阴,刺委中出血;未愈,泻足临泣、太阳出血,仍灸大小指骨空;未愈,泻睛明、行间,先补后泻。(《针灸集要·盘石金直刺秘传》)
2.两眼昏花,头晕,羞明,迎风冷眼,泻泣,灸肝俞穴二七壮,泻合谷、委中出血。(《窦太师秘传》)
3.腋下肿,马刀夹瘿,善自啮舌颊,天牖中肿,寒热,临泣、丘墟各一分,灸五壮、太冲一分,灸三壮。(《医学纲目》卷十九)
4.脚背红肿,太冲、丘墟、冲阳弹针出血、临泣。(《医学纲目》卷二十二)
5.耳暴聋,补足临泣。(《医学入门》卷一)
6.眼红或瞳仁肿痛,流泪出血,烂弦风,俱泻足临泣或太冲、合谷。(《医学入门》卷―)
7.坐牙风肿连面,泻手三里、颊车。满口牙痛牙酸,泻合谷、足临泣。下牙痛,泻合谷。(《医学入门》卷一)
8.脚背红肿痛,太冲、临泣、行间、内庭。(《针灸大成》卷五)
9.小腹胀满气攻心,内庭二穴刺须真。两足有水临泣泻,无水之时不用针。(《针灸玉龙歌》)
10.回乳,光明穴、足临泣穴,针灸疗法。[四川中医,1987,5(11):48]
11.偏头痛,针刺足临泣、后太阳穴为主治疗。[中国针灸,1995(增刊):79]
12.血管性偏头痛,针刺足临泣为主治疗。[中医外治杂志,2001,10(1):49]